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管理--我们是要人头还是要预算?对于软件行业,人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于人员管理,了解到很多企业都还停留在人员的编制和成本的管理,这段时间对于人员管理的一些事情有些想法,咱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先做好以下几件事把。 对于软件行业,人才是企业最有价值的资本,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关于人员管理,了解到很多企业都还停留在人员的编制和成本的管理,这段时间对于人员管理的一些事情有些想法,咱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先做好以下几件事把。 1.增长和压缩的规模都必须适度,过度的膨胀和收缩带来的都会是灾难性的打击。 从5000人扩充到1万人只用了一年时间,看似良好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空间让人们兴奋了一段时间,可当快速增长的人员到来的时候,发现进来的人良莠不齐,能力和水平都值得商榷。当今的社会都是坐地起价,看似非常平庸的人薪资却高过老员工20%-50%,能力还没有体现,恶劣的影响已经给员工带来了冲击,难道外来的和尚真的会念经吗?发现其实不然。漫长的培养和偏低的工作效率不仅带来工作负荷的严重超标,还带来了产品质量的重大隐患。但职能部门没有办法,因为你今天不利用这个名额,明天可能就没有了,所以对部门来说人头进来最重要,但对于公司来说,是一种严重的浪费甚至是隐患。 美国以及欧债危机到来,公司经营成本飙升,压缩风暴立刻到来,刚性的人员控制需求让大家措手不及,此时你会发现主动离开的都是核心骨干。有经理抱怨人是一大堆,但真正都帮得上手的就那么几个人。 企业的人才应该是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好比一只足球队,要有经验丰富的老将,也要有年轻的生力军,有场上指挥官,也有干脏活累活的清道夫。人员极度的膨胀和缩编都会是一种平衡的打破。如果短期的需求,对于软件企业来说最好选择外包吧,收放自如,核心稳定。 2.人才的培养必须是持续的良性循环。 HR经常干的一件事就是限制编制,想进一个人必须离职一个人,于是突然有一天有员工提出离职的时候,经理就陷入两难,一个罗卜一个坑,突然走一个人,即便立刻招聘到人员补充。技术、业务、团队文化,工作方式的熟悉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软件行业,没有个3-6个月,根本没法高效的开展工作。但HR卡的就是人头,他们只管人数没增加,他的工作就完成了,他不会去考虑工作效率,真当是工厂,是个人就可以做事? 人才的培养非常的重要,且是一个持续和长期的过程。我宁愿公司预留20%的浮动编制,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人员更替和员工的发展需求注定了员工离职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做到有效的更替和交接才是产品良性发展的必然之路。什么样的人才是核心人才?不可替代的人是核心人才。为啥不可替代,因为没有人员熟悉和了解。真正不可替代的专家并不多。而很多人离开却导致工作无法进行下去,只是因为我们没有制定有效的培养和更替的人才策略。 怎样改变一个罗卜一个坑的现状,保障工作持续有效的开展,同时确保入职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这就说到第三个问题,我们到底是要人头还是要预算? 3.我们到底是应该控制人头还是控制预算? 匆忙的结果往往是不好的,招聘也是如此。如果我是一个部门经理,我需要的不是人头,而是预算。HR你只需要告诉我今年我人员成本的预算是多少,其它的事情请HR不要管了。预算比人头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1)预算决定了部门的人力成本,经理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利于管理的发挥 2)预算可以避免经理为了编制而盲目招聘,真正提升招入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做到最高性价比,反而降低成本的浪费 3)可以建立良性的人力资源循环。做到团队能力的提升 4)有计划和策略性的人员补充与更替,进行工作的无缝交接。避免人员突然的离职所带来的重大影响 5)预算是上限,但实际过程中成本是动态的,是始终低于上限的。而如果是控制编制,基本上永远是最高上限 6)预算的应用可以使得团队形成良好的薪酬体系,不会轻易被某个核心员工所打破。甚至会形成良性的循环,当员工薪酬见顶了,可以选择离开,后续的人员快速的接替,较好的控制成本的增幅,稳定在一个基准的水平线上。 7)永远都是先有人进来,才有人出去。变被动响应为主动响应,建立良性循环 我们的HR什么时候能机遇人才与核心价值来考虑人力资源管理的事情,而不是脱离业务实际,机械和简单的管人头,企业才会有真正的明天。我希望看到的是团队平均工作年限越来越长,而不是越来越短。我希望离职的不是核心骨干,而是真正需要离开的人。我希望人走的时候,有人已经准备好了,而不是有人走了,才开始风风火火的招聘。我希望新人都是熟手以后才开始动代码,而不是拿产品做实验…… 责编:李代丽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