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初探(上)本文关键字: 审计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矿难及工伤事故频发,拖欠职工工资的事件层出不穷,这导致人们要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同时要求政府部门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监管,也对审计部门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社会责任审计研究现状及理论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社会责任审计的最佳切入点及相关的配套措施,以期对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社会责任;社会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社会责任标准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对企业社会责任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整个社会构成中的一分子,在争取企业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同时,面对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根本利益,而必须承担的义务,是企业除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之外的第三种责任,是在社会领域内对自身行为后果应承担的义务。然而,现在我国一些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较为淡漠,只重视眼前短期利益,甚至有的不惜以牺牲国家或集体利益为代价。在有的企业内部,职工工作条件恶劣,不对职工进行必要的技术、安全培训,拖欠职工工资、加班费的情况比比皆是。另外,很多企业不顾消费者的生命安全,通过虚假广告向消费者提供假冒伪劣产品。在能源的使用上,有些企业只寻求并开采质优的矿产品,在造成矿产资源大量浪费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同时,企业偷漏税款,不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案例频频发生。特别是近几年有关煤矿企业发生矿难之后的瞒报事件,各地煤矿企业与地方政府官员相互勾结的报道不断见诸于报刊等新闻媒体。这所有的一切都说明,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审计已势在必行,限于篇幅,本文仅对社会责任审计略做探讨。 二、文献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社会责任审计方面,西方学者主要从明确审计主体和界定审计内容等方面做了相关研究。如在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问题上,Johnson(2001)指出,在美国,对公司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的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投资基金组织。目的一是为了确保资金投向那些从事有社会责任感的活动,道德水准较高的企业;二是对公司施加压力,促使其遵守投资者要求的标准。第二类是社会公共利益监督机构,例如环境保护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等。目的是为消费者、投资者、政策制定者、雇员更好地做出经济决策提供信息,同时也对公司起到监督作用。前两类都可归为公司外部机构进行的审计。第三类是公司自身进行社会责任审计,目的是为了了解自身的责任履行状况。 与Johnson不同,carroll(1979)则从社会责任的种类,公司应对社会问题时采取的哲学态度,公司社会责任所维系的社会问题三个纬度谈到了公司社会责任审计的内容层面。 相比之下,我们国家由于前段时间过于强调经济发展速度,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污染等社会责任大部分由国家来履行,社会责任审计的发展较慢,有限的社会责任审计研究也仅局限于社会责任审计的定义、内容、审计对象、标准、动机、基本程序等方面。如阳秋林教授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以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同时,阳秋林教授还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应包括企业对职工履行责任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劳动保护措施及投入,职工工资发放情况,社会统筹金缴纳情况,职工工资改进情况,法定节假日执行情况,职工培训教育等情况),企业对消费者履行责任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产品质量与性能,售后服务情况,广告的忠实程度,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企业履行环保、生态责任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产品的绿色程度,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率,企业的排污投入情况,企业的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反映企业对政府、公众履行责任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税金缴纳是否及时、足额,安置待业青年、下岗职工就业情况,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对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及公益活动的捐赠情况,为公共交通事业、市政建设等方面提供的人、财、物的支持等),对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否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贪污腐败等情况的审计。当然,也有学者(陆建桥,1993)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审计人员运用一定的方法对政府和企业所应履行的社会责任情况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对象主要包括职工工资和福利待遇,职工保健和安全措施,污染控制,噪音控制,消费者权益保护控制(包括产品质量控制,销售服务、广告质量等),职工社会保险,职工教育和培训就业水平等。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社会责任审计的研究主要还局限于审计范围、标准、动机等理论层面,而对于社会责任审计的切入点及其实施基础,即如何落实社会责任审计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论述。有鉴于此,笔者拟从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及社会责任审计的切入点出发,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三、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 (一)理论基础。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目前已有国内学者进行了研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观点: 1.“人的社会性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企业作为“经济人”,其生产活动对周围社会、广大用户和子孙后代都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而企业应对社会负责,由此产生的成本即为社会责任成本。为确认和计量这种成本,便产生了会计学的新兴分支———社会责任会计。而作为社会控制机制之一的社会责任审计,是解决企业这个“经济人”与社会之间存在的关系而发展起来的。西方伦理学中对人格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人的责任性的分析,是我们理解企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审查和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借鉴和吸收西方责任会计审计的哲学途径(李冬生,2004)。 2.“从经济到社会的推进理论”。该理论认为,过去人们考虑问题只注重经济方式,却忽略社会方式。但是,由于经营行为已引起了整个社会环境的某种恶化,如因公害而发生的公诉时有发生,政府受到公众舆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目前来看,采用社会方式是比较切合实际的,而审计是对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评价,能更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可见,从经济方式向社会方式的推进理论促进了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产生(阳秋林,2005)。 3.“新经济理论和新的企业价值理论”。该理论认为,社会责任审计产生的经济学理论渊源可一直追溯到古典经济学,1819年,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弟在其《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一书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社会成本”的概念。1923年,约翰·莫里斯·克拉克提出了建立“社会成本薄记”的思想和“社会价值”的概念。另外,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也是其重要来源。在《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庇古提出了“外部效应”概念,并将其划分为“外部节约”和“外部不经济”。此外,美国经济学家科斯的社会成本思想和制度学派卡普的社会经济学思想也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如卡普在1950年版的《私人企业社会成本》专著中,用货币和数量对环境污染、失业、歧视等造成的社会成本进行反映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最近产生的生态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更是为其提供了理论渊源。这些都可以说是社会责任审计产生的经济学基础(阳秋林等,2004)。同时,作为对功利主义哲学指导下企业纯经营目标的继承与修正,一种新的企业价值观已经形成,即:企业不仅要实现其经济效益目标,同时还应实现一定的社会效益目标。为此,不仅原有的审计目标需要变革,而且现行的会计理论已无法适应企业价值观的这种转变,于是以揭示企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为基本目标的新的审计,即企业社会责任审计便应运而生了(李冬生,2005)。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前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理论基础的研究虽然比较明确地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哲学、经济、价值基础,但忽略了审计最本质的理论依托即委托代理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为此,笔者认为,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理论基础应包括: 第一,委托代理理论。委托和代理实际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的一种分工的形式,是对经济权利的重新配置,而委托人的最终目的是取得最大化的代理收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他们的订单从其他发展中国家转移到中国,如果中国工厂违反公司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它们就可能面临关门的危险,甚至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对外出口市场。有关研究也显示,国际资本中国商品链的形成,正在改变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但是少数企业的经营模式与国际商业伦理有着较大的差距。SA8000是美国国际化标准组织经济优先认可委员会(CEPPA)推出的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并由第三方进行认证的国际性新社会责任标准。这在对我们国家的企业出口提出了新的挑战的同时,也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股东认识到虽然承担社会责任可能会暂时牺牲企业的短期利益,但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无疑是有利的。很难想象一个企业的员工没有良好的社会福利、工作条件,不按时上交国家税收,提供不合格产品,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能长久维持下去。而按照委托代理理论的解释,由于委托人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交易发生的前后分别可能引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致使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缺乏效率,甚至有可能造成市场的缺失。这就必然要求审计部门介入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状况进行审计。 第二,可持续发展理论。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与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满足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危及后代人的需要,更不能危及当代人或后代人生存的安全。实践证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内在联系和要求。但令人遗憾的是,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有些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就可能会考虑外部不经济,因为它不必为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付出代价,受到影响的社会其他组成部分也无法通过市场机制索偿。这是一种极不公正的状况。为了改善人类的经济福利,而同时又不损害人类必须依靠的生态系统,协调经济与环境、社会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企业履行环境保护、保障职工福利等社会责任的状况进行监督管理。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如何,需要独立的第三者为鉴证,这就为审计部门的介入提供了合理的理论基础。 第三,社会责任会计理论。根据马克思的商品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在商品中的凝结,商品的成本由物资成本和人工成本两部分构成。从目前的实践来看,这一理论尚存在局限性,尚没有考虑商品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例如,在炼钢和造纸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水资源并排放废水,导致水质下降,水资源减少;在湖边围田造成湖的蓄水能力下降,导致旱灾损失,使生物数量减少,对渔民造成损失;企业出售质量不合格产品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甚至危害环境等。为此,人们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建立了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从定性、定量上把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事项纳入了会计核算,从而为社会责任审计的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实践基础。 近年来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SA8000等社会责任标准,我们国家从1988年开始,也出台了诸如《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最低工资规定》、《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一系列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 1991年国务院第76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禁止使用童工规定》,明确规定了禁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使用童工,禁止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就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未满16周岁的子女或被监护人做童工,及违反相关规定的行政、刑事、民事处罚条例等一系列保护未成年人的具体条款。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9号,1988)指出,企业不得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等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者解除劳动合同;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女职工在怀孕期间,所在单位不得安排其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得在正常劳动日以外延长劳动时间等保护女性员工的条例。 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3号,2004)中,我国详细规定了劳动保障监察的职责、实施及企业违反劳动保障条例的法律责任等;在其他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法律法规中也明确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的测算方法,工资的支付形式,标准工作时间之外的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工资支付标准;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调解、仲裁等处理劳动争议的手段及处理程序;捐赠财产的使用与管理,国家对捐赠企业的所得税等优惠措施及通过虚假捐赠手段骗取国家退税的法律责任等等。 总之,我国各种社会责任规范的出台,在保护劳动者及国家、社会利益的同时,也为社会责任审计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现在国际社会对建立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如火如荼,我国的一些大型企业、上市公司也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部分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环境审计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这都为社会责任审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作者:刘长翠 陈增雷 来源:山东经济2006年第4期 责编: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专业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