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建二局朱晓晶:善用“后发优势”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朱晓晶进入了中建二局信息中心。 本文关键字: 中建二局 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亚力山大·格申克隆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发展经验时,曾做出这样的结论:后起国家可以引进先进国家的技术、设备和资金,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吸取其失败教训,从而实现经济腾飞。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后发优势”。在他看来,“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可选择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近年来在信息化领域,一些企业亦表现出了“后发优势”的某些特征。他们最初的信息化实践一般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多为一些单机版的简单应用。2000年以后,IT技术及相关应用迅猛发展并日益成熟,这些企业因势利导,开展了全面、系统的信息化建设。一张白纸可以画最美好的图画,“后发优势”使得这些企业能够直接选择更成熟的技术手段,进行更系统、更具扩展性的规划,同时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进行更具创造性的实践——朱晓晶所在的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二局),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范本。 起跑 1997年,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的朱晓晶进入了中建二局信息中心。“当时信息中心刚刚成立两年,规模比较小,算上我也只有3个人,职能也相对简单,多是些运维的工作。”朱晓晶回忆说。 1999年,朱晓晶调至办公室担任秘书工作,同时,他仍承担着部分信息中心的工作。这段“两栖”的日子让他收益良多:办公室秘书的工作使他接触到了公司业务层面、管理层面的许多事情,信息中心的工作则促使他不断学习和探索,及时更新和丰富自己既有的计算机应用知识。 到了2002年,随着互联网、电子商务及各类企业级IT应用的普及,中建二局也开始把信息化建设提上日程,于是,朱晓晶又重回信息中心,参与信息化建设。 “开始的几年里,公司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还不是很多,只做了一些应用试点。但随着外部技术环境的成熟,以及公司内部对信息化认识的提高,我们开始了较为全面的信息化规划和建设。2007-2009年间,我们的信息化投入差不多有2000万元。”朱晓晶说。 加速 虽然中建二局信息化建设真正开展的时间不是很长,但很快就有了收获。这就是由朱晓晶主持的公司旧机房升级改造项目。 “前阵子我们刚开了一个总公司系统内的会,我们的新机房无论是从标准、效果还是规模上将,都属于前列。”朱晓晶自豪地说。 经过多年发展,中建二局已经形成了以建筑施工为主、多元经营、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型国有大型建筑安装骨干企业,2010年局提出要完成新签合同额600亿元,完成营业额400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的目标,局员工也达到了13000多人。而原有机房则由于设备陈旧、设施老化等问题,很难适应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9年初,朱晓晶带领信息中心开始着手进行机房的升级工作。在这次升级过程中,中建二局充分体现了自己的“后发优势”——机房的设备均采用了节能环保型产品,机房的规划布局乃至机柜内设备的摆放都井井有条。此外,还配备了门禁、机房温度监控及机房设备监控三套系统,由浅入深、由内到外保证机房的稳定运行。在机房基础设施建成后,中建二局又以外包形式与专业公司合作,完成了配套的网络、安全策略的部署。
中建二局分支机构众多,且采用的是集中式部署的IT策略,因此对公司总部的网络性能要求比较高。在北京致达核信科技有限公司的参与下,中建二局采取了网络设备备份机制,即部署了两套包括路由器、核心交换机在内的全套网络设备,这样可以充分保证设备的稳定和不间断运行。同时,为满足公司网络安全的需求,中建二局同时配备了上网行为管理、防火墙等,相关的配套安全策略几乎样样不缺,充分保证了网络的安全和通畅。 同时,北京致达核信科技有限公司还会派出专员,每月来对机房的网络运行状况进行巡检,并向中建二局提交巡检报告,出现问题立即现场检修。 “整体效果我们比较满意。以前我们的OA系统比较慢,登录也比较困难。现在只要满足一般的宽带上网环境,系统就都能顺利地跑起来。”朱晓晶说。 心得 从1997年进入中建二局信息中心至今,朱晓晶已经在建筑行业信息化领域耕耘了13个年头,他在对建筑行业特殊性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建筑信息化之路。 “信息化讲求的是标准化、规范化,而建筑行业则强调灵活和个性化。这就需要通过平台的形式来解决。”朱晓晶说。 在朱晓晶看来,一个合格的平台系统至少要具备两个特征:第一,有统一的数据库,第二,有统一的底层架构。 “通过这样的平台,一方面可以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和系统的对接,另一方面,在优化和无缝集成新应用时,能够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因此可以有效避免因重复冗余的系统开发而导致的项目黑洞。”朱晓晶说。 据朱晓晶介绍,目前中建二局的平台系统已经整合了包括人力资源、OA在内的7个应用,在做一些简单的应用系统功能修改时,由于涉及到的代码级操作较少,往往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完成。由于具备统一的底层架构,新开发的应用也能很好地整合到平台之上,并与其他应用进行交互。 “平台系统具备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很适合建筑行业的特殊需求。”朱晓晶说。 憧憬 中建二局对于工程项目的管理理念是“以目标成本责任制推动项目管理。”“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贯彻这套管理理念。”朱晓晶说。 在他的信息化蓝图里,项目管理将不再通过手工的填报和流传,而是把整个项目管理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上来。从而实时地将项目上的各项指标呈献给公司不同层次的决策者。 “我们会把项目分成很多管理的链条,链条中的数据由相关负责人填报,并采用红绿灯的概念。绿灯表示项目运转情况良好,而红灯亮时,相关负责人可以逐级点开链条,看看问题出在哪里,并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去解决问题,以保证项目流畅运转。”朱晓晶解释说。 朱晓晶还设想,将项目管理系统和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挂钩,设定奖惩规则,从而起到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实现这样的项目管理手段后,有时候一个项目就能节省10万元。10个项目呢?100个项目呢?5年呢?10年呢?我想,效果一定是非常显著的。”朱晓晶说。 可以说,朱晓晶的职业生涯,就是中建二局信息化历程的最佳注脚。他正带领着自己的团队,抓住“后发优势”,勇敢开拓未来。
责编:王立新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