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畅导专业,畅所欲言,各位会员,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关注我们本期的畅享对话。
今天因为来的这两位嘉宾,我觉得特别的高兴,特别的有幸能请到这两位这么前沿的嘉宾,所以我的前沿都省掉了,节省下来的时间给我们大家分享一下更多的精彩的观点。介绍一下今天来到的嘉宾,这位是大家非常熟悉了,ESG中国区的总经理兼高级分析师王丛女士。
王丛: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来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ESG的一些调研的结果和我们的一些观点,根据云计算。 ESG可能很多中国的用户还不是特别的了解,在数据中心,尤其是在存储上ESG可能是全球90%以上的存储厂商是ESG的客户,ESG大量的一些调研报告无论是在厂商,集成商和最终用户上来有一些价值。说起来云计算还是数据中心大家想看到的是前瞻性,是领先于中国市场的前几年,这正是我们带到中国市场的。
主持人:是,其实我觉得王总在介绍之前,我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比较的了解了,最直接的方法就去谷歌上搜一下关于未来10年的预测,包括存储市场的一些精彩的观点。王总也发表过一些类似的文章,也做过类似的访谈大家可以去看一看,去了解一下。
这位也是大家非常熟悉了,我先介绍一下他的新的职称,是道里云信息技术公司应该是创始人毛文波先生。毛博这边是之前是ESG中国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这个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我们之前在很多场合都见过毛博,也听过毛博发表过的一些演讲和一些文章。那今天两位,我们今天一起来讨论同一个话题,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观点的碰撞。所以我觉得今天我们的收获肯定是非常的大,刚刚王总也大概的简单的给我们介绍了EMC,然后刚刚我说道里的时候我觉得这个名字也非常的有趣,这里面有一个核心的关键词,跟我们今天的主题非常的吻合,就是云计算,云信息技术。所以也是想请毛博这边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公司一个初衷,其实对于我来讲我之前看你们的一些演讲的时候,我就是非常的仰慕,中国首席科学家。然后现在离开了,自己来创办的一些公司是什么样的想法。
毛文波:好的。大家好,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的网友们,很高兴又跟你们见面了。我是毛文波,所谓我前面叫EMC首席科学家,我现在那是一个甲方的帽子摘下来了,我现在是乙方。当然我和EMC的关系还是很好,的确总的来说是要做一点事,首席科学家是有任务的。首席科学家的任务总的来说是跟大学合作,还有我们作为一个研发中心,总的来说是做一些软件,从中国雇了很多的员工,因为EMC进入中国的时间不长。我们有几个海归回来就帮着要从文化,从各种理念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份工作。
在这个工作,我本人一直是一个技术员,还是希望做一些技术。做一些技术,EMC对我非常的支持,给我提供了跟大学合作的机会,合作合作结果走火入魔了,作为技术员总是要做点技术方面的东西。走火入魔的起始阶段是想把东西推给EMC,让EMC做。但是这件事实际上它的性质变成了想为EMC创造一个新的市场,一个新的用户。EMC这样一家大公司,每三个季度有一个收入的营销,如果是研发中心,如果把这个研发中心能够做好是非常有价值的一件事。而创造新的客户这件事是一个很大风险的一件事,不光是EMC,或者是大公司,所有的大公司它已经有了今天的客户了以后,明天的客户它不是从内部发展起来的,它是从外面订购回来的。
当这件事我最终明白的时候,我说好的,我出去,去创造新的客户。一般实际上这个是很好的一个心态系统,在美国,在西方。那现在我相信也来到中国了,就是已经成功的公司,比如说我希望将来道里公司它的今天的客户是最重要的,因为这是让他生存的,而明天的客户总的来说,哪怕我是贷款去跟随,我现在跟EMC仍然是很好的关系,我是为它设法提供服务。包括像RSN安全大会今年我仍然帮它出席,实际上是大概的介绍,我现在是乙方。
王丛:我特别的仰慕,不光是您仰慕毛博,我认识了毛博也很多年了,当年他是做了首席科学家,EMC也几次挽留他。所以就是从某种角度来讲,毛博和ESG都有一个共识,中国的云计算或者是数据中心有一个诺大的市场空间,有很大的一个发展潜力。这也是为什么ESG在2008年进中国,毛博特别特别的谦虚说自己的一个技术人员,就是他带领了一些梯队看到了很多在云计算上,现在还是一种谈网络的主源上,我跟他聊了很多觉得他这种理念能够带领可能更多的中国的一些厂商,集成商进一步的有深度的认识什么是云安全。
毛文波:我说我们今天下午不是我。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毛博是这样的,我刚刚其实有一个口误,说我之前看您是首席科学家,然后我就非常的仰慕。但是我仰慕的不是那一个帽子,您刚才说我是乙方了不是甲方了,其实不管您是哪一方,不管您是现在做道里,还是在EMC,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你脑子里的那些想法,那些经验可以与大家做这样的一些分享。王总刚刚也说到了跟您也有一些沟通,包括我们刚才在谈,我们现在在做这个公司主要是在做云计算,ESG这边也是有一个非常深的认识。
其实我觉得云计算真的是太火了,我们之前尤其是我作为一个用户,我自己作为一个个体来讲的话,我之前非常非常熟悉的东西,突然有一天就被云了。
王丛:被云了。
主持人:我觉得不管是对于一个个人来讲,还是企业来讲,包括我们现在的社会,很多的政府很多表现出来的一些东西它其实有一个概念,就是你很多东西就是云计算了。当然,我觉得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有很多知识的掌握,一个方面比如说有一些专家开始去理解,还有一些市场的行为,有的对这个概念做一个审视,我不知道两位是如何的去看云计算的。
王丛:我大概讲一下ESG怎么看云计算,我说很多最终用户很多的云里雾里都丢了。人家说你说的是云,我已经进了雾了。所以但是从我们IT从业人员,我们本身都是前身都是搞技术的。我刚才跟毛博也探讨了,就是一个产和销更像是一个业务模式的转化。以前的时间作为一个IT来讲是后台的IT的总经理他决定用什么不用什么,给你提供服务。假如说你是业务管理者,我说我要启动一个新的业务,我告诉你要等6个月,12个月行还是不行。
对于最终用户也是一样的,现在我们说就换位思维了。最终的用户去决定你要去决定你要什么东西,你通过网上去获取IT的资源。但是本身这个业务模型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就是能够绩效对于企业,能够计费对于最终的用户,这是前端。
后端来讲很多的情况下就是两个层面,一个就是它的一个可信性,可用性,另外一个它整个的一个跨平台或者是一个高可扩散的能力,我们现在讲动态的一个支撑能力。所以从ESG的角度是很容易的一个概念,里面有很多组员的技术可以去开发。但是在以前的服务器性能要去提升,CP要去提升,核要加大,存储的虚拟化能够无限的扩展,但是并没有本质的区别,这个产品就不能用,更多的层面是在管理层面上去实现的。安全这一块儿还是要毛博接着来讲。
毛文波:好的,你提到的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用户和服务启动方之间要有一个长期的合作,甚至于这个合作很具体是要付费的,因为是我们经济的生活,云总的来说是IT从前端跑到后端去了,去作为服务了,这个服务总的来讲是要付费的。也说云是什么?首先是服务的模式,一定是收费的,这实际上是为了回答钱在哪里的问题。不收费的话,或者是由其他的方法来付费的话,我们终究要回答我们现在如果IT整个转到了后端,是不是搁到IT厂商还要持续要提供这些设备和提供软的硬的,人员等等。那他们是通过哪些市场付费的模式来养活他们的信息化。
我猜想像王总说的,付费使用服务是很重要的可以养活今后IT转向云上,这些IT厂商仍然能够提供优质服务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方面王总想让我讲安全,实际上道里公司总的来说是为了做云安全,也就是既然用户的数据放到后端去了以后,它一定要替用户管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质量,就是服务的质量。你的数据是不是别人弄不到,甚至于包括系统管理人他也碰不到。经常有人说,云不就是数字银行吗?和银行一样。实际上有一条不一样,银行的安全是一个这么样一个问题,它的确可以把东家存户放入的钱虚拟的给西家,这就是你的钱。只要你们不是所有的存户来对钱的是,这叫不诚信,这是一个商业的模式,它真的应该把所有存入的钱一定要贷出去,一定要放到最有用的地方,银行是靠这样的。
云上的管理数据不可以这样的,这是你的数据,你要来拿的数据,除非是共有的数据。现在在我们2.0的环境下,或者是在外包2.0,或者是社交网络有很多的数据的确是共有的数据,那些共有数据的确是可以向银行共享的,以共享为主。那些所谓的连上以后,数据共享很重要的对象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产生了很多的智能。比如说云杀毒,现在我说云杀毒,其实我个人认为最准确,叫做2.0杀毒,它是用了别人的智能,不要你自己去中毒,让必须去中毒,让别人来保护你。或者还有拼音方法等等,它用了云上的智能,这种叫2.0现象不能叫云现象。不管它怎么去营造云,因为这些问题共享一个是付费的模式在哪里,如果付费的模式是基于广告的,它的工业太小了,和我们的IT相比太小了。
第二点就是那些数据本身不具有用户隐私安全方面的问题,所以这就牵扯到刚才王总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云的主要的两个特征,当然我不是在定义云,有很多很多云的定义。但是最后如果把一件事情时间想的长了以后,会想到这么两项。缺失了这两项就有点离开云了,原因就是钱在哪里没有回答,一个就是王总提到了付费的模式,服务是要收费的,服务收费才能知道钱在哪里,才能知道这个市场这么大的钱,因为IT渗透我们整个所有的生活各个方面,IT是太大了,广告只是一部分。
第二就是它真的是不是把用户,既然是在后台处理的,怎么保护用户数据的安全,这两件事,这两件事大概是云的定义。
王丛:我很同意毛博说的,其实我们回过头来说的,云它这个产业链里,云有一个健康的产业链,产和销要走多少个环节。一个是够大,你只有够大才能支撑一个企业。另外一个产业链里面各个方是不是受益,如果说各个方都不受益,就是作为一种平台就像毛博讲的是一个承载平台,是借用你作为一个承载平台去实现的目的,那这样的情况下它没有产业链不能形成每一方都有他自己的利益去生存,另外一个不够大,所以这是最主要的。
毛文波:好像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有一些团购的情况,总有人吃亏。有人他不是双赢,他是有人赢有人输。还有一些没有诚信的一些搜索网站,比如说有一些用户吃亏了,实际上就体现了中间有问题,不光是一个诚信的问题,而是一个商业模式能不能可持续。它也许能持续这些搜索的方面,将来政府监管的话。它可能不能撑起我们的IT,我们的IT转向,是这样的。
主持人:我觉得毛博讲的对我的启发非常大,包括王总刚刚讲到的一些问题,确实是你真的是要进入一个产业的时候,你没有市场,没有业务模式,包括你没有一个很好的机制去保护它有一个良性的发展,那它是做不大的。我觉得毛博说的2.0的现象和云,其实现在从前台来看的话,有一些是这样子的,非个体来讲,用户来讲他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它的区别是在哪里,它真的是一个商业模式,是一个生意,有的它只是一种行为或者是一种现象,它是有这样的一个环境之下可以有应用模式上的变化而已。
刚刚毛博说的一点我感觉非常深,就我们之前用银行来比云计算,就是说现在用户说是心理上接受不了,以前你也不会把钱存到别人那里去,就会拿银行来比喻,但是我觉得今天毛博讲完了之后不能这样去比了。
毛文波:在一个小的市场上,在一个2.0的市场上可以这样比,因为它的数据可以共享。
主持人:是的。
毛文波:是可以这样子的,反过来如果是在私有的数据上面,就是我们的IT实际上含有更大的东西,IT绝不能靠广告养活。如果大家同意,IT可以用广告养活的话,可以用团购养活的话,那也许的确银行它只是一个我们生活的一个部分,我们现在IT生活是全部,那么它差距太大了,它靠这个是养不活的,撑不住的,底下太小了,它不会稳定的,它会掉下来的。
王丛:现在中国你要看的更多的所谓的私有云就是比较的高虚拟化的数据中心,里面还没有琢磨透怎么绩效,我给我下面做财会部门怎么去把这个资源算成它的成本,有的还是把它叫成一个私有云了。还有的就是行业云,所谓的行业云我是一个医疗部门我对自己是私有云,我对外面是共有云,这些是更多的一些机会。
毛博刚才讲的V2.0,一个它的是一个承载平台并不是一个业务,就算它是一个业务,就目前来讲中国没有云的安全,这个共有云走不了的。假如说我把我自己的信息都挂到网上去,我首先第一个就是我的可控性。再加上ESG有一个调研报告,就是针对云,你为什么不用云,其中的第一个就是说数据的安全性,我说不准的,我这个数据安全不安全。第二个就是我这个数据的所有权,一旦说公司没有了,我把我的数据没有。美国有发生的,我把我的数据给了你之后,你公司没有了,我的数据都没有了,我的业务也不能给你的,所以这是两个很关键的点。
毛文波:的确,王总提到私有云各共有云的确是这样的。总的来说如果云是变成了一种服务模式,这么一件事来说未来的云的确是以共有云为主,或者是私有云只是一个过渡,私有云的概念仍然是财产共有。我不信任你,和安全有关系,我因为不信任你,所以我要上共有云。我自己问私有云它的提供商买来设备,我自己在雇了人来管理,是我的云。当然它里面会用到一些,刚才王总提到的云上还有其他的好处,就是快速部署等这些它如果作为一个很大的企业,它会想到这些好处的。
但是真正它的确还是拥有了财产,它并不是去提供服务。比如说软件提供商为它提供了软件,不为它提供管理,因为软件提供商它卖完了,它给中国银行卖完了,它还要卖给工商银行,它同样这套设备这套软件它可以复制的,所以它本身不提供服务,提供服务还是工商银行自己的事,还是中国银行自己的事。
主持人:对,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谈云计算的模式是为了减轻负担,但私有云它可能一部分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加上了共有云,我们要做这样当然我们的高虚拟化,就像王总说的高虚拟化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安全。但是同时,就像毛博说的还要聘服务人员,所以在这一块儿的话,它怎么去作为这样一个从云端产生价值的这种理想的实现,确实是一个过程。我觉得今天非常好,两位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们之前只是去谈说云计算的价值是什么的,云是一种创新或者我们怎么样去实现。但是从来很少,很少去考虑从一个商业的角度,从未来产业走的很远的角度去考虑这些问题。
谈到这个我也是有一些,之前也是跟一些专家去交流,他们也谈到实际上是两个层面,一个是说应用模式上的创新,对用户来讲是一个应用模式的创新。那对于产业来讲它是一个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可以是一个产业模式的创新。这两块儿的话,刚才两位也讲了一些。我不知道不管它是作为一个应用模式的创新,还是作为一个商业模式上的创新,包括整个的市场,我们现在也看到它非常的热,大部分是产业里面的,就是大家想在这个产业里面分到一杯羹,所以就这么热。所以从用户来讲是被动接受的这么一个过程,那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当中比如说正在推动的过程当中用户他在做这样一个创新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们营造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也算是给这个产业的发展给一些建议。
王丛:毛博先来。
毛文波:当然的确在这个过程当中,不管是业务模式的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的确是有技术创新。因为有一些事情一旦连起来了以后,你像我刚刚提到的一些,它是作为2.0的部分,如果真的是要打标识语的话,它也就是一部分,也就是知识共享的那一部分,它造成了我可以共享你的知识以后,我可以变的更聪明,连上我本地的电脑,因为云上更聪明有智能。
还有一个就是大概我们已经看到了很多过去处理不了的事情,云上是没有边没有界的,我可以去处理的。我们现在都知道,并发处理的方法,很简单的,大家就可以通过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去做一些。现在云编程也是变的很简单了,因为都连上了以后,我只要刷完卡以后,因为我以前不能处理的事情我必须要采购一个很大的设备,这不是一个刷卡的问题,是一个资产拥有的问题。现在的确可以通过这个方法组织把全球范围内资源给组织起来,来处理所谓的巨大的问题。这些的确是很重要的创新,这些创新目前可以下放到所有人的使用,过去可能只有超算,只有一些政府或者是真正的一些大学某些特权的人,有一些有特权的人才有这个特权去使用某些高深的计算。而现在经历了这些创新,可以放到一般的使用,这个门槛降低了许许多多,我举这个例子就这么一个例子。
王丛:从ESG的角度,如果说起来的话就是名目繁多了,叫什么IAA,SAA,什么AAS来着的,所以第一个就是很多人讲这到底是所有的AAS哪个可行哪个不可行呢?其中要谈到的就是可能听到很多最高的级别说应用也上了云了,你不用买应用了。像阿勒忠说过,亚马逊说过,你可以上我这儿用我的应用,用那再往下游走的下最下底层的时间我们叫IAAS,就是说这个基本构架的服务。
那在这个采集的过程中,最终用户一个是你要知道这个给你多少风险,带来价值的同时要评估你的风险。我们说最高的时间,如果是你包出去的,它停顿的时间你的业务就死了,省钱是省的很好了,什么都不用买了。但是这个风险代价蛮大的,所以在中国看到的最多的我们叫IAAS,就是给你论虚的,我给你什么的,这个是最不挣钱的。
所以回过头来说我们的产业链,这个产业链和应用之间有一个一一的相关性,在中国这一块儿可以看到很多的我们也和很多的最终用户或者是集成商联络过,说云计算中心建了一大半没有看到谁挣过钱,这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一个是最终用户对各种各样用户的服务心里还没有底,另外一个还没有很多成功的业务模型。在北美的时间,亚马逊之所以能够生存,它也不是问题,它之所以能生存是因为它有这么多年的积累,就是这个流程已经能计费了,能说得清你买了多少,我给了你什么,怎么算的钱,中国通常来讲没有一个成功的模型,在应用这个环节,这是一部分。
那从政府来讲云为什么落地这么难,刚才我们跟毛博讲了,这个落地有两个层面,一个是技术的层面,一个是在法律法规层面上。要如果说你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就是刚才毛博讲的如果是V2.0的代价还是说服务商以出卖用者的利益去获取自己的利益,那就是说我作为使用者我受不到保护,这个受不到不保护的时间这是整个的一个社会的心理屏障,让他们去考虑更高的一个层面去,去拿别人的服务。你刚才问的两个,一个是从应用的角度,一个是从政府的角度,政府在法律法规上怎么去进一步的去完善它是很主要的。
那中间我们说有应用,有政府,中间还有这些拿硬件软件给你拿的这些东西,那里面还有标准的问题。说云,很多人说你上云吧,如果你用了某一家厂商的产品,叫厂商绑定,上云还有云孤岛,假如说我们现在三个,我们两个都是云的供应商,你上了我之后,两天的时间我不高兴了,你想上他那儿去,如果没有一个规定的时间,那你没辙了,你上了我,你就跟我走吧。因为你上不了他那儿,你拿不了他的,中间是不能切换的。所以中间政府在法律法规上怎么去提供保护使用者的利益,这是很关键的。除此之外厂商上或者是服务供应商上,在标准上能够真正的为用户考虑,你们的起点,你们的想法是让最终用户受益,而不是把一个产品包装在一个云里,进一步的让他去卖那种不值钱的东西,这个是一个很原则的,我们叫一个关键的路线图能够使云在中国落地的很重要的。
主持人:对,我觉得王总刚才说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你这样一个孤岛不是阻碍了用户他应用的一个体验,或者是他进一步的去做其他的选择。而是说这个产业本身也是一个阻碍,因为这个东西大家其实是一个习惯,你这样去做别人也会这样去做,那到最终的话这个市场是越来越小,做到最后是越来越小,可能都是分成一个相对垄断的一个市场,你在做你的,我在做我的,中间是没有关联的。那您刚才谈到的标准这一块儿,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之前看毛博的一个演讲,就是关于标准这一块儿的,我不知道关于这一块儿现在您那边研究的一些结果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毛文波: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块儿,王总刚刚也提出了这一条。标准总的来说应该是有一种在国外发达国家形成标准的方法,综合来说是与市场为导向的。它作为一个实践出来的一个东西,市场非常的重要。标准大概有一个说法,是由于什么什么原因,最终的原因到底是罗马驾车的轮子还是两匹马屁股的宽度,这个意思就是标准是实践中出来的。谁把标准先做出来,谁就占领了商机,这的确是一个问题。
政府的确在标准里面有作用,不能造成垄断,所以一般这件事大家理解了以后,标准就依赖于两方面的问题。一,首先这个市场的确是这么一个过程,的确没有市场的标准是没有生命力的。但是光有市场没有政府的监管也不行,所以一般的标准组织它都希望所有的厂商,有创新的厂商一起去竞争,一起通过市场化的方法去竞争。还有专门开标准的会议,标准会议像IETF就是一个典型的在因特网上一个标准的组织。
开会的时间非常频繁,去了以后大家会通过比较一个非形式化的方法,大家都有机会。大家通常会参照一些已经成功的案例,但是如果它里面是含有一些所谓的提供商所录,我们不能讲英语,有这些方面的尽可能的要把这个东西去除掉,使得大家有公平竞争的平台。
领先标准的一些提供商他也会把眼光看的更远一点,有时候就做开放,标准一定要开放。政府在这里面的作用也是让他更开放,让他更有竞争力,而不是说通过我们以前看到的有一些情况,制造一些技术保护的方法。实际上保护到目前为止我也很沉痛,就是的确保护的方法初衷是为了保护某些利益,比如说一个局域,一个区域的利益,最终是损害了创新,或者是促成了垄断。标准和垄断一定是对着来的,结果你如果用了保护的方法去做标准,一定会造成垄断,垄断在短期上也许会有一定的效益,在长期一定会给你造成巨大的损害。我们都已经尝到这个苦头了,这几天我们也尝到这个苦头了。有关于在某些服务上面,某些外包上,某一些共有信息的服务上面,我想不光是我们尝到了苦头,政府也吃到苦头,当然这个话不一定要播出去。
标准总的来说,我大概说一下我的看法,我把我的见解讲一下。标准要有政府参与,政府的作用不是形成壁垒,形成垄断,而是让它更开放,而是防止某些已经形成市场的标准它造成提供商所遇到的问题。而且在云上面真是非常的重要,当然在云安全方面还有一些监管的一些标准。比如说云上有付费,有付费卡,因为所有的付费很重要,所以付费卡它保护用户身份的信息的保护,一定要有的。这个标准大概一定要有某种监管,比如说有一些厂商它自我攻击,它把自己的某些算法攻击掉,谁付钱它就往上跑,它真正的搜索算法不是这个样子的,它是自我攻击。它对它的算法进行了修整,实际上不是一个开除某一个员工的问题,这个问题远不是开除某一个员工的问题,一定是政府监管的问题,一定是行业监管的问题。
这个行业能这样干吗?如果这个行业是服务,你像三聚氰氨是服务脖子以下,如果是一个信息的服务,如果是服务脑子的,可以这样服务法吗?它攻击它自己的算法,它去毒害真正的用户,它知道它的衣食父母是谁吗?它的衣食父母是用户,信息需要者还是某些那些无良厂商,如果它把它定位为它的衣食父母是无良厂商,最终它自己就要吃苦。因为人民把它抛弃了,用户把它的抛弃了,无良厂商不仅把它抛弃了,还要把它踩到脚底下。
主持人:其实涉及到云计算的一个标准的话,我个人感觉是这样的,就是它本身如果我们的出发点可能不仅仅是云计算,从各个不同的标准来讲的话,说到底如果我们是从用户的角度来说,从这个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这个标准还是要升级的。
王丛:对。就是你的目的是什么,你务必是保护使用者最中的消费群体。再有一个,在中国的云计算一定不能看短线制定标准,要看到中国的今天已经不像10年以前的今天了,以后的时间你这些服务商要走到全球去,你现在要给自己设这个门槛,以后就成了自己的一个屏障。今天你觉得是给你自己的一个捷径,明天就是一个牢笼。所以企业是看不到的,企业看的是今后的两年到三年,这是政府要去涉及的,政府涉及的这些人确实要有远见,这是一个战略的决定,而不是短期的保护某一个公司某一个公司这样的一个行为。
主持人:对,实际上据我们了解到的一些信息,我觉得就是,因为我觉得每一个产品的发展,包括从政府的监管这一块儿它可能是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我们从之前IT的发展,从今年可以看的出来,我们也了解到现在我们政府相关的一些部门也是跟国际上一些相关的组织在做一些标准。因为两位谈到了这方面的问题,它一定不是一个狭隘的标准。它最后不是中国的标准,它一定是更大化的一个标准,一方面这个可能更有利于中国企业的应用,另外一方面也有利于中国的提供商未来的一个更好的发展,所以我们也觉得很期待。所以我觉得对于用户来讲的话,可能更期待。因为现在在这两端上,它可能信息的流量非常的大,但是他还是有一个认知上的不对称。
就包括我们在前些日子,我们这边也是在谈到一些热点的时候,也要谈一些具体的领域。也谈到说现在可能有四个热点,一个是大数据,另外一个是云计算,之所以持续的去看云计算,我觉得这是最核心的一个观点。还有一个网络的运维化,其实热不热的应用都是我们看的到的,我觉得在这里面就是我知道ESG这些年加强的这些领域,比如说我们在谈到云计算,它在需求里面会产生一些实现的渠道来,或者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渠道。
我记得王总之前也是写过一篇文章,未来10年中国市场的一个发展趋势,那里面也谈到了云存储。我觉得云存储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如果是我跟毛博的话,那绝对是角度是非常的不一样,认知的也会非常的不一样。比如说我之前在跟我同事交流的时候,他们也觉得说这个跟在线存储有什么样的区别。当然你们之前的谈到的一些我略微的会有一些认识,具体到云存储这一块儿我们怎么去理解,怎么去引导大家正确的去认知。
王丛:OK。要如果说起云存储它还有不同的概念,存储我们说有的是叫归档,信件存储。前面是一级存储,后面还有备份,要如果你说我上来上一个时间都是一级存储,上云存储,我跟你说这是没有可能的。就是一级存储,银行或者是电信一级的存储,只要是当了我就是死了,这是不可行了。
但是我们看数据的增长量,在中国的数据增长量差不多50%,年对年平均50%到70%左右的这样的一个增长量。这种情况下不是企业喜欢云,是企业的强增长,我要控制我预算的情况下,数据中心我们知道北京的房产比美国,我住在西雅图还要贵的现在。在这种情况下北京的电马上要赶上美国了,而且北京的电不是现在可以给你,在很多二级三级城市的时候不是天天有电的。这样的情况下,北美就是有数据中心搬迁,搬迁到某一个城市都是很便宜的电,所有的人都往那里去搬。
所以我们说云计算在中国应该有一个诺大的潜力,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宏观经济这种支撑的能力。这么我的数据中信还得再建,如果说一个数据中心支持3000个中小企业,不让这3000个中小企业弄出来一个房子去建,这个数很容易算了。所以从宏观经济,我们说中国十二五的时间考虑的是,以前我们卖资源,卖劳动力,现在是要卖服务。卖服务需要什么?需要ICT,我们必须有一个高可扩展的,可支撑的信息、通讯的技术这才可以去做支撑,这种情况下是大势所趋,我们能走到那儿,走没走到那儿还是有相当的一段距离。
回过头来说云存储,只有市场对服务从法律法规什么什么都十分十分满意的时间,它才可以考虑到主存储。但是银行我们知道备份不是备一份的,银行通过要备一份,两份,三份。我数据50%的增长,我每一个数据备三份,我前面一份的时间肯定要备到数据中心,那要如果谁跟我讲二个三备份的可以备到别人那里,这样的情况下有两个。
第一个我把你的这种硬件的采购的预算变成了我一个月,一个月的付费,我不要去建立一个数据中心了,这也是一个蛮大的差别。对于CFO来讲,对于管理者来讲一下子就把股票可以提上来多少的,从建5个数据中心到这5个数据中心在按月的运作的流程上去,所以这个驱动力是在那里的。
从我们的感觉,此后往前走,所谓的从后就有两个概念,第一个就是SLA的要求,一级存储7×24还不够,它还要要求你在容量上要有多强。备份的时间就没有这样了,那这种情况下你可以看是对性能在SLA要求最低,在逐步逐步的会上云的。所以在北美来讲,你如果做云存储已经是在中小企业是蛮普及的,这不是一个新鲜的事。在中国可能现在还计不了费,这个产业链里算不清,怎么样给人家计费,我们觉得云存储是有它的空间的。
主持人:刚刚谈安全的时候,毛博这边也跟我们说了一下,我觉得我们谈的更多是基于云计算这种模式落地的安全的保证。但实际上其实我们现在也在谈云安全的时候,它也是云安全模式的一个创新,也可以是一个安全提供模式这样的一个创新,对这个产业来讲。我不知道对这两点,我们在谈的时候也谈到了一些重要性,其实确实是有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会关心我数据安全的问题,但是物理层面的安全是不用担心了,我这个东西放在你这里也会存在被攻击的危险,也会存在病毒的危险,放在别人那里也会存在这样的危险。
但是最关键的就是一个数据的安全,数据安全在这块儿我有一个信心的问题,就像您说的银行一样。那我不知道目前我们去谈保证云计算安全的时候,在这个产业发展和实践摸索的过程中,大家对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对策。
毛文波:好的,的确我们前面提到云的根本性质一是付费,而是数据中心跟用户保护信息的安全,信息的完整性的安全。这个事情不是今天就发生了,过去就发生了,也是在IT的安全是一个长久的话题。到了云上我们应该说云上是专家,在客户端电脑,笔记本桌面在这方面的时候,以这个为主处理数据为主的时候,安全是你的任务。经常你这个笔记本电脑你是多用的,不是专用的。所以真正的专家管理员他多数的时候不在给你服务,所以这上面出了很多的问题。
其中大概90年代末的时候,行业就开始用某种标准,就是可行计算的方法。设法让你的操作系统,让你的平台硬件等等形成某种可行性。我说的是技术方面的,王总是说到跟政府方面的一些法令条例是配套的,但技术有时候会帮助法律的。我作为技术的人员,我回到技术方面。那个时候大家还没有上升到云,因为连上网了越来越不安全怎么办?要一劳永逸的从根本上解决它,可是计算从一种概念,信息安全的概念很早就出来了。一直是我们具体的把它做出来,我们是用的可行计算的方法,在硬件里面装上一个模块,这个模块是不可以很轻易进入的。它对某一些软件进行身份认证,其实它本身可以用公钥的方法,由CI,就是一种认证中心,政府,工业认证他来用公钥的方法来证明有这么一个模块,这个模块可以把软件的某种肚量存进去,通过数字签名,可以听到了,我刚才讲到的一些方法,这就是标准化。就是想证明在这个平台上跑的马哪些软件,这些软件是以做什么安全服务的。
王丛:那黑客就杀不到我了吧?
毛文波:应该是这样的。
王丛:OK,太好了。
毛文波:如果在现实做出来了,不光是黑客杀不到,而且用户可以去通过公钥身份认证,CI的方法来证明这件事是存在的,证明你这个商品是没有黑客的。是一个很理想,很完美的故事,可惜在云下面的时间太少,共产主义的完美理想想要去实现的时候,可信计算在前端平台永远没有发生,它的复杂度太大。用户都是一些个人用户,业余用户,他不是专业的。比如说王总是存储专家,我很遗憾,我作为一个安全专家我号称我是安全专家,但是我搞不定我的桌面电脑,我的知识和这个东西还有一定的距离。
现在很好,我们全方位的,我们说IT正在转型到了云上,云上不是业务的,云上的服务器是高端服务器。不一定非要高端,它是由专家来操作的,云上的软件等等。在那个上面装上信任,通过CI的证书认证的方法,可信计算在客户端没有做成的事,由于我们的IT在这儿,客户端越来越薄了,HP今天宣布它不搞个人电脑了,它放弃了,这是很大的一个事情。就像IBM若干年前放弃一样,HP终于说我也放弃了。也就是说客户端不看好,客户端越来越薄,客户端上面的数据越来越少,客户端上越来越没有需要攻击的地方,也不需要去防护了。
就攻击云,云上是专家,有人说云上更安全。我的确同意,因为原因是云上专家帮你保护,所以这一些同样的原理到了云上就开始会工作了。用户是肉鸡,我实话跟你说,软件就可以把他搞定了,不用硬件。云上硬件不是搞定用户的,是搞定骇客的。其中有一个特殊的骇客是数据管理员,数据中心的管理员自己,数据中心它可以通过公钥,CI认证的办法。说这个软件里面的配置,我的管理员动了它,这就是一种可信的证明,用户可以验证一下。
比如说我给你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我碰到的。银行的老总问我,他说毛博,你能不能给我们设计一个上网本,这个上网本它只能干网银,它什么其他的也干不了。我说很难的,又是回到钱在哪里。因为我们现在哪怕上网本也能干很多事,是因为如果专门弄一个东西成本很高的。更糟糕的是,我没法向你证明,你在远端,你在总行里做的,你想让所有的对公的全都从截面取消掉,因为私企的老板根本不信任他们的出纳,你给我对公去,对公大家摄象头照好,大家数钱。所以那个时候你能不能给我做,我说我没法向你证明,你不上我这儿来看,我没有法向你证明。
到了云上是虚拟机,虚拟机就是一串数字,这一串数字不值钱的。而这串数字我却可以配置成你的出纳如果能在里面能装上一个游戏,能开一个网页,我是专家,还是他是专家,我真弄不懂,你是肉鸡我是专家,我配置的你居然可以违反我的配置,你可以在云上给我搞,你骇客骇上来了。你在你自己的移动电脑,你是一个肉鸡,到了云上你倒成了专家了,怎么可能呢?所以这件事不光是低成本,而且我可以用可信计算的方法,可以用IT第三方认证我这儿有一个信任根,就是一个硬件的模块,它可以去度量你上面的软件。这个软件可以说是DLP,我说DLP可能中国的同学可能更清楚,可以是入侵检测,还可以说这个网银程序就简单到使用者也好,骇客也好,系统管理员也好他们管不了,动不了,我可以向老总去证明,这些事到云上都是可以做的。
王丛:那是这样讲的,你现在说的VDI了,你从后面控制了,从服务器上实现了,控制了前面终端。
毛文波:前端几乎是瘫痪的,前端的用户说我给你制定的那些东西你没有瘫痪,你是孙悟空干什么都行。你想干超过我的策略,允许的规定,你瘫痪了。它实际上它不是通过可信计算法,它是通过什么呢?它是通过控制。也就是说你想要一个什么东西到你的端上,你一定要先上去再下来。因为上面他不是肉鸡,他能控制,所以IPAD搞了好多的模式,这是工作的。这些模式也教育了我,到数据中心能搞定它的,可信计算就是所谓的欲火重生吧。
主持人:欲云重生。
毛文波:您说的对,欲运重生。
主持人:这是云计算提供的这样一件事情。
毛文波:对。
主持人:其实我刚刚为什么要谈到这个问题,毛博谈的很清楚,我觉得安全这一块儿它还是非常的重要。当然刚刚毛博谈到的这一块儿,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我想请教王总这边,您在实际接触的过程当中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些经验,毛博谈到的就是一些专业的安全的问题,所谓的专业安全的问题,云计算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就像您说的你不是IT人员在维护,你是专家在维护,都是一些很前端的人或者是很厉害的人去维护这个事情。那我觉得从技术的本身,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我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举一个例子,我相信两位也会经常接到一些电话,收到一些短信,跟你们是不相关的一些广告。
那这个里面很多时候会比较的窝火,我的手机用什么号,我刚开始用的时候是很平静的,那在用的过程中慢慢的这些事情就来了。那在这一块儿的安全上,我觉得不是说我拿一个软件来做的这样一些事情,这里面可能会涉及到一些机制的问题,机制的话它可能是有一些物理的机制,我想这一块儿请王总谈谈有没有一些这样的经验。
王丛:这个很多就是我们卖数据,你的数据被人家卖了,上了之后被人家卖了怎么弄,你的信用卡的号被人家卖了,你的钱都没有了,对不对?
主持人:对。
王丛:所以回过头来说在这个法律法规层面上的完善,对于云计算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在北美它的云服务,无论是在终端还是在小企业备份到,我们知道亚马逊已经推出了云,它的应用去做云。我们说的谷歌做很多的它是那种平台的,你可以做云。就是说最终的用户或者是使用者它是有法律法规去保护他的,在美国也有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电话被卖了,打到我们家里面没事的关系,但是在云的层面上它走的必然比我们长。再加上在整个的法律法规保护使用者或者是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上就比较的强硬,那在中国我觉着这是一个最关键的环节。
如果说人们吃东西,喝东西都有安全感了,这个之后可能是一个文化上。因为你想你吃,喝害怕的事情,你要把你自己的信用卡要给了别人,你自己心里要有多大的一个勇敢和勇气呢。所以政府的介入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在于中国的云落地来讲,比什么都重要。就像毛博讲的,法律法规都落地了,在美国也有黑客的,你还是避免不了有黑客的,这种情况下是技术的方法,安全性的解决这一类的问题。在文化上,在人的信心上,市场对于人的接受度上这是在法律法规层面上的第一步,第二步才是技术。
主持人:所以说一个诚信的一定和一个诚信的机制,这个可能不是一个产业的问题,它整个是社会稳定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也看到,之所以我们越来越多的知道这样的事情,就是有越来越多这样事情的发生,对这一点我们也还是比较的有信心。当然我觉得这是王总您刚刚谈到的这个,就是在这一点上它也会成为云计算落地应用的一个模块,现在你在推进的过程中能感觉到吗?
王丛:感觉到到,但是我觉得政府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做到点到位,你可以看到他们在想做事,但是做好事和想做事之间是要摔几跤这是正常的。前面就是你的目标要明确,你做这个法律法规方面制定的是为了整个国家的一个长远利益,不能是为一个小集体的一个短期的利益,这是一个根本的区别。要如果说你能到这儿,中国的云计算对于中国的宏观经济和中国的企业的快速发展都有一个很好的好处。
主持人:我记得在年之前王总也谈到未来中国10年职场的一个分析,其实云存储可以说是中国信息产业的一个机会。您能不能大概的给我们介绍一下您怎么去看这个机会。
王丛:说中国的存储产业,因为中国的数据中心像北美可能30年,几十年的数据中心都有的是。那中国的数据中心是十几年,我们是数据中心还没建,我们觉得中国可能是中小企业没有很完美的备份机制,不是说完美,就是比较系统的备份机制。60%左右那个数据还是拿一个U盘什么的拷一拷,到哪儿去,所以这种情况下你可能看到它一个诺大的市场空间,那这种市场空间就驱动了无论是云计算就是存储,它是有一个很大的驱动力。
需要把数据保护起来这是第一步,怎么样一个保护法那是例外的一个说法,我上了云还是我就买了一个存储,这是一个道理。那另外来讲中国如果说存储的产业链,我们回过头来说存储的产业链,长期的来讲中国在过去的15年甚至于20年,中国的厂商现在是依靠的集成商,这种集成商它有很大的价值,它的价值像很多的北美的企业来了,它卖的产品售前售后可能不是他们做的,他们是通过渠道去的。客户的关系也不是他们去做的,还是渠道做的
拿这几年之后可以看到,由于经济不好了,挤压了,这个产业链里面渠道这个环节也被挤压了,挤压的时候他就想办法了,它想现在卖的产品需要一个是产品,一个是售前,一个是售后,一个是客户关系。我拿三块,你拿一块儿,你给我10个百分点,我自己还养活不了我自己的员工,我可不可以想别的办法。所以这种情况下,就刺激了很多中国的企业,我也去做存储了。所以你可以看到很多的中小的原来的IT的集成商变成了厂商了,换位思维了,我们不做甲方乙方了,我们换换做吧,这是之一。
那另外一个,过去15年到20年是基本建设,上网络,上电信,在到处的去铺网,有线网,无线网,都已经铺到差不多了。那最前面的时间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我建上一个服务器,建上软件,那个时间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一个数据量。15年之后所有的压力都已经到了存储,到了数据了。以前是没数据的时间,是在计算能力上,现在有了数据计算的能力是没有问题了,我是在存储这一块儿。
所以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存储会有很多的一些机会,这样会有更多的一些资源,社会的资源。所谓的社会资源你可以看到很多的云服务商它和IT都不搭界的,有的是融资的公司找一个集成商也进来也去做云服务的,所以会带来很多社会的资源进入到整个的群体中。这样你就可以看到,当最终用户有很多的选择。10年前最终用户不知道,A公司,B公司进来中国的时间,以前没见过存储,你跟他说什么他信什么。15年之后他摔了很多跤,受了很大害的事情,他就有一个屏蔽的能力了。这种时间你又给他很宽泛的一个选择,整个存储的版图它就会有切动了。
所以中国企业它的一些特色,就是所有的存储产品到中国来讲很难去给你量身定制。说中国能贡献5%都是属于大的了,很说难说有一个厂商中国贡献10%,你跟他说给中国哪一个电信的行业去做哪一款额的产品,他想你疯了。但是中国厂商,我就是打中国的市场,我现在学到了你的技术,知道我的最终用户有什么,中间有什么距离,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去做量身定制。所以这样的话我就看到中国有很多的机会,存储的版图是会有变化的。
总而言之回过头来还是要说整个的产业链,产业链里面你没有足够的价值,你想捕捉远远大出你能创造的价值,这个市场就会迁移这种价值。
主持人:其实我们换一个方法去理解的话,就是说我们在之前在存储这个领域是没有建立一个高点,或者是没有建立这样一个信息。别人在做已经做的很成熟的时候,我们还在做集成。
王丛:对。
主持人:但是这个模式的创新它也是提供这样一个机会,当然我觉得刚刚王总是站在规模存储方面去做说的。我知道毛博之前在EMC也是,现在也是跟EMC做生意的,您是站哪边的?
毛文波:我倒是没有站在哪边的位置,存储我想大概应该是在全球或者是我们现在东西都上云的话,存储始终是一个很大的需求,数据生存的量越来越大。人们的行为,实际上是从客户端开始逐渐的养成了一个行为,也就是存储戒指越来越大,那怕现在的USB都很大的,IPAD现在都很大的。所以造成了人们产生数据量也速度快了,尤其是V2.0的现象,V2.0是大家去生成的。生成的数据永远是在的,所以这件事造成了人们的行为或者是现在生活的需求,比如说像伦敦每一个平方英寸都是被一些照相机盖着的,所以这一次为什么他们就把那些人给抓住了。
而目前中国还是一个几乎是荒芜的,现在知道有一些大的城市都在做这个事。
王丛:你不是说在这里做没事吧?哈哈,不被抓着。
毛文波:这个是公共安全方面的东西,这些需求造成了大概最后有一个摩尔定律是18个月的翻倍,而存储是12月的翻倍,是这样子的。应该说存储的确是一个,我猜想应该是上半场刚开始,是人类使用数据的方法,行为发生了改变,存储的要求就越来越,的确是非常好的机会。
上了云了以后,就把这个事件更往前推了一步,这个方法更往前推了一步。存储就是把东西丢在那儿,当然王总提出来有一级的存储,二级的存储是不一样的。很多的需要的确是一些备份,最后去把它检索出来,事后要用的。现在你什么都去搜索引擎搜出来,过去的历史都会出来的,都有人在网上贡献出去。所以这个是一个生活方式的一个改变,或者是逐渐形成的生活方式造成了存储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如果说中国有什么比较特殊的话,我猜想是中国人,中国很大,中国人很多,中国正在飞速的进步。中国飞速进步是从一个从无到有,这个很自然的。
如果有很多厂商因为需求大,很多厂商开始或者是转变我是存储,甚至于我是一步到位,我根本就不是存储,我是云存储,现在不要什么成本的。所以,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一个现象,也可以预期的一个现象。当然最终还是要靠谁能真正的健康的成长,一定有名堂的。这个名堂与服务有关,这个与服务的质量有关,和用户的体验有关,和眼光有关,很多的机会都有关系。
主持人:我觉得你们两位这一块儿也是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确实中国市场是非常的大,其实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它们来到中国,之所以来到中国,在当前中国不是做的很好的前提下,依然是把它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的地位。那刚才王总在聊到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关键处,您也一直在谈云存储主要在在北美,包括在中国的一些中小企业这也都是一些机会。这个也是我们大家一直在讨论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有一些专家他也谈到,未来云计算是一个核心的应用模式,它可能就是主流的一个模式了,其他的一些产业都是为了支撑这个应用的模式,比如说IT的模式,它更多的是提供云模式的运作了。
那在未来的话,现在还比较主流的这种建设这种方式的话,或者是购买IT的一些建设的方式都已经慢慢慢慢的消失了,这里面不存在大企业或者是小企业,是大小通吃的。那还有一种方式也可以说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比如说我们用的比较好的是哪些企业呢?
王丛:要如果说是不是中小企业用呢?我们有统计报告,我喜欢用我们的数字。如果说只是做备份和存储这个不限制于只是中小的企业,存储我们回过头来讲是存储哪一类的存储,主存储是很少会外包了,后面的存储很有可能一些企业的客户也在包。备份通常来讲也是业务的关键型的,是要备一,备二、备三,一在是自己备,二和三可能是外包备,这是企业。
但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讲它不光是做存储的,我就是不建数据中心了,我从头到尾原来就没有数据中心,对不对?这种情况下我就不建数据中心了,我就用你统筹的一个服务。所以你看亚马逊,亚马逊很多都是一揽子的服务了,谷歌是什么样子的人?它的一揽子服务不止是做存储这一块儿的,它叫PAAS,我本身想开发一个应用软件,我没有钱,我只有概念,我这个产品能不能行也不知道的。我弄三个哥儿们大家在一起,把这个概念实现了,用它的平台,它这个上面有OS,就是操作软件也包给你了,什么什么都包给你了,我把这个产品开发出来之后我可以不用这些资源了。所以从这种角度,就是可以说是一个轴线用的这个服务水准越高的相对于这个企业越小,中小企业它什么都用,恨不得PAAS,IAS,SAS,有什么S我就用什么。企业级的实践它就会选项,我首先要判断哪一些数据风险我不能够承担,选择一块儿能够降低我的成本,但是我这个抗风险能力它提供的服务可以。所以这个不是统筹的,不是说中小企业都可以的,中小企业它用的云服务的水准更高,服务的应用更高。企业级的实践它用的量大,但是通常来讲都是后面的那个备一,备二位置的时间它实现的备份。
主持人:是的,是的,其实是有一些不同,就不是说这个里面会跟规模有什么样的关系。
王丛:对。
主持人:当然我觉得这个过程当中,之所以大家有这样的一些困惑,这些困惑多多少少也会影响到一些企业的选择。我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到底用哪种方式,我是不是需要,我要选择用哪种方式。所以这里面我们之前只是说解决方案的,或者是选择一些不同的产品就可以了。但是现在涉及到除了选择产品或者是选择过程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也是想跟两位聊一下,比如说您觉得什么样的企业,或者是企业在选择云计算的过程中,或者是云存储的过程中他们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
王丛:毛博先来。
毛文波:我还是自己开始办企业还不知道我这个企业应该用什么判断做存储,我的确有存储的需求。到目前由于我们公司还是10来个人,所以我们大概有一些关键的东西,是信任谷歌的就放到它上面去。
主持人:您现在是甲方吗?
毛文波:我现在猜想是这样吧,我们做东西做到这样的程度,哪怕就放上去没有我们上去给他讲解的话,可能拿下来他也不是那么的容易。目前是这样的,我们自己买了一些服务器,是为了做研究用的。我们又买了比较大的电脑,当然不是活动硬盘之类的,因为现在的电脑足够大,我想应该有三年五年它能够不出现故障。当然,关键的数据还是备份到后端去了。出了故障,那些数据还可以搜索到。
如果这样考虑的话,我大概也有回答了。总的来说你应该是考虑到你一往回搜索过去放着数据的那些服务很重要,的确自己存储有这个问题,东西坏了,你做两个备份自己有的话,这个光是备份没有给你检索方法的话,其中一个坏了,要把这个弄上去,要把原来的数据倒过来,或者是我现在就要用三年前的一个备忘录,这个备忘录里面是什么东西,你关键字放进去,把它搜索出来,很快的把它拿出来,这是一个服务的问题,自己做是很难的一件事。
所以我想如果有什么选择的话,选择一个好的存储服务商,它有一个很好的用户界面,有很好的用户工具,让你立刻根据你能记住的一些关健字,而不是你去管理你的备忘录,你自己的那些文件系统我们的脑子已经管不过来了,太复杂了。而是你提供的某些上下文,提供的是哪一个星期日的谁给我发过来的一个什么东西,这样让它帮你检索出来,搜索很重要的。
王丛:我很同意毛博说的,我们其实是外延了,备份我们现在说的更多的是灾备。我们刚才说的只是一半,备上去了,一旦出现灾的情况我怎么样去恢复,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传统的来讲,就像毛博讲的,我从头到尾的时间要全打开一点一点的找才能找到,哪一块儿我是要外的,以前就是磁带,它就是有这个问题。备到磁带库了,但是一旦出了问题的时间,先去做那个解码,拿出来一个带子从头到尾才能找到在哪儿,这是讲的灾备的效益,这是第一。
回过头来像毛博讲的,我用谁不用谁,我第一个会讲你不要问我,因为问我,我要对你的答复负责任的。第一个他要是可信的,他有多少个用户,你可不可以和这些用户对接,这些用户使用的经验和你现在的需求之间有没有一个很好的相关性,对不对?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不同的要求,我们刚才说有那么多的AAS的情况下,这是之一。
第二个他的技术具不具有领先性,有的时候备份的时间给你很多的备份,你觉得心里挺靠谱的,但是一旦出现灾难的事情,恢复不过来或者是效率很低,它能不能给你解答,能够给你提供一个高效的灾备,而不只是备。这个要定量的定性的东西让你去可信,让你去试,让你去用这样的一个过程。
第三个就是它在整个的技术上的安全性上,每一个环节你觉得都放心了,都有各种必要的认证,这是最主要的。什么都不主要,就是你要如果真是把你的信用卡和你自己的隐私上传到人家的去准的时间,你一定要第一考虑的就是一个安全性和风险系数。对于企业来讲,我们现在叫数据黄金,数据是业务的一个血液。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首先考虑的是风险,而不应该是首先考虑的是我怎么省钱。
主持人:是。所以我觉得确实是这个会涉及到一个关键的选择上的问题,当然我觉得现在很多的企业它还采用两种方式,就是所谓对接的方式,我哪些可以用这个,哪些可以不用这个。具体到我个人来讲,有一些会放到网上去,有一些不会放到网上去,我觉得这个可能也是一个过渡的过程。
当然我觉得像刚刚王总说的那三点,毛博这边也是从一个案例的角度,从这个角度也给了我们一个信息。我们之前之所以说这个厂商是不是一个比较主流的厂商,或者是一个主流的服务商,其实这个可能是一个判断的标准。
王丛:有的时间主流不一定可信。
主持人:哈哈。
王丛:我们大家最近都能听到主流不一定可信。
主持人:是的,是的。我觉得从可信的角度来讲,可能也会有一些更具体的讨论,这个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就像您刚才说的有的可能是比较的可信,但是大部分是不可信的,那你怎么办呢?所以这个里面就会涉及到企业的一些需求来看,所以我觉得在这一点上也是需要我们企业去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从这个需求的角度来讲最核心的是去看谁在用,所以我觉得现在可能也有一些使用成功的案例。
我在最初的时候也谈到云现在比较火的一个概念,就是云的大数据。大数据它确实是会衍生出来一些需求,这个背景刚刚毛博也谈到了,这个数据它真的是每天都是在,都不能说是几千倍,几百倍的,几万倍的去增长了,就是这个数据量已经越来越大,越来越大。那在这样的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第一个我不知道这个时代要怎么样去看,另外一个就是这个大数据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我觉得还是从安全的角度来讲,是不是也有一些挑战。
王丛:那我先说,因为这个问题是和存储相关的,我就先说一下。大数据其实是两个驱动力,一个是数据的快速增长,我们说一个大数据的时间通常来讲就是一个数据集,一个数据集里面的数据特别大,以前我们说几个G,现在说个数据可以上几百个TB这样的一个形势,这叫大数据。
那大数据产生的几种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数据的摄取,就是我带宽,IO去怎么去处理,突然间这么大的一个大数据包就过来了,尤其是视频上来的时间不下去的,连着的数据留占有了很大的带宽的资源,这是一部分。
另外一部分我这个数据要如果是传统存储的话,容量只是纵向去扩展的话,到了一定的时间性能出现的瓶颈,所以在存储这一个阶段会有问题。
那还有就是索引,我们现在索引是很大的一部分的业务了。一个数据子集里面我们有一些传统,我们表格式的数据,表格式的数据作为计算它很有效,表格式的数据做分析,我们叫列数据,就是定型的抽取数据的时间它就会慢。所以大数据有几的问题,第一是时间,我们现在谈云计算的时间,是结构化还是非结构化的数据一起上的,那我非结构化的数据上来就不下去的时间,我前面进了这个数据带宽就占住了,对不对?所以前面的网络有问题。我进入到存储的时间,我存储怎么能够自动的去分集,去处理这个大数据,现在目前来讲我们叫集群NAS,集群NAS是处理这种非机构化大数据一个最好的技术了。
那后端现在说数据出来以后分析,分析数据,又叫BI,现在很多的概念说这种业务的智能,我怎么数据进来之后,一个子集数据上我怎么去分析BI,这又出现了一个新的技术,所谓的BI就是我们以前是表格式构架的数据库,那现在在这个基础之上架一个,我们叫列的数据库,这就是和大数据直接相关的几个技术。
那要如果说这个云和大数据有什么关系呢?就是因为一旦上云,理想的来讲,如果是给人家什么东西都往那上面传,几千人,上百人都一起传的时间,这个数据量就很快的增长了。所以云和大数据之间有很多的一个相关性,云会进一步的刺激大数据。但是大数据下面的那些技术,并不是因为云产生的,是为了大数据产生的。它们之间有相关性的,但是我不觉得有必然的联系。
假如说,一个小的云计算我不做别的,我就做结构化的数据,而且我做某几个专业的行业,它这个数据一半会儿到不了大数据,它也是做云。所以我不觉得它有一个必然的联系,但是它之间有相关性的。安全性还是又毛博来讲。
毛文波:大数据整个来说我的理解大概还是和大量的数据生成的方式有关系,这个倒不一定非是云的一个特性,更多的还是V2.0的模式。数据为王我们现在来说是这样的,数据对我们的生活十分重要,资源不太重要,我们不需要它,它和我们没关系,让它成为服务。的确,像这个现象都已经发生到我们的手机制造厂商现在都已经开始考虑这个手机如果不是和数据关联的一个手机,比如说你像华为现在做的语音手机,它并不是这个手机值钱,而是手机被狗牵连到的用户和这个用户由于用这个手机产生的数据,那些东西是数据为王的。
这些数据里面含有了许许多多的可以提供服务的,或者是进一步的产生价值的一些资源在里面。的确,数据之所以变大,其中除了数据本身还有为了维护这些数据产生的一些原数据,为了提供方便和维护。还有一些数据,你像哪怕是一些非结构话的数据,你还要把它分清哪些是热数据,哪些是冷数据。热数据应该怎么处理,应该用固态盘来检索,要存储。原数据应该用哪些数据来处理,冷数据应该是用它的量大的话,应该用什么低成本来处理。
这些问题我猜想,第一个是数据为王造成的,数据有限的价值。而是因为它有价值,所以数据量会变的更大,要有元素去要管理它。第二,是数据本身的管理提出的需求造成的数据就更大。所以这些东西因为我也是在学习方面,我猜想数据之所以变大是和它的价值变大,和它的管理方式发生的变化都有关系。
如果你是作为一个云服务的提供商,云数据的管理商,你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你为什么要和别人不一样,为什么能吸引客户,是因为你有这个能力,替用户管理好数据。首先你有办法去处理大数据,去处理大数据的能力,你才能提供好优质的服务。我想数据服务,或者是数据中心这是很重要的,其他的跟数据相比都不重要。
王丛:我特别同意毛博的说法,如果数据没有管理它就不能形成这种有价值的管理,就是一个成本。数据只要有高效的管理,能够满足用户需求的管理,它才能够形成一种数据资源。
主持人:是。所以我觉得我们今天也是受益匪浅,就是我们之前规划之前,确实从两位不同的角度经验的分享也好,经验的分享也好,确实是收获非常大。我觉得这是我最直观的一个感觉,其实很多概念之前都不是那么的清晰,但是我觉得今天也是比较清晰了,而且也会引发我的一些思考。我想我们今天在最后还是一个常规的问题,两位可以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去做未来的一个展望的角度去考虑。王总,您觉得云存储将来会是一个什么的趋势?
王丛:我自己是相信的,云存储是大势所趋。那云存储的落地需要一段时间,我觉着有很多的人进到云存储想有一杯羹属于他的,我的一句忠告就是你要如果想找到你自己的定位,首先你要考虑在这个产业链里你怎么样能够创造价值,创造不了价值既没有你的定位。即使今天有你的定位,在未来的路上也是没有你的空间的。
主持人:非常好。
毛文波:还是回到云的定义,云是一个服务,这个服务是要收费的。云上面管理着信息,这个信息的安全是要保护好的。那人们为隐私的需求是随着人们,人类社会的进步是越来越强烈的,越来越高的。安全有好多形式,其中有隐私,隐私的保护也是比较的问题,牵扯到诚信的问题,牵扯到信誉的问题,牵扯到历史的背景,牵扯到监管,牵扯到法令。技术方面可以帮助一些生态环境方面的建立,包括法令的建立。我们的法实际上也是在不断的进步,是由于技术的进来而推动的。所以我想这些都是由于用户的需求,用户对隐私的需求,用户对安全的需求等等促使的这件事情的发展。
我看未来的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他的需求就会越来越强烈,所以云计算的安全是一个无论如何不可忽略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阶段或者是甚至于还不要说云安全了,还是云本身是上半场开始了几分钟。
主持人:是,谢谢两位,我觉得毛博的结束语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些思考,我相信毛博用了不同的身份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一些认知。但是我觉得这也是从两方面来看,一个是我们很多的地方还是在完善,这个也是在我们今后在应用的过程当中,慢慢的去完善的。但是我觉得有一点,就像我们之前出现的那样一个惨痛的事故,就是高铁的事故,依然还是有人去做一样。它确实是有这样的一种模式,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