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绩效考核需要体系化部门搞绩效考核,两个多月了,各种动脑,到现在才算有了些眉目,但还是不觉得有多理想,要想办法不断完善。 部门搞绩效考核,两个多月了,各种动脑,到现在才算有了些眉目,但还是不觉得有多理想,要想办法不断完善。 部门里有各种岗位,项目经理,研发经理,需求分析人员,客服人员,程序员,测试员,所有这些人放在一起搞绩效,真有些为难啊。主要困难是,很难弄出个标准来,让这些不同岗位的成员的绩效成绩有可比性。这也是让我觉得非常为难的地方。现在真是非常羡慕那些成员都做相同工作的部门,做绩效非常简单吧,如销售部门,只看销售业绩,绩效成绩有非常大的可比性。 不管多么困难,现在还是搞出了一个绩效考核体系,成果如何恐怕还需要时间验证。在设计这个绩效考核方式时,我引进了一些原则,总结总结。 原则一,体系化。 要不就不要做绩效考核,如果要做,就得有个完善绩效体系,否则,轻则绩效成绩没有任何作用,重则,可能让人觉得不公平,引起军心浮动。 要建立体系,就需要先考虑许多内容。 首先,绩效的目的是什么。然后围绕这个目的去做体系的建立。 其次,绩效成绩出来后,如何奖优,如何罚劣。 再次,要计算成绩,有什么数据支撑,如果数据不够,是不是要重构管理流程,引进管理软件以支持绩效考核。 另外,这些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如何保证数据的合理性,如何保证绩效成绩的可比性等。 原则二,公开。 所有加分、减分的原因,计算方式,最终的成果等,一切公开。让所有成员都明白,自己或别人因为做对了什么获得加分,因为做错了什么而被减分。特别是对一些非成果性的考核,如工作态度,团队精神等,公开这种加减分的原则,并且每一次加分的具体理由,尤其来得重要。希望通过这种公开的非常明确的标准以及不断增长的案例,使大家对部门的价值取向有越来越深刻的理解。如果不公开,对考核者来说,可能显得更容易些,但是对被考核者来说,可能总不容易进步,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做得不足。 当然,因为公开,就容易让有心者钻了空子,但是这是可以不断完善的,被钻空子钻多了,自然就越来越健壮。制度与软件一样,需要不断改进。 原则三,强调团队精神。 由于大大小小的项目很多,每个成员都可能分属于不同的项目,一段时间在在这个项目,另一段时间在做那个项目,甚至可能同一时间手头有多个项目在同时进行。 在绩效考核时,会对每个项目的总成绩进行评估,如果项目总成绩差了,那么会影响到参与到这个项目的所有人员。 甚至,全部门也有个绩效总成绩评估,如果部门的成绩不好,那么,所有人绩效都会受影响。 原则四,有时候需要相互制衡。 我们对研发人员,一般会以工作量的标准工时作为考核标准,但这个标准工时怎么定呢?当然不能由开发者自己说了算。这里就有个项目经理与开发者谈判的过程,对于开发者来说,任务的标准工时定得越长越好,对于项目经理来说,这个标准工时定得越少越好(消耗了多少标准工时是对项目经理考核的重要指标),这时候,项目经理与研发人员双方之间就有一个制衡关系,通过这个制衡关系,可以保证这个标准工时不会偏差太远,可能有些任务偏高,有些认为偏低,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会趋向于一个比较合理的值的。 原则五,不做强竞争性的考核。 我们部门里面,我更强调相互协作,团队精神比什么都来得重要。然而,如果没有竞争,通过宣传、鼓动,在一段时间内可能有些会有效果,但是绝不是长久之计。因此,我的原则是,有竞争,但不是强竞争。 有这么个历史故事。说是某王让匠人做弓箭与铠甲,做成后让做弓箭的匠人用自己做的箭射做铠甲的匠人做的铠甲,如果射穿,就处死做铠甲的人,如果射不穿,就处死做弓箭的人。这样子搞,质量肯定能上去的。铠甲匠人与弓箭匠人之间就是强竞争,超强竞争,这两种匠人之间的关系可想而知,完全是你死我活的敌我关系。 在设计绩效方式时,我们尽量避免这种竞争方式。 举例,程序员与测试员之间,如果测试员没发现程序员一个bug,就加1分,同时给程序员减1分,这就构成了强竞争的关系。时间久了,这两种岗位之间的人会弄成乌眼鸡的,关系一定会很糟糕,协作精神很难养成。我们强调,测试员与程序员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他们共同对软件质量负责,如果有质量问题,程序员与测试员负连带责任。
责编:李代丽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