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下,企业管理软件如日中天,为了追求更高效、先进的管理技术,企业面临的信息化问题已从该不该部署到该如何部署,再到该怎样整合各种信息化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内部信息化系统没有经过有效的整合,企业的管理效率和业务发展最终将面临瓶颈。
企业的ERP、OA若不能与EAM进行很好的整合,则使用价值会大大降低。一般来说,EAM关注于企业设备的管理和检查,而ERP是以财务为核心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在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制造类企业中,只有把EAM与ERP、OA等系统集成起来才能实现最大价值。
企业在部署EAM的时候也不是一点困难也没有,EAM依赖于基础数据的收集,例如设备编码、物资编码等。虽然对于电厂来说,目前一些设备拥有类似于KKS的通用编码,但在物资编码方面,国内可能很多行业都没有统一的编码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深南电只好和实施商一起对以前的编码进行梳理,然后把这些转化成现在的物资编码,实行起来较复杂。
除去些许缺点,总体来说,EAM在资产密集型企业实施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不难查到,在轨道交通、石油天然气、航空航天等领域,EAM项目都运用的十分普遍。现在企业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有效的情况下做到完美。
整合,沟通是关键
单单一个EAM就能搞定企业所有的事务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专家认为虽然在电厂类的资产密集型企业对EAM的需求相对较大,但若能整合OA,那更是锦上添花。比如EAM里有物资采购计划的申请,理想的模式是从EAM系统里发起采购计划审批的流程,接着转到OA系统进入到相关业务部门领导的审批流程,最后再将审批结果导入到EAM系统。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信息的快速传递,更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信息化整合是现在企业非常关注的一个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在所说的“信息孤岛”问题。
专家也提到,虽然国内的一些能源公司已经能成功实行信息化整合,但一些研发较早的OA或ERP系统与EAM集成的难度还是不小。另外,这也涉及到两个实施商之间的沟通问题,虽然从理论上讲,基于SOA架构的系统之间的集成难度都不大,但不同的实施商不一定能默契配合,并且整个项目进度也不容易把控。
据他所说,通过第三方软件能实现数据挖掘、BI等功能,例如通过相应数据接口,把EAM的数据导入到商业BI的系统里面,再通过BI进行数据分析。但总体来讲这种结合度还是不够的,毕竟是两个系统要进行集成,实施难度比较大,应用性也不是很好,相应的花费也比较高。
信息化走向融合
目前,企业的不同信息化系统间也有一种融合现象。举例来说,EAM和ERP的共同之处是都有库存、采购等物资管理部分,但双方都包含对方的某些功能。为了适应资产密集型或者多设备的企业,不少ERP解决方案里都扩充了一些资产管理的模块。不仅如此,EAM和其它的解决方案也会产生融合。宋红志也说道:“信息化产品都在相互融合中,这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
另外,当EAM用了一段时间后,会有很多数据积累下来,这些数据是EAM未来发展的一个基础。但积累数据只是跨出的第一步,对数据分析并且加以利用是以后EAM系统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果EAM增加相应的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等功能,并且融合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热点技术,这样EAM除了可以让用户查看数据或报表外,还能为企业的战略或业务提供参考。
除上述情况,EAM系统不是类似于Office这种买来即用的软件,它是一个集合了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的系统,相对的,企业也要融合这些思想和模式。举例来说,美国企业一向是以高度标准化和流程化著称的,其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高度统一,这和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不太一样的。所以如果企业买的是一个国外的成熟EAM系统,就应该把这个系统的管理模式和思想提炼出来,再把它和本公司的情况做个融合。据宋红志介绍,国外的管理软件一般都要求整个流程闭环控制,但电厂以前的一些流程属于开环系统,所以要做流程上的修改以满足系统的要求。另外,在设备的维修和物资管理方面,也是如此。
企业在具体选择实施EAM时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明确企业性质
企业应该根据自己业务性质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管理软件,盲目选择的后果往往是鸡飞蛋打。
2、考察实施人员对企业的了解度
据上文提到的,没有好的实施水平,再好的软件也体现不出它的价值,所以好的实施人员必须对企业或是该行业应有一定的了解,这在企业部署管理软件时至关重要。
3、了解国内外企业差异
国外的系统虽然对外国企业适用,但不一定适合本地企业,所以应尽量贴合自己企业的管理和文化,做到向本土化靠拢。
责编:Rosaww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