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毒奶粉事件:消费者信心何时恢复?毒奶粉事件爆发,各种奶制品滞销,豆浆机的销量直线上升。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2001年基地恐怖分子劫持飞机炸平世贸双塔后,美国政府决定打击驻扎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和塔利班政权,于是纽约证券交易所几乎所有的股票都暴跌,除了军火生产商。 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战争将导致动荡的时局,这意味着除了军火供应将快速增长之外,其他的投资都将面临着极大不确定性;毒奶粉事件也是一样,三聚氰胺污染了奶制品,消费者不得不寻找其他的替代性产品——豆浆。 但事情并不如此简单。众多消费者不是选择成品的豆浆,而是选择了豆浆机,这显示着消费者更愿意相信大豆,而不是厂家生产的成品豆浆。这说明消费者的心中有这样一种认知:大豆被污染的可能性比成品豆浆要小得多——大豆生长在地下,即使喷洒农药,受到污染的也只是地表上的茎叶。作为根茎,大豆将会安全得多。 由此可见,毒奶粉事件对于消费者信心的打击之大——在对国产奶制品恢复信心之前,消费链条上的交易连续几个跨越,退化到最初级的农产品环节。如果从税务局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征税税源范围的缩小,税收收入的减少,甚至税种的缩减。如果从产生GDP的角度来看,GDP将只能从初级农产品交易中产生。 对于一个正在向工业化转型的国家来说,如果这种退化在数个行业并发,对这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现代工业的特点是产业链条增长,同时各个产业链高度专业化,这就意味着高度的信息不对称。这就如同在一个高度复杂的跨国公司中,一个岗位的人员对于其他岗位的工作可能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唯一能够维系这个工业社会运转的力量则是信用。这信用不仅是金融机构中借贷的信用,而是具有更广泛意义上的信用——我消费你的产品,因为我信任你不会作恶,更不会故意作恶。 这种信用应该是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信用,就是说,如果你违信,你将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是倾家荡产的代价。这就像按揭贷款一样,如果你不能如期偿付贷款,那就会将你抵押的房产收回、拍卖,让你无家可归,睡在大马路上。 可惜的是,中国在这方面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惩罚制度。就毒奶粉事件而言,多家品牌厂商、多条产品线、全国各个地方同时出现三聚氰胺污染,这说明三聚氰胺绝对不是一个偶发性事件。要知道,即使一辆货车走遍这些受到污染的各个省市,也需要半年的时间。因此,往奶制品里面掺加三聚氰胺是行业中的潜规则,厂商方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即使出现问题也是法不责众,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即使进行所谓的赔偿,也只是损伤其皮毛。如果中国的法律已经引入惩罚性巨额罚款和集体诉讼制度,三聚氰胺污染事件将有可能避免。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这样严苛的法律制度下,没有一家乳制品厂商会对食品安全问题掉以轻心。 2008年9月18日,在面对香港媒体的新闻发布会上,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姚同山表示,供港蒙牛产品都来自大型供货商,出现问题可能性比大陆低。在大陆出现问题的蒙牛产品来自极少数供货商,包括小型奶站和奶农。他甚至谈到,我们发到香港的产品和出口的产品是一样的,保证比内地(大陆)的产品质量更好、更安全。 这条消息虽然不能作为国内最大的乳业厂商之一的蒙牛乳业有故意作恶的证据,但至少说明蒙牛在管理制度方面采取了歧视性的政策——出口产品比内销产品更严格。这意味着在这种管理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内销产品将来受污染的可能性仍然很大。 因此,国内消费者纷纷购买豆浆机,自制豆浆以替代奶制品,也可以理解了。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曾报道国内对于国产奶制品的信心恢复到70%以上。目前,国家相关机构正在采取紧急措施拯救乳品行业,包括向奶农发放补贴;然而,拯救中国乳品行业的最终话语权还是在于消费者,而消费者信心则成为其中的关键之关键。由此,央视也急国家之所急,一厢情愿地抬高消费者信心。 然而,最终的信心仍然取决于相应的法律制度完善,以及由此而来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完善。这有点像中国A股市场。在几年前,三篇新华社社论就可以救市了;现在非得拿出真正利好,才能让大盘涨上二、三百点。毒奶粉事件也一样,没有惩罚性巨额罚款,没有集体诉讼制度,在法律层面上如果无法遏制企业故意作恶的冲动,这样消费者的信心将永远无法恢复过来。 来源:经理世界网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