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公司卧薪尝胆用上IT审计[2]本文关键字: 审计 公司上市派生出IT管理 前面讲A公司从一个小公司,发展为一个大型上市公司的过程中,公司管理如何派生出公司治理。现在谈谈随着公司发展到不同阶段,IT及其管理如何演变。 A公司创业之初,也许就是老板带了几个伙计,开了一个门市部。每天老板去进货,找供货商讨价还价,门市部里面一个伙计负责零售,还雇了几个销售员专门去跑客户,拉关系做工程,会计和出纳工作基本上都是老板娘兼职做了。 在这个阶段,所谓进货价格、销售价格、库存数量、人员工资、客户信息、应收帐款这些重要数据都在老板的脑袋里面装着。老板如果勤快一点,也许会做个笔记。这个阶段,我们可以看成手工管理阶段。公司里面连个懂电脑的人都没有,更别说程序员、DBA、网管了。这家公司基本上和IT不发生什么关系。 后来公司越做越大,开了好多个店面,销售的产品种类,客户数量、雇员数量、销售额都达到更高的规模了。老板发现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而且钱也挣够了(完成原始积累了),就想公司的管理要正规一点。正好有个朋友是做MIS的,跟老板说管理可以通过电脑来完成啊,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于是老板决定逐步搞程序员。这个过程一般是这样的:财务部门管钱是最重要的,所以先买了一套会计电算化软件,比如金蝶或用友,用了两年觉得真不错,会计作帐正规多了,而且每个月的报表都很及时,经营情况一目了然。 吃到甜头的老板决定在公司内部推广经验,把库存和销售也通过电脑管理,所以上了一套进销存。为加强企业形象建设,还开发了一个网站。再后来公司不断发展,更加有钱了,要国际化,管理上要向世界巨头看齐了。 于是公司就花很多钱,聘请海外著名咨询公司上了一套程序员,例如SAP/ORACLE,什么财务集中、制造、库存、销售、HR统统拿来,连看门的门卫面前都摆了电脑,为啥?要考勤,和HR数据库相连。公司成立了一个信息中心,养了一帮闲散的无政府主义的程序员、网管、DBA,就是那些每天没事情就上网发牢骚的人。 到这个阶段,公司的很多部门都开始依赖电脑工作了,所有人都觉得电脑是个好东西了。用某个大人物的话说,电脑开始和水、阳光、空气一样不可或缺。 但慢慢地问题又来了,例如三天两头的病毒发作;员工把公司自己开发的软件偷偷拷出去卖钱;开发的软件偶尔会算错帐;员工跳槽后,系统没人维护;会计系统硬盘坏了,丢掉一个月的财务数据等等。 老板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不敢等闲视之,决定加强IT管理。于是高薪聘请了一个海龟,任命为程序员,享受副总待遇。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例如电脑安装程序员、用户管理制度、信息程序员制度、数据备份、病毒防护制度、人员考核制度、系统开发和测试标准、设备采购制度、问题管理流程、重大故障应急处理流程等等。这些就是IT管理手段。 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公司的IT运行逐渐稳定下来了,业务部门的满意度比以前提高了很多。老板以为这下子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 IT治理制衡强势IT部门 过段时间,老板注意到新的问题又出来了。公司IT部门势力扩展很厉害,有好几百人,掌握公司所有的IT程序员。由于每个业务部门都必须依靠IT才能够开展工作,IT部门通过技术手段逐渐凌驾在业务部门之上,在公司内部处在很强势的地位,逐渐影响到公司的决策以及执行。 例如IT投资管理,CIO宣称预算必须大幅增加,以满足系统建设需要(投资黑洞);IT权力过大,对业务部门指手画脚(IT暴君);对所有用户的意见开始不以为然,对IT服务质量也没有以前重视了;IT战略制定,由于IT的专业性特征,管理层很难对IT的发展战略进行规划,IT发展与公司总体战略很难协调,影响公司战略执行。 这个问题并不是A公司独有的,很多公司信息化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于是学者开始研究并提出各种对策,其中一个研究成果就是IT治理。 如同前面对公司治理概念的讨论,IT治理更多强调的,也是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以对IT进行制衡。比较典型的治理手段包括:成立IT委员会,制定IT战略和重大决策;设立IT程序员职能部门,向管理层报告;对IT部门进行重组(大概可以分为集中管理、联邦式、程序员、混合式)。 好了,我们现在可以再来总结一下IT管理和IT治理了。 IT管理是通过管理手段,保证IT部门“做正确的事情”,如提高服务质量、提高系统的可用性、保证信息安全等。既然是管理,其基本内容还是组织、计划、领导、监督。IT治理并不是要替代IT管理工作,IT治理的目的,是通过组织架构和制度安排,来对IT部门进行制衡,促进IT更好地工作,最终目标是保证组织目标的完成。 责编: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专业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