|
奚国华:物联网发展初级阶段 存在五大问题6月29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学会指导,中国电子学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承办的“2010中国物联网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本次活动也是迄今为止国内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物联网活动之一,届时来自物联网主管领导,学术界,产业界,应用方等专家将和与会现场近千名代表一起分享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的盛宴。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在致辞时表示,物联网是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提升国家竞争力,抢战新一轮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工信部将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加强指导协调,尽快研究解决物联网的内涵,产业界定和产业统计的问题,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建设,积极引导行业示范应用。物联网是一个多设备多网络多应用互联互通互相融合的一个大网,标准制订尤为重要。要瞄准物联网发展方向,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同步原则,加快完善我国物联网标准体系。 国内物联网发展具备较好产业基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指出,正是由于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遭受严重冲击,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正是科技重大突破和创新提供新的增长引擎,目前很多国家都把物联网产业发展纳入战略性的产业全面推动,譬如美国提出了智慧地球计划、欧盟制订了物联网的行动计划、日本制订了IJPN计划,可见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潜力。我国也同样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去年8月7号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视察时指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在无锡迅速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感知中国中心)。我国物闻网产业起步良好,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发展前景,主要主体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早在十多年前物联网技术研发就已经启动,尤其在中国同样不落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中部署专项研究开发传感网络,一大批高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科研和产业化技术攻关,掌握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电子标签,也就是IFRD标准体系初步形成,传感网标准工作开始启动。 二,物联网相关设备制造业服务产业保持快速发展;电子标签产业从无到有,企业超过百家,已形成了涵盖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年年均增长超过20%。传感感应方面建立起敏感原件与传感器产业,国内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图象传感器、工业传感器等领域掌握了专利。有较强先进优势,建立了技术先进规模为居世界前列的公众信息网。 三,物联网示范应用初步展开,目前物联网已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具、环境保护、医疗卫生、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国防军事等领域得到应用,示范效应初步显现。 物联网发展仍存在五大制约因素 目前国际上物联网应用和产业发展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核心技术尚不成熟,标准体系尚在建立。理论上的发展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市场尚需时日,奚国华表示,我国物联网已具备一定的产业技术和应用基础,但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一系列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五方面: 一,产业体系基本建成但产业化能力不高,尚未形成规模化产业优势。 二,核心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在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智能通信与控制、海量数据处理等核心技术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三,标准比较分散,体系还不完善,国际上等关键资源和核心标准竞争。我也参与部分工作,在标准制订工作中包括对物联网如何技术划分尚存在一些争议。从大的方面来看,物联网有三部分所组成,传感器部分、通信网部分、计算机部分,这三部分标准如何制订,尤其是如何进行衔接是需要研究的。 四,物联网应用的规模和领域比较小,没有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应用成本较高。 五,物联网存在大量国家经济社会活动和战略性资源,因而面临巨大安全与隐私保护挑战。 安全仍是物联网发展重中之重 奚国华最后表示,中国政府还要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与传统网络相比,物联网发展带来的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问题将更为突出,要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放在首位,超前研究物联网产业发展可能带来的安全问题。 责编:杨雪姣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