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述硬盘的前世今生 (二)比特格式是存储数据的一种方式,一比特的数据被存储到单一的磁单元中。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成本的降低,比特格式技术被认为能取代热辅助磁技术,成为下一代磁盘存储技术。但是,它可能首先是下一代增加磁录密度的技术。 1974年:硬盘进入量产时代 1974年,IBM推出了IBM 62GV,这是一款单一的14英寸硬盘,起始容量为5MB,可增加到10MB或14MB。 这是第一款突破100000单位容量的硬盘。 1979年:薄膜磁头技术出现 IBM 3370是第一款采用薄膜磁头技术的硬盘。薄膜技术是指在硬盘磁头上采用一层薄的物质代替基于铁氧体物质的技术,从而能显著减少磁头和磁片的距离,增加数据密度。 IBM 3370最初能存储571MB的数据,最高可扩展到4个单元并能和IBM System/30中型电脑搭配,最终实现2.3GB的容量。 1980年:第一款GB级容量硬盘出现 1980年,IBM推出3380,容量达2.5GB,成为第一款突破GB级容量的商用硬盘。但是跟现在的轻量级3GB或4GB硬盘不同,IBM 3380的重量超过500磅。 1980年:5.25英寸硬盘出现,从此进入现代硬盘时代 早期的硬盘先锋AI Shugart公司,后来成立了Shugart技术公司,是现在希捷公司的前身。1980年,它推出了ST-506,这是第一款5-1/4英寸的硬盘。 硬盘初始容量为5MB,在存储行业第一次引入了计算系统中独立磁盘控制器的概念。把控制器由磁盘转到计算机中,硬盘可以用于多个品牌计算机。IBM采用ST-506更是加速了行业中独立控制器的普及。 1981年:世界上第一款10.5英寸硬盘 富士通的M2351A,或称为Eagle-1,成为了第一款10.1英寸的硬盘,主要提供给OEM用户。这在硬盘微型化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14英寸的磁片起到了重要作用。 M2351A最初容量为474.2MB,四年之后增加到690MB。但是这个时候,它们已经走在了被小型硬盘取代的路上。 1981年:SCSI作为硬盘行业标准 1979年,各大厂商打算统一一个全球硬盘接口标准,Shugart公司打算把存储地址变为逻辑模块而不是硬盘中的物理地址。 这个计划,一开始被称为SASI(Shugart Associates Systems Interface),后来在1981年提交到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作为一个标准时被更名为SCSI(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这个标准于1986年被批准,那个时候,市场上已经有了一些SCSI硬盘了。 责编:孔维维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