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倡导专业,畅所欲言,感谢各位会员关注我们今天的畅享对话。我们今天进行的依然是云计算百家谈的一个选题,今天为大家请到的两位嘉宾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是云快线科技有限公司的C0O石军先生。
石军: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的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谢谢石总。另外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一下,趣漫游旅行网的CEO李天怡先生。李先生是第一个来到我们对话的云服务的应用者,也是一个应用的代表。今天可以跟大家现身说法一下,把他在云中的感觉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今天的会员应该是收获比较大的,也感谢李总来到我们的对话。
李天怡:感谢主持人,感谢各位网友。
我在每一次跟嘉宾聊到云计算话题的时候,首先都要先听一下他的想法,因为我们之前对于云计算也有一些调查。包括我们在云计算的推广和宣传,包括CIO都会有这样的感觉。每一个人对云计算的理解不一样。有的人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概念对待的,今天两位都是在其中的不同的角色。先请石总跟大家聊一下,您理解的云计算是什么样的?
石军:现在的云计算的观点有很多种,多数人认为它是一个概念性的东西,世纪互联、云快线在很早的时候是从自己的业务角度出发去理解云计算的。世纪互联、云快线的背景是一个互联网基础设施供应商,我们当时碰到了一些在管理和服务上的瓶颈。机房的基础设施不能像水,电,煤气这样的,拧开龙头就可以用。为了解决全国几十个机房的有效的管理。我们当时参照了一些国外运营商的想法和建议。我们在韩国看到了一个东西,运营商把基础设施通过软件化,虚拟化了之后,能够给客户提供一个随时既插既用的软件体系。
我们在2002年开始就迈出了第一步,开始走向我们认为的云。我们也对市场做了一个分析。我们认为的云可能目前有这么几种,第一类是谷歌这种类型的公司,谷歌在网络上,操作系统方面是云计算的霸主,云计算的概念本身也是谷歌提出来的。谷歌是通过裁剪的操作系统,通过一些Hadu,RADIUS把全世界几十万台的服务器,它们的能力集中在一起,通过它的软件调度以后,让用户有一个无缝隙的使用系统的感觉。谷歌从后到前提供了很多基于云计算的服务和应用。最明显的就是现在出现了android系统上的的很多应用,我们认为这个现在是全球最强的云计算系统了,以应用系统为导向的,用户并不关心后面是什么。
第二类是操作系统类型公司,像微软这样的公司。微软一直希望在云计算能够超过谷歌。第三类公司就是像亚马逊,以电子商务起家的,把它的闲置资源通过像EC2,S3这样的产品做复用,我们实际很像亚马逊。另外一个运行的公司是逐步实施的,国内的运营商主导型的云计算,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是把亚马逊一些很好的优点和国内的运营商在公共服务商的优点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的方向基本上是这个方向。
还有一些电子商务像阿里巴巴,它们是一个比较垂直领域的云,它们也做了很多比较有益的工作。我们公司是集成了中国电信运营商以及像亚马逊这样在国外用得很领先的云计算的优点的一个公司,这样可能是有点夸大自己了。
主持人:对于未来大家还是可以有一些期望值的。云计算它就是一个理念,它在不同领域,对应不同的服务内容,体现出来的是不同的东西。您刚才谈到了比如一些基础设施它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去搭建它,不需要用户再费时间,费经精力,然后又投入人力去做这个事情,可以既插既用。李总现在已经开始用了,您觉得刚才石总说的内容您能体会到吗?
李天怡:我们目前能体会到的就是在中国这个市场主要是做基础设施的提供商,从这个层次切入的。我们中国的云计算刚开始,世纪互联云快线这样的公司会越做越大,以后,我们可以跟他们一起发展。我们第一次创业,然后第一次发展基于网络电子商务的平台。对于基础设施供应商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是创业型公司有一个特性,我们的用户量在不同的时间,你不能预料它的用户量是多少。同时我们又不想把大部分的经历放在基础设施的维护上。对我们来说又要省力,又要能支撑我们的成长。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国内找到一个IaaS基础设施的服务提供商,可以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最安全的把我们的网站系统搭建起来。对于我们来说这不是一个概念,我们是一个正在使用的使用者。我们当初刚上线的时候,从我们接触到世纪互联到正式部署上线也就一两天的时间。
主持人:如此快。
李天怡:在传统意义上是不可实现的。因为不需要购买物理主机,我希望用多大的带宽,多快的CPU,多少的内存,都可以随时调整,管理主机一切都是远程操作的,这个就是基于云主机的一个最大的优势。
主持人:当初在选择跟云快线合作的时候,您那时候是从应用的角度选择的,那时候我们云快线这边的人跟你演示一下,告诉你说我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还是说您在当时的时候已经对云计算有了一些了解。
李天怡:趣漫游旅行网的创始人我是其中之一,我们两个人都是从IT行业里过来的。陈萌博士以前是我的合作伙伴,他是在曼彻斯特大学IT的博士,我是以前在甲骨文那地方做了四五年的咨询师。我们对基础设施,包括国内和国外云计算的历史、现状,在国内的现状都有相当多的了解。尤其是我们做的背景调查,它用的背后系统是相当成熟的,从2003年那边就开始走向成熟的一个虚拟的系统。这个是我们真正想要的,并不是一个仓促的决定。
主持人:从我之前跟一些用户接触的情况,包括我们之前做过的一些调查,我们发现真正的接触云计算,真的触云的企业,他们大部分的领军人物都是有IT的从业经验或者是有IT咨询的一些从业经验,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话,大家一方面是说他需要对云计算有一个了解,我们之前也看过一些调查内容,真正开始云计算的,从被调查的人群当中,就是企业代表当中,开始运用云计算的还不到10%,这个基础是非常低。这一拨人当中大部分一定是对云计算有了解的,而且明白他的价值在哪里才敢去尝试。我觉得我们在前期推广的任务还是非常重。
刚才在介绍石总的时候也谈到云快线。云快线的背景也需要我们和会员介绍一下。云快线是世纪互联下面的一个公司,其实大家谈到世纪互联还是比较熟的,云快线这边相对陌生一些,石总大概跟大家介绍一下。
石军:好的。世纪互联在IT领域,包括互联网的服务行业里面稍微有些熟悉。我们公司从事基础设施行业已经有十多年了,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从事基础设施服务的有十多年的历史。我们在全国也拥有50多个服务的机房。
今年涉及到我们的主体公司2011年要上市,包括我们内部更好的鼓励创业,为了更好塑造不同的专业性和特点,也是为了体现我们集团在不同方向中的诉求,成立了云快线。我们集团的想法是围绕着几个重要的元素在工作,一个是电力,电力是作为整个数据中心行业以及整个互联网行业命脉的东西。就像血液一样的。我们其中的分公司就有涉及这个方面的。
传统的基础设施托管和服务,我们内部认为是围绕着机柜和路由产生的。我们云快线今后的十年是向软件和服务方面的转型,如果没有软件化的就很难做到很多的升级和增值服务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去年年底董事会做出了决策,在今年的三月份,将原来的云计算事业部和CDN事业部,包括我们游戏和服务的部署部门,还有一些管理软件的部门,全部合并到云快线公司来了。
云快线公司目前是有两百人左右,主要是以软件和业务人员为主。
主持人:从云计算这个产业链来讲的话,刚才李总已经帮您介绍了,我们现在的产业链是在IaaS这个环节上。之前对SaaS这是最熟悉的,您刚才说的既开既用就是在推广SaaS的时候,大家经常用的例子。它确实是云计算的一个环节,不管PaaS,IaaS,SaaS都是既即插即用。您能不能跟大家介绍一下,之前在听到云快线这个公司的时候,包括世纪互联之前提供的业务内容相比的话,我当时没有看出太大的变化,因为我在想那个也是在提供租用,这个在提供服务。严格意义上来说都是服务的内容,您刚才也大概介绍了一下,我们也知道它有这样的一个区别。您能不能再跟大家介绍一下,IssS,基础设施真的是转化成了一个服务内容,这个过程是怎么样的?
石军:传统的互联网公司在线上实施它的服务的时候,它基本上要做几步操作,它首先要做好它的在线系统,确定好这个在线系统是一个集中式的还是一个分布式的,分布的话需要分布在电信和联通以及移动的网内,为了实施这个能力,多数公司是峰值设计他的系统。峰值设计的时候比如我要考虑到多少台机器来满足我最大情况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之上,我要成立一个运维型的队伍。这个队伍是以后根据我的分布式的机房出来很多故障的时候,我要能够保障我的服务对于客户来说不能中断,要保障我的客户24小时的销售服务。从这个角度来看,不管是世纪互联还是云快线,它提供的都是运营型的服务,不能中断的。
它们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呢?传统的世纪互联从设备的租赁开始,是硬件的设备租赁,我把设备租给你,你自己决定它怎么使用。提供机柜和带宽的出租。我们主要做的工作是帮您做好机房的上架和服务,做好网络的调优或调整。服务的最高的层面是以网络为核心的调整。世纪互联可以做到的是以客户流量为导向的网络调整,这是传统的服务。云计算服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任何一个企业,不管是成熟的互联网企业还是创业型的互联网企业都应该是追求绿色环保的。您在设计这个系统的时候,很多时候不可能一下子把整个系统想好,但是我们要求快。既然一下想不好这个系统模型,不如按需求去采购这样的服务。如果讲求快的话,我们就尽量不做复杂的系统集成。我们能够通过软件操控自己的计算机,通过程序调用自己的计算机一样方便。云计算就是我们把复杂的系统集成(比如整个中国大互联网环境很复杂),复杂的内容屏蔽掉,让用户感觉到那些复杂的东西不用他们考虑,他们只要关心系统本身对用户的行为就可以了。这个是我们服务的方向性的东西。
我们原来是做基础设施的,我们希望借助于传统集团的支撑,先从IaaS开始。集成很多SaaS的环境。甚至可以在某些我们有优势的领域里边,帮助SaaS这样的公司改变一些适当的推广方式,能帮他们带来潜在的市场。我们主要是IaaS市场为主,但是IaaS是我们的公共地基。我们另外会有一个垂直的应用,协同为主,也是一个公用形的应用。我们希望我们的的IaaS 基础上边能够让我们的客户通过各种各样的模式,比如租用我们的云主机,租用我们的云存储,通过API调用我们直接的CPU资源和存储资源,能够找出很多公共型的应用。这个基础上面最后变成一个什么呢?变成一个商业区,上边是大楼里面的东西是PaaS应用。下面是底层的公共设施是IaaS,大楼里住的是SssS,我们变成一个商业地块的开发商。
主持人:我刚才从您的介绍当中也了解了一下,大家把云分成三块,公共云、私有云、混合云。李总也是业内人士,我们可以一起探讨一下,我们之前也做了一些调查,有一些CIO觉得你这个云计算靠谱不靠谱,我们先不说这个调查的结果。那个结果可能也就一半,一半。大家持正方意见和反方意见就一半一半。有一些CIO也提出了一些明确的观点。他就认为私有云还是比较靠谱的。IaaS我觉得就像你们刚才描述的,应该是在公有云的这个领域里边。像您未来的这种发展,包括我们可能面临的障碍。我们在做这个公司的时候也是在不断的考虑这些问题。
石军:您刚才提出的无论是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我觉得要在不同环境上去考虑它的用法。所谓的公有云这个领域里面。我觉得更适合于一些对外从事服务型的,通过传统互联网提供服务型的公司。因为它本身就长在互联网里面,互联网本身就是高度危险和不安全的环境。如果是由每一家公司考虑安全环境的话,还不如一家专业公司花更多的钱考虑安全环境。从互联网的这个行业看的话,如果把它放在私有云行业的话,它更多的用在资源的管理和重新的分配。更多的是优化管理方面,让它的管理更方便,让它开发的系统性更好,重点是在资源管理的方面。私有云和公有云结合的混合云的领域里边,我觉得可能是内外系统的一个综合。比如运营商就会建立这样的混合云系统,一部分是服务于内部自己设置的业务,一种是服务于开放的环境。这里面无论是什么样的,所有环境都需要保证安全的。
主持人:李总您有没有觉得石总是从行业角度谈的,比如像服务型的这种行业,包括像您这样的互联网公司,更多的可能会借助于公有云的方式。在公有云和私有云方面,是否企业的规模也会有一个影响,它会选择公有云还是选择私有云。
李天怡:我觉得这个完全和规模没有任何的关系。这完全是你这个服务,作为一个企业的服务想达到哪一个层面。如果你想达到所有互联网的用户,当然是公有云。如果你想达到一部分的用户,同时又要保证安全,然后又要保证它的绝对带宽,那就是私有云。如果想把这一部分的内容,一部分的服务提供给所有的用户而不是全部,那就是混合云。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说我们是一个公有云,我们面对的是所有的游客,像酒店的租车和活动的游客,私有云经典的例子比如美国政府,政府内部的一些IT的服务。比如说身份证查询,它不会把这些信息公布给任何的私有云外的公众。如果有的工作想在网上查一下自己的ID,自己的ID卡是信息,关于我的任何信息。它通过公有云查私有云里的一部分关于他自己的信息,这就是很经典的公有云和私有云还有混合云的案例
中国政府也在往这方面发展。举一个例子,各地的车牌管理局都是各自为政,各地的社保都是各自为政,它也想把这些东西结合起来。内部可以做私有云,外部同时又公布给所有的公民,他们可以上网查他们的社保情况。公有云和私有云混合在一起的。
主持人:我们在之前调查的时候,大家在沟通的时候我们也有这种感觉,有一些数据您拿出来之后觉得他真正开始应用的,他持反对意见,这些当中有一些人已经开始用了,但是他不知道。他没有办法跟这个云计算对接起来,说他真是一个云计算的模式,它已经开始享受这个价值了。但是他没有办法把这两块对接起来。
刚才李总也说了一下,要介绍一下我们的趣漫游旅行网。刚刚我看到这个趣漫游旅行网的时候,有一个概念,它想跟同城,携程也有一些类似的地方。
李天怡:一看就是对我们做过很多的调查。我们今天是围绕着云计算,大家觉得云计算是很遥远的概念,我想对任何互联网的用户,你如果用过任何的一个邮箱,这就是云计算。你用QQ本身就是云计算。中国有多少的QQ用户,就是多少人在用的云计算。淘宝也是一种云计算。我们作为一个类似淘宝的公司,我们是定位在给所有的网民,游客提供给他们非常专业的,非常有保障的和完全免费的一种旅游资源的直销平台,目前支持特色客栈,支持全国范围内租车,还有支持各种特色活动的报名。任何网店老板可以在十分钟之内在我们的平台上开一个网店,当然这个要经过我们的认证。为了给我们的游客提供安全等各方面的保障,入住的网店可以通过我们做订单管理,做支付,我们作为一个平台也是利用第三方的支付平台。在我们这个系统里面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产品管理,客户管理,客户的信息管理。我们本身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直销的平台。
我们公司是我和陈萌博士一起创立的。在2009年的下半年,我们创立以后在半年时间就开始有一个自己的后台系统,通过云快线来做的。今年的5月1号我们上线,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两万个用户,两千个网店。注册的网店正在发展之中,我们租车的那部分已经超过一千辆车,规模几乎和中国四大租车公司可以持平了。仅仅在两个月整合的过程中就达到了持平,我们的业务发展和世纪互联云快线密不可分。因为我们的客户量每个月都乘以二。我们曾经增加了一次带宽。我们做了一次调整。整个调整过程一天之内从一个节点调整到另外一个节点,我还是非常满意的。
主持人:就像既开既用,就像买电,这个月买一百度,这一个月不够用了,下个月买两百度,这个怎么操作你自己去操作,反正我能用就可以了。
石军:这样的客户会越来越多,可能用户也会更多的去喜欢用这样的方式服务。像李总这样的应用在我们这还是蛮多的。
主持人:我之前看过一个类似预测这样的东西,在云计算这个领域里边,电子商务是未来的一个主要部分,刚才李总也介绍了一下,我们趣漫游从业务的角度来讲其实也在云计算的这个范畴里边。
李天怡:我们也是从一个SaaS的角度,我们是建立一个平台,相当于建立一个百货公司的楼,每个网店都来开房间,唯一的区别我们都是免费的。
主持人:我们同时是一个应用者,也是一个服务的提供者,我们现在其实很多人就像您刚才说的,你是不是有邮箱,其实很多人已经身在云中。只是云计算被概念了。当拿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个还是很高端的,一下就把自己排出来了,说我不懂,其实我们大部分人已经身在其中,已经享受这样一个服务内容了。
石军:很多人享受了服务,他并不知道后面是通过什么形式服务的。云计算是一个概念性的词,很多服务形式包括技术特点,在很久之前都已经存在了。
主持人:随着我们的网络环境,规范等等进一步的加强,尤其是像安全的这些保障,包括大家理念的进一步加强,它的运用确实越来越广泛。
李天怡:我个人觉得,除了这个以外关键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通过传统的渠道可以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你可能要花十倍的时间,也可能要花更多的钱,过一段时间可能你做的事情就过时了。关键是一个性价比的问题。业内人士不管怎么把概念细化,关键是用的人一定要知道对他们提供非常清晰的价值。
主持人:对,我觉得这个不管你是选择软件包,选择组织方案还是一种服务,你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的需求搞清楚了,这样拿着需求对接,不管你对接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可能你找的是适合你的模式。对于云计算来讲同样也是这样的。
之前刘市长,北京市委的一些领导也做过一些参观,对我们云快线的服务内容也给了非常高的评价。我们去看云计算这个领域里面,在这个市场上也是比较活跃的,您刚才也举了一些例子。像世纪互联云快线这样的公司,背靠这样一个背景,它之前本身是做这样的服务,还有一些硬件的基础设施等等。相比之下,我们的竞争优势在哪里,一方面我们要跟云服务提供者的同行做竞争,另外也要跟传统的模式服务商做一些竞争,在这一点上,您觉得我们云快线的这些服务内容有什么优势?
石军:这个问题我要分几个方面回答一下。市委书记和刘市长也去看了,看了以后对我们完全拥有自主产权的公司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不光是云快线云计算,还包括我们新型的数据中心集装箱的数据中心做了一个评价。总体来看,政府觉得我们是实实在在在做云的公司,还是比较早的。很多公司确实是在谈概念。这是第一方面。
云计算是一个商业模式,不是技术难度不可逾越的技术性的突破。我们来看它是一个全新的商业整合。符合这种思想的都能叫云。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我们可以做到按需采购,传统模式是按峰值采购,按峰值计费的,按需采购能够保障我们的客户有比较好的性价比,高峰期的时候我的业务增长做一次促销的时候,资源不够了。这个活动中间就需要临时增加资源。活动过了之后,可能相对平淡了。这时候就需要调整降低一些资源了。这个需求是传统服务模式里面相对比较难做的,难做在什么地方呢?主要是管理方面难做一些。这个是按需付费的特点了。第二个是传统的数据中心,是用户托管,用户选择的机型是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全部都有。这时候有老的,有新的。在环保方面很多服务器是不能做节能的。新的比如像因特尔或者是AMD能做节能的。我们的系统是可以和节能的CPU做互动的,比如CPU上面跑10%和15%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能耗降低的,同时能够把省出的成本给用户,我们认为这个就是集中式管理的优越性,同时也是非常绿色环保的优越性。
另外一个是特点就是快,现在有很多的创意和业务要讲究快。你为一个辅助的东西,比如网络的部署,设备部署,网络的集成还有和设备资源购买,等等烦琐的工作,你为这个事情花时间,还不如快速的使用第三方,先快速的去测试一下你的商业想法,我们这边的测试客户很多。我说的这个测试不是客户来测试。专门自己做测试用的客户。比如北大研究院、计算所等,他们自己来做这些会很贵,很麻烦,而且要用很长时间,写专业程序也很慢。通过我们这个系统做会变得非常简单,平台也很熟悉,Windows,linuxs的操作系统,很容易对接上去。
测试的时候可以通过我们的这个计算机在某一个时段,模拟全国的网络环境里边,几百个几千个服务器访问它在线的应用,这个平时是不太好做的。而且你想整合这样的一个测试环境是很困难的,我们可以很快的交付给他们。这个就是我们实施云计算的优越性,这不是普通的,传统的托管可以比拟的。这是云计算在快的优越性上面是其他形式不能比拟的。从付费角度我们也做得非常灵活的。我们可以按小时付费,你做一小时的CPU,做一小时的硬盘,这个都可以做的。这种做法可能比较少,但是用户可能会更觉得我物有所值。
主持人:就像我们用宽带一样,我用一个小时就付一个小时的钱,不用再租这个宽带来用了。您刚才也说了,从环保的这个角度,从部署快啊,从成本这些角度来讲的话,云计算确实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您刚才也说了,云计算跟传统比较确实有这样的优势,我们现在跟世纪互联有竞争吗?
石军:我们内部的定义是如果我们能够打败他们,我们是最高兴的事。下一个十年的话他们也会发生很大变化的,我们实际要做的就是它的未来,它可能是我们的今天,就是这么一个看法。
主持人:大家现在可能做的一个短期的模式和未来发展的模式,现在是一个结合期,在这个过程中势必有一个竞争的过程。
石总刚才谈到按小时付费,成本节约等等这些,您现在感受到了吗,就是用了这么长时间。
李天怡:我们目前还没有按小时。
主持人:您如果按小时付费的话,一天24小时就分成24次付费,这是很郁闷的事。
李天怡:我们不是按时间付费的,不是按计算量来付费的。
主持人:也有不同的收费模式。您感觉到您付出的成本,采用传统的搭建方式,或者是租用的方式也好,成本上会有什么的比例呢?
李天怡:我们做了一个计算,我们如果自己做的话要达到同样的效果,在不升级的情况下,我们做IT这方面硬件的东西是会非常快贬值的。我们在支出上是差不多的,从灵活性上,从可迁移性上,从快速的IT架构搭上,远远不如通过云快线这个IaaS平台做。一天之内我们从无到有,又填充节点,从一个节点增加到更多的节点,这种情况是传统不能达到的。它的计价,它的带宽都是传统模式不能比拟的。
我们做到现在为止,觉得还是有一个瓶颈的,公司到了一定的程度,达到整个物理系都跟不上我们这个机器的时候,我们也可能会用世纪互联的传统方式。我们从一个小孩成长成了一个青年,在那时候可能会在云快线这块对最基本的基础设施模块,我们可能要比你们长得更大。你们下面要推广别的技术的计算,一些云服务肯定会用到。
主持人:其实是可以结合起来的。
石军:现在都可以结合,用户可以保留他的传统基础设施。目前的这个状态是非常大的客户,在保留传统基础设施的同时,用我们的这个系统帮他们做一些洪水性的流量,或者是一些突变的业务。另外也用来做一些临时覆盖不好的业务。
主持人:也就是一个混合模式了,其实是如此的简单。大家之前觉得很遥不可及的概念,说开了之后就是如此简单。
刚才李总也说了一个迁移的概念,我想了解一下咱们现有的一些客户。大多数像李总公司这样开始就采用服务模式,也有采用传统的服务模式,后来改用了云快线的产品或者是云计算的模式,我们客户也有这样的类别吗?
石军:我们在摸索客户的发展方式,其实做了很多不同的模式。也是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客户做了很多的尝试。我们现在的客户中间像李总这样的电子商务型的客户其实是很多的。因为电子商务客户的特点我觉得非常符合云计算,另外可能也非常符和云计算特征的游戏客户。因为游戏客户有一个自然的生命周期。从游戏的内测到公测再到收费,再到运营之后的调整到稳定,再到最后下线。这个过程是一个波形的游戏,不同的游戏公司或同一个公司不同的游戏在我们上面是可以得到高度的复用的。因为游戏公司比较像电影工业一样的,它是根据档期发行的。它运营的波形在不同的档期叠加时候是可以打成直线的。游戏公司也是非常适合做云计算的,尤其是现在的Webgame,因为它的生命周期相对比较短。如果再去购买服务器,再招人,再做其他的,这个时间已经赶不上市场了。很多和我们合作的都是这种类型的公司。
另外,您刚才说传统有设备的公司。我们的很多公司都是传统有设备的公司。在上面做了混合型的应用。比如他在北京有一套的核心系统,当时它建的第一套系统,在外地再扩容的时候,它自己也建了一些东西,但它不是每个节点都是直接的。有些节点也会考虑成本的问题,包括兼容速度的问题。在他没有的节点上面就会使用我们的云计算做它的一些覆盖,或者是通过我们的云计算更好的实施一些新的应用。至于老的客户,完全向云计算方面迁移的话。我们双方都有一些技术型的沟通。99%的应用在迁移的过程中是没有问题的,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客户会要求我们做一些调整性工作在里面。迁移的工作很快,尤其是已经上线的用户迁移快。在整个迁移的过程,我们有很多的客户在迁移,李总感觉花了一天的时间。我们内部的同步接完的话,比如像李总这样的规模,大概在半个小时就没问题的。
主持人:整个迁移,日常运行就半个小时的时间。
石军:我们以后希望能够做到数据中心为单位的迁移,能够在一天之内实现整个数据中心的迁移。
主持人:我们很多时候说节省成本,它可能不仅仅是财力上的节省,当然时间也是金钱了,就像您说的,可能很多公司说等我的基础公司搭建完了,这波热潮也已经过去了。
石军:就像团购。
主持人:刚刚关注它的时候它已经长成这样了,就像您刚才说的,对于一些高速成长的行业来讲,对于时间的依赖比较高的,要求快速的依赖还是比较高的。像您刚才举的一些例子电子商务,网站等等这些类别,在行业上是不是会更贴近这些行业的需求。
石军:跟系统的特征有高度的关联性,电子商务这样的行业,比如像李总这样的公司,开始是创业,创业中间很多时候都是作为业务方面的专家,比如我是一个卖鞋的公司,我可能对整个鞋业非常了解,但是我并不了解互联网,我也不了解电子商务上线之后应该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如果根据最大的,根据估计的值可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这样就比较希望出现这样的一个系统。我可以先试销一下,试销之后再决定我去怎么采购,我再动态评估自己。最好是什么呢?我想什么时候有就能什么时候有,这是很多不做IT老板的想法。我们今后面对的很多是不做IT的老板,像李总面对的很多老板也是不太懂IT的老板。这种类型的公司我们不光有云计算了,最好别叫云计算,就叫程总的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他到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开网店,后面用云快线的还是用什么,其实并商家不关心。甚至用了多少存储等等商家不关心,他只关心我最小的时候你收我最少的费用,我让你交付马上给我,我们也希望能够尽快的提供这个运行服务的能力。
主持人:刚刚两位也把云计算服务的特点做了一些总结。对于很多的企业用户来讲,就像您刚才说的,他不懂IT,他也不懂云计算,您在跟他讲这些方式和途径的时候都不是非常的了解。正好李总来到了现场,您跟大家描述一下,在做云服务的时候,你从开始有需求到搭建,再到日常的运用当中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通过云服务的方式是怎么样解决的。
李天怡:我们在当初创业的时候做了很多的内部系统开发,我们可能是一个非IT的用户。我们知道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操作系统,需要做什么样的软件,可能有多少用户,可能要覆盖全国的范围内,我们需要怎么更新,需要多少带宽。我们在做了一些计成本计算以后,我们不知道在下面一段时间会有多少的用户,会有多大的发展。需要多少的带宽,我们需要多少的CPU,我们当初做了一个压力测试以后,任何时候能够支持大概300个同时在上的,就是任何一个时刻。如果我们自己去投资一个戴尔的机器,再加上它的硬盘,再加上托管费,带宽,在一两年的时间内远远贵于我们通过云主机做,而且这还不包括扩容。非常简单的计算,而且我们如果这样做的话,我们需要放在一个机房里面去,需要更新的时候,不一定是那么容易的。
石军: 我们一开始云快线的那个部门,我们开始做的是在无锡的节点,做了一个比较小的。同时接受了电信方面的带宽的接入,网通,铁通也可以看到,通过一个交换器可以看到,不过慢一点。过了两个月,我们就发现了我们北方的客户上我们的网站反映比较慢,尤其是在网通的北方客户特别慢。然后我们就考虑了云快线节点方面的接入,我们迁移到了廊坊的BGP节点,我们一共有八条线接入廊坊的节点,八条网络基础提供商的线,我们可以打到电信,网通,现在叫联通了,还有铁通,教育网,所有上面的用户在访问我们网站的时候,因为我们在廊坊BGP节点,可以达到同样的速度。我们的CPU扩了,内存也扩了一倍,这一切通过一天之内就完成了。再过一段时间我们又想往上扩了,用户达到了这个程度很快。
我相信很多类似于我们这种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网站出现的问题。我们如果当初自己采购服务器的话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以前的服务器可能就淘汰掉了。最大不是金钱方面的,最大是我们能够省心,省力。我们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多花一点钱,把它的计算量提上去,带宽提上去。在我们觉得不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调整回来。从小一直长大,无论你长得多快都能跟得上我们的步伐。这就是云快线最好的地方。
主持人:我们之前可能有一些产品,解决方案的提供商,它是从小到大整个的产品,或者是解决方案类似于皮肤论的方式。不说皮肤了,就说衣服,你可能长到一个阶段就需要买一套衣服,这个也是很烦的。当有这样的一个服务内容可以提供给你的时候,这个事情就别人替你做了,找一个合适的你自己穿就可以了。从这一点上来讲的话,确实是像李总说的,在钱的方面有多么的可观,但最起码它的实践成本省钱,精力成本等等这些方面确实有很多的节省。刚刚有一个问题我特别感兴趣。李总谈到了我们长到了一定程度,长到那个程度的时候,可能一定不是云服务的方式能够支撑的一个方式。这个也是我之前跟李总交流的那个问题,它是不是会有一个规模的问题,这个规模并不是界定企业有多少人数,可能是业务的规模或者是整体业务量的规模。
石总您能不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比如像云快线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的时候,云服务的内容,它目前给你提供支撑的一个大概范畴呢?
石军:我们的客户在成长的过程中间,云快线本身也在成长的。如果云快线本身不成长了,李总的担忧就会存在了,比如我们的网络规模够不够,我们的节点覆盖数量够不够。是否能满足李总客户的客户,满足客户的体验度。同时还有访问的稳定性,我们的网络也应该要不断的成长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另外越往大走,像李总这样的公司,越往大走,中国的传统习惯,包括中国的很多公司的传统习惯,它可能自己拥有IT设施的想法和欲望,在资本上都会有这个想法的。比如有很多的上市公司需要固定资产,我觉得会有这样的情况。它即使用了基础设施也会为了它的便利性去做一些融合。刚才这一点完全是从资产角度的,我相信这个可能是出于资本上的考虑。但是从云本身的计算能力和服务能力来说,它并没有这样的瓶颈,某一个运用长到多大的时候,必须要用一个基础的屋里机房,它没有这样的限制,主要是看我们公司的服务能力能不能跟上而已。
李天怡:还是很有信心的。
主持人: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问题,你的能力是有多大,这个是跟个体的公司有关系的,它可能不是关系到本身的这种模式,它不是跟云计算的模式有关系。而是你作为一个云服务的提供商,我们本身的能力是不是有这么大。在运用的过程当中,就像您刚才谈到的,有很多公司是基于资本等等诸多方面的考虑,我们目前没有在云计算的这种服务模式或者是解决方案等等这些方面真的有非常成熟的东西提供给市场。当然我指的是一些应用领域,比如说像SaaS这种模式,之前用得比较好的就是OA或者是CRM,但是其他的模式大家没有看到非常成功运用的模式,它其实是在很多领域里面没有这样一个成熟的产品,或者是用户本身的理念还没有达到那样的认知,认可度都没有达到那样的标准。
我觉得空间是非常大的,就像您说的这个想象空间非常大。从目前来看基础比较小,成长的空间也比较大,不过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从李总的这个角度来讲,他基于对云计算的了解,他在IT这个圈子这么多年了,他很清楚。但是对于一些企业来讲他可能就是一个门外汉,什么也不知道,他也会有一些担忧。比如这个数据你半小时就迁移到你那边去了,我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掌控的,我也不可能天天看着它。很多时候对于数据的隐忧等等,这些确实是存在的。从整个行业的环境,包括对云快线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您跟大家介绍一下,在这一块大家应该怎么样理解。
石军:我们在做尝试的活动中大概有快两个月了,您刚才说的这个问题是比较核心的问题。用户想云既然可以快速迁移出去,那是不是可以复制一份我的数据。我们现在也是通过各种方法解释这个的。我们公司主要是注重能力和服务的建设。服务建设里面包含了安全性建设,如果不能保护好用户数据的云服务商的话不会有太长的生命力的。光我们一家这么去坚持和提供这样的服务标准的话,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用户的担忧,我们也是希望国内的同行一起来,或者是政府做一些介入,提供一些产业的标准包括一些监管的措施,就像以前政府监管国际电路,国际通报一样的。是不是政府主动参与到云计算的环境里面去。对于其中一些比较要害的数据做一些第三方的监管,比如像银行提供密钥一样的。做完之后有一个公信力的机构支撑这个产业的发展,这个也是我们非常希望的。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我们的伙伴都希望有这样的一个产业环境,让大家相信云已经在生活中间了,是很安全的东西。
主持人:是这样的,我觉得也可能在生活习惯有关系,大家都觉得很不安全,尤其是在数据方面。我相信两位也跟我一样,可能天天能接到不止一个电话,比如保险公司的,卖这个产品的,那个产品的,可能会对你有不同的称呼或者是怎么样。你就不知道你这个手机号是怎么泄露出去的。自己的这种感受是无形的映射到企业行为当中。所以他去选择的时候,他会这样去想,您刚才说的那两个方面,对于企业来讲可能是比较有信服力的,还是说我有这样的一个产业环境,比如说是我的话,我这个银行一定要长远发展的,我们要做成一个百年老店,但是对于我来讲我觉得最可靠的就是你给我一个密钥,有了这个东西我才能有一个保障,像您刚才说的产业环境真的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世纪互联云快线是不是也参与到了这当中呢?
石军:我们参加了一些国家的云计算的几个比较大的组织,我们也希望这个行业有一些约束,这个行业的约束最终是为每一个企业受益的,就像银行拥有公信力的,是国家给它的公信力。我们这样的企业呢,第一我们能够和更多的伙伴合作,能够逐步的标准化,我们做的东西是为上下游环境所接受的标准。就像亚马逊是公共标准,大家都在上面做很多的开发,我们也希望我们提供的服务是标准的,像李总这样的公司能够接受的。包括它的服务标准,响应时间,包括对数据的安全保护。还有网络速度的一个考虑和要求,等等这些方面是有一个工业和行业标准的,我们每一家达到工业和行业标准的公司,能够更好的为客户服务,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准。
主持人:我们目前的整个环境,尤其是今年,我们大家说今年是云计算元年,就因为今年的公信部参与制作了一个试点规范,从这一点来讲的话政府参与非常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说,我们目前服务的大部分是服务业的中小企业,对于他们来讲他们确实需要一个比较权威的保障,可能会更放心的更大的介入到这个云当中去。李总,我们在对话之前我问过您这个问题,您说我不担心。您不担心可能基于一方面,您对云计算对于IT这个行业比较了解,但是我觉得这里面是有一些理由的,您可以把您自己的一些理由和我们的用户分享一下吗?
李天怡:我想不同的行业对安全问题是有不同标准的。比如银行的行业对账户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它会用各种各样的手段进行加密。对于我们来说数据安全是两大块,一个是数据本身不要丢,不要系统一垮数据都没有了。要解决备份和重新启动的问题。
另外一个就是数据本身的安全性。不要被人偷走了,对我么来说,趣漫游旅行网,我们所有的数据都是旅游行业的提供商把他们的产品和价格发过来。相对来说不是特别的私有,他们所有的价格都是透明的。游客在网上浏览某一个网店,看奔驰是这个价格,理论上是没有安全的问题。数据本身99%的数据是公开的,这个可能没问题。我们更大的考虑的是稳定性。
主持人:网络运行的稳定性
李天怡:如果这个系统由于任何原因出了问题,我们最短的时间内丢失数据最少的情况下,我们把它尽快的恢复,我们在备份方面做了功夫,重新启动啊,如果出现什么特殊问题了,数据一定要保存下来,我们马上能够恢复,我们主要是考虑的是恢复的问题。电子商务网站,在数据本身的隐蔽性来说,相对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网站能不能倒下。网站必须7*24小时运转。
主持人:您在当初选云快线的时候,这一块您是怎么考量的,比如说它的稳定性。
李天怡:一方面我们有IT的背景,我们对他们背后的架构,我们以前做IT的时候对它背后的架构觉得是非常成熟的技术,世纪互联本身的品牌也对我们对云快线有一定的信心。
主持人:您也反映了一个普遍的心理,我在选择一个服务商的时候更多是从品牌的角度考量的,如果没有一个刚性的制度来规范的话,大家可能只能从品牌上认可这个公司,这个公司有这么多年发展的历程,我觉得李总也是基于这样的一个选择。
李天怡:我们在整个架构搭建的时候,我们在一直考虑各种各样的产品提供商的品牌价值,它的品牌可信度,比如我们根据它的市场占有率等。电子商务在我们上面开了网店,游客在我们的趣漫游旅行网上预定、选店都是要付钱的,你可以用支付宝。我们当时考虑支付宝也是因为它的品牌,它的深度和广度,它的可信度。尤其是考虑到云主机的话,咱们中国在IaaS云主机方面选择非常少。
主持人:云快线是先行者。
李天怡:是唯一的一两个之一,可以信任的云主机的系统上。
主持人:云快线最大的优势是一个出身优势。我们本身是出身于这样的一个环境,我之前做这个业务已经这么多年了,从这个产品转换成一个服务的理解上,比你纯粹去切入这个行业再去做的话,这个理解可能更深刻一点。
石军:我们的系统里面把这么多年的运营经验,实际上是打包在这个系统里面的。从我们客户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系统很简单。不过内部包含了很多的经验东西。包括我们对中国网络环境的经验,包括我们这么多年服务于各种各样客户应用的经验。
主持人:这个很重要。就像我要选择一个国产软件的时候,它的技术本身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它的里面融合的理念,是不是能够跟企业的职能可以对接。你刚才也谈了一下。在这个行业里面不可能一家独大,也不可能你一个人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我是想了解一下,云快线这边在服务内容上可能会更好的服务像李总这样的公司。除了像您自身服务的内容之外,如果有其他的需求我们是不是也会联合一些合作伙伴一起做这个事情。
石军:其实我们今年的工作是整合上游环境,签订很多的合作伙伴,像李总这样的公司。当然还没开始,我们在做电子商务的平台整合,也在做云快线产品的整合。我们现在主要面对的是一些软件的合作者,我们希望把他们的交易模式,从买卖变成出入,这样降低他们的现有产品的用户门槛,这个我们也在和他们做尝试。2009年负责营销部门的工作都在整合环境,整合好环境之后我们有一些办法可以打通渠道,可以通过这些渠道做一些推广。云主机的推动将来是靠应用推动的。比如您刚才说的安全性问题,很多时候用户拥有这样的软件,他对于这些大品牌的企业,存在着一个信任度,他觉得他的软件就是安全的,在这个基础上并不关心这个软件装在什么样的系统之上,他认为从这个厂家中提供的系统本身已经考虑了安全性方面。我们也是想通过和软件厂商建立一个上游的通路,我们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互相鼓励,我们是让这个平台更开放,甚至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很多的开放平台,被另外的客户采用。我们希望更多的用户长在这上面。能够把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做的事留在这上面,然后利用平台的很多特性服务于更多中小型的企业。
主持人:我听您刚才说了一下,比如像金蝶这样的公司,它本身也有提供服务的一些分公司或者是一些子公司,部门等等,这样会有冲突吗?
石军:不会有冲突,这是两种不同的销售模式。如果要做的话,我们的产品也可以变成渠道捆绑的营销模式。比如我们和他的产品打包成一个新的产品,他的渠道可以销售,我们的渠道也可以销售。我的里面打包了不同方向的产品,比如开源型的产品,这是商家最愿意的。打包了协同办公型的产品,打包了节流型的产品。我是把它捆在一起,交付给它的目标对象,我是捆绑式的营销。尤其是我们客户选择的时候通过其中的任何一项应用选择我们的东西,所以我希望李总这样的公司越做越好。
主持人:一方面我们会有更多的服务内容,另外您的客户越来越多。以应用为导向的这种,就是大家都认可这种合作模式的前提下,应用之间的这种界限越来越模糊,比如你是做OA的,你做管理软件的,这种界限好像越来越模糊了,如果在服务这种模式下,其实很多界限是相当的模糊,只是以应用为导向,比如客户需要的就是我做的,客户可能在不同的平台,比如像云快线可能是云服务为主线的,它可以在不同的地方都享受到它的服务,其实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
石军:我们有些客户买我们的云主机,像李总这种服务,或者是其他公司提供这个类型服务在上面,他买云主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这个。他比较了之后发现这上面全部有,甚至比它自己开发的东西还要好。它可能直接用李总的网站开店了,从我们来说会给我们的合作伙伴带来一些新的增长点,我们的合作伙伴会通过我们变成一个新的服务模式。
主持人:刚才石总业介绍了这么多,李总您从安全性,从用户考虑的问题也都做了介绍。最后还是想请两位给大家介绍一下,尤其是企业用户这边,当他要选择云服务内容的时候,您要给一个什么样的建议呢?
李天怡:在基础设施提供的层面上,我是从我们这边考虑的问题,我们是一个类似于淘宝式的。在旅游这个行业里面通过淘宝的网店的模式做得很专业,我们经常会碰到这个问题,比如说比较底层的增值服务,比如说备份存储,可以自己备份,如果有非常简单的备份存储,能够直接提供云服务方面的功能最好了,当然还有安全,比如说杀毒。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比较安全的操作系统,如果用Windows可能会需要杀毒。我们现在还用自己的开源的软件。以后如果在这个层次以上做一些网店的形式需要有客服方面的东西,这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服务。
在我们行业里发现很有发展潜力的,比如实时交流的系统,网上视频,类似像阿里旺旺的模式,通过互联网的呼叫中心服务,我通过一点就可以通话,这个事情有比较规范化的云,这方面的接口,我们可以完全考虑已有的这种接口,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提供给我们的用户。对于网店老板来说是一个增值服务,他可能说要么我是没有,有的话我在操作网店的时候,别人一点这个系统我和别人一交流,视频也好,语音也好,这个对我们来说潜力是很大的。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的公司做呼叫中心,这也是云计算的一个先锋吧,还有网上视频。网上视频我们知道有PPMeet之类的。这方面如果和IaaS捆绑在一起,这些基础的服务在我们身边开网站以后,同时又能通过这个接口。我们在云主机上面做一个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商,这是我们的第二步,第三步增值服务我相信这也是云快线需要做的,你不能单单靠基础设施赚钱,也要做一些软件服务赚钱。
石军:我们面对企业客户尽可能提供给客户省时、省心、省力、省钱的解决方案。我们的客户生意做得很好,我们伴随着他们生意的成长壮大。我们希望这些客户从最开始的互联网的根,或者是云的根长在我们的平台上。我们希望很多的生意型的伙伴能够把我们的平台做一个舞台,能够充分的施展他们在创意方面的优势,通过我们的这个系统让他们非常省心的,不需要考虑很复杂环境的情况之下,更好的专注他们的业务,通过我们的这种环境,在上面形成一个互动的产业链,这是我们的一个想法。
主持人:总结一下就是大家都来云快线一下,有免费试用的吗?
石军:可以。
主持人:可以试用多长时间,一年,两年?
石军:如果有非常特殊的客户,我们会有一些特殊的做法,而且我们是鼓励平台型的,创新型的,有很多客户影响力的业务,至于什么样的优惠措施我们再说。
主持人:我们再单独聊。刚刚两位也再一次阐述了云服务的价值,实际也确实是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谈云计算能够给你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不管你在哪个环节,不管你是提供的基础设施服务,平台的服务还是软件的服务,但是它只是提供的服务内容不一样,不过提供的服务模式是一样的,你完全不用考虑背后的事情,你只要把你的业务管好就可以了,在价值方面也是这样的一个角度。之前可能很多嘉宾也谈过这样的建议,其实万事皆通,不管你是采用产品,采用解决方案还是采用服务,一定要找到一个适合的东西,最起码你要先清楚自己的需求。就像李总刚才谈到的,他的需求他很清楚。对于企业来讲你不用明白云计算,也不用明白IT,你只要知道我要什么就可以了,我觉得这个可能也非常简单。
今天我最大的收获是让大家知道有一点,其实每一个人都已经身在云中,可能有很多是个人行为,我相信当这种个人行为体现出来的这种价值和感受,映射到企业行为当中去的话,这种推广可能会越来越被很多企业认可。今天也非常感谢两位跟我们会员做这么长时间的交流接下来如果大家有什么样的想法的话,我们也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一些交流,也希望两位更多的关注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谢谢
石军:感谢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感谢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的网友。
主持人: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