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M能否突破信息化瓶颈?近年来,众多的CAD/PDM厂商甚至其他IT厂商纷纷转向PLM,PLM概念在媒体也频频曝光。那么,中国的CAD/PDM厂商进入PLM领域,是盲目跟风,还是真的了解中国企业真正的需求?PLM能否适合中国制造企业?适合什么样的企业?能否真正帮助中国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信息化建设中ERP已被更多的人所认识,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另一个新的概念PLM(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又成为热点。近年来,众多的CAD/PDM厂商甚至其他IT厂商纷纷转向PLM,PLM概念在媒体也频频曝光。那么,中国的CAD/PDM厂商进入PLM领域,是盲目跟风,还是真的了解中国企业真正的需求?PLM能否适合中国制造企业?适合什么样的企业?能否真正帮助中国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 CAXA总裁雷毅博士表示:“在了解PLM如何为中国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如何为制造业带来价值之前,必须先了解ERP与PLM之间的定位和关系。” ERP与PLM是协同关系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包括ERP、SCM、CRM和PLM系统。这四种信息系统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用一种或几种系统来构建自己的企业信息化框架体系。据雷毅博士介绍,随着产品外观和结构复杂程度提高,企业需要PLM可能性越来越大。在传统行业领域,比如流程工业的钢铁、制药、食品等需要ERP,而在离散工业尤其复杂产品企业更需要PLM,对于一些批量生产的产品,比如汽车,电子电器产品,ERP和PLM都需要,所以PLM和ERP分别侧重服务制造企业不同类型,共同扶助工业。而目前PLM更侧重离散制造业工业,比如飞机、汽车装备等,如果没有PLM提供服务,尤其在复杂产品如装备制造业,ERP本身的价值很难得到体现。 可见,现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如ERP等,并不能替代PLM。相反,它们之间构成一种协同关系,不论在技术层面还是实施层面都构成协同关系。企业要实现协同工作的管理目标,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成本,不仅需要数据从PLM系统中传递到ERP系统中,同时还需要PLM从ERP中获取相关数据,达到数据的双向共享。而PLM对整个协同过程起调配作用,其他的信息系统是支撑基础。它们协调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的全过程,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全面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为中国制造企业量身定做的产品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客户有了更多的选择,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要求更高,因此如何以最短的时间和最低的成本开发出高质量并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创新产品;如何缩短从产品设计到批量生产所需的时间,并且以最快的速度将产品推向市场;如何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以及售后服务是如今每个制造企业所面临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企业优化其各个环节选择切身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必然的。PLM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的需求,无疑已成为热点。 尽管PLM在制造业正成为热点,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据雷毅博士介绍,不同的行业对PLM的需求不同,不同的制造模式,不同的产品对PLM的需求也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很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有的上了ERP系统,有的甚至上了几种系统,企业如何在保护原有信息资产的基础上,将怎样上PLM,让ERP和PLM充分发挥其最大的价值,是企业和系统供应商共同面临的难题。 雷毅博士说:“只有真正了解企业的需求,匹配最适合企业的技术,并保护其原有信息资产,才能成功地将PLM导入企业业务流程。” 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在过去十年内经历了日新月异的迅猛发展,但大多数的中国制造企业至今仍然使用二维绘图软件。如何帮助企业即使使用2D也能用PLM,如何帮助企业2D/3D协同使用,也是系统供应商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种责任,CAXA作为我国CAD/CAM/PLM业界的领导者和主要供应商,自去年11月和DassaultSystèmes(全球产品全生命周期(PLM)解决方案的领导者)结成PLM战略联盟,并成立CAXA-DS联合研发中心后,于今年4月5日正式发布其具有重要标志性的PLM产品———CAXAV5解决方案。据悉,该方案是新一代集成化并可扩展的二维和三维PLM解决方案,它嵌入了达索系统集团的V5技术构件,结合CAXA的研发经验技术和十多年来对中国用户与市场的深入了解,是专门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并在本土开发的完全集成的二维和三维PLM解决方案。CAXAV5提供了一种融合中国工程技术的PLM解决方案,通过数字化帮助中国中小企业优化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制造的整个流程,帮助企业按照自己的步伐从二维技术的应用迈向功能丰富的三维PLM应用。 由此看来,PLM正在走进中国的制造企业,为提升中国的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其价值。正如有关专家所强调的,发挥企业主体性,资源共享,以集成技术为支撑,联合进行关键共性应用技术攻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为信息化进程奠定技术基础。 责编:张赛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