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秀林:化工企业信息化深入集团管控 绿色创新成焦点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整体来看,尤其是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发展速度较快,存在两大特点: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整体来看,尤其是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发展速度较快,存在两大特点: 一是多元化与集团化:当前化工行业处于产业升级与整合,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深化,企业处于向上游原材料发展下游产品一体化的周期中,行业龙头优势企业利用自身资金、技术、规模等优势不断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提升盈利能力; 二是绿色高效与管控一体:1、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能耗大约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10%;电耗约占全国用电总量的17%,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千家重点耗能企业中,属于化工行业的企业有340家,约占1/3;在环保部公布的废水、废气污染源国家重点监控企业中,属于化工行业的分别有803家和482家,约占25.8%和13.4%。);2、需要更加合理的物料平衡和损耗率控制(大宗原料成本占70%左右,收率提高1个点将给企业带来几个点的利润);3、降低停机损失和提高产出率(良好的设备维护可以帮助客户增加有效产出和收益);4、管控一体化、信息的实时/透明/可见,提高整体管理效率。 同时,我们需要看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目前有专家表示,近年来由于产能增长速度较快,我国化工行业的高污染、高耗能产品占有很大比例,目前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而且国内相关企业用于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投入不足,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不力,化工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难度较大。 所以,我们在信息化方面可以给企业带来什么,需要深入和全面的思考。 信息化必需性: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信息化升级 “十二五”期间,调整产品与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等必将成为化工行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化工行业占中国整个工业产值比重较大,大约在17%~18%。整个行业的产业链长,行业细分种类多,且化工企业的规模一般较大,很多企业的资产高达几十亿甚至几百亿,但作为推动化工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动力,该行业的信息化应用水平普遍不高。 有调查数据显示,国外500强的化工企业,在IT方面的投入占到整个企业销售收入的3%左右,而中国还不到1%。特别是化工行业以往专注在控制系统,尤其是对装置的流程模拟等设备层面,但在企业管理层面,比如如何做计划,做好库存管理、财务分析、预算管理等方面,以及再上层一点的企业资源管理(ERP)方面投入相对较弱。 此外,化工企业同业间最关注的指标是产量及产值,这类是化工企业规模的标志,也是硬实力的象征。而化工行业是信息化起步较早,注重整体信息化建设的规划,以及将信息化与战略内容的整合。因此,化工行业正在从基础关键业务(财物核算)的管理,扩展到预算和资金的管理;在业务领域则扩展至大物流、大供应链;在制造领域更加注重后台系统与制造系统(MES等)的集成等。 信息化应用趋向集团化、一体化和行业化 当前,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处在三个层次上,第一层:是集团财务加上底层自动化;第二层:将集团供应链和财务一体化集成;第三层就是把整个企业所有的供应链、财务、底层自动化、生产、质量、成本全面应用起来,这种企业非常之少,而且需要同各个专业的系统厂商一起合作来完成。 中国化工企业大多是大中型流行制造企业集团,更需要从管理提升、业务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实现高瞻远瞩,进行IT咨询和规划更能帮助企业实现其核心竞争力、促使信息化为企业扬帆助航。 很多化工企业的信息化,已经由初期的财务管理与关键业务管理扩展至集成应用及战略决策支持。在产业整合背景下,一些新技术的导入将直接对企业战略落地起到效能倍增的作用。过去,从技术及系统架构看我们将化工行业信息化部署分为5层架构,从底层到上层分别为基础自动化层、MES管理层、运营管理(以ERP为核心)层、集团管控层、决策支持层,形成真正的一体化管理。 在行业化应用上,我们正在努力实现深度的应用和规划,不局限于简单的点式应用,比如EMS(能源管理)、MES(车间执行系统)、大宗物资管理(优质优价、地磅计量)、在建工程管理、工艺配方管理(倒冲、保密等)和质量批次管理等,以及日化行业的渠道管理和费用管理等。 如今,先进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产业链的资源重组、经营实体广泛合并、企业规模的巨型化、组织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使得化工企业与企业家们必须拥有更强烈的创新意识,并重新审视企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更加关注企业的幸福发展与稳健成长。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纵向的资源整合和横向的相关业务拓展,追求企业整体的高效运营、创新变革和绿色发展,在企业扩张过程中加强对整体资源的掌控,信息化战略与企业大战略必须一致。 在未来五年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速度将更快,基于产业链的信息整合将更加迫切,信息化将不仅仅是技术手段,还将成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
责编:张欢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