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文·凯利: 创新是怎么来的?一个有创新的社会要有技术哲学的思维,要有“看10年”的视野,要有容忍失败的胸怀。而第一批成功者,是定下这基调的关键。 一个有创新的社会要有技术哲学的思维,要有“看10年”的视野,要有容忍失败的胸怀。而第一批成功者,是定下这基调的关键。 凯文·凯利是谁? 他是摄影师、作家、分析师;他是美国《连线》(Wired)杂志的创始人,而在此之前,他是乔布斯当年最喜欢的杂志──《全球概览》(The Whole Earth Catalog)的出版人,以及1984年第一届黑客大会(Hackers Conference)的发起者。 他最令人钦佩的成就,是准确预言了“互联网未来5000天”的发展──在其1994年出版的《失控》一书中,他就预言了云计算、物联网、网络社区将成为未来科技发展方向。今天,他还在不断地思考下一个时代的网络与技术对人类的改变,被称作是一位“技术哲学”的大师。 如果这些仍然听起来玄虚和陌生,那么你一定熟悉1999年上映的电影《黑客帝国》,凯文·凯利的《失控》一书是该片演员必读的3本书之一。这某种程度上也是凯文·凯利对网络文化观察和预言的影响力体现。 在互联网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的中国,凯文·凯利在2010年12月初的到来按理说应该算是正当其时,但令人意外的是,他在中国却遭遇了一些沟通上的“错位”──听众们似乎对其“技术哲学”一头雾水,对其频繁讲述的“技术的善恶”也没有共鸣。 而最尴尬的莫过于在很多现场互动环节,嘉宾和现场提问者有让凯文·凯利给中国版权保护支招的、有问3Q大战谁是谁非的、也有让他预测Google什么时候被Facebook超越、甚至还有让他预言下一个即将爆发的技术是什么。对于一个“关注未来10年社会大趋势”的技术哲学家来说,这些具象问题他其实除了瞎猜并没有更精彩的答案。于是不少人开始觉得这位“大师”没什么东西,至少对中国互联网行业不会有什么现实的意义。 “我觉得很尴尬。”凯文·凯利对《商业价值》记者说:“大家似乎都想知道明天的天气,但是又对我们即将进入什么季节不感兴趣。” 这个技术哲学家在中国的遭遇,恰恰是中国互联网的最大的问题——在技术哲学这个视角上,这个产业存在着一个巨大的盲点。 技术哲学的价值 凯文·凯利在中国的几次演讲中说了很多关于技术元素(Technium)对于人类社会意义的思考。他的核心观点是认为“技术是中性的”,不好不坏,但它能给人类带来更多选择是一件好事,所以总体来看,技术的发展应该被鼓励而不是被压制。 为什么凯文·凯利会专门探讨“技术是好的还是坏的”?实际上,这是美国互联网界正在思考的一个热门话题。因为越来越多的思考者发现,不断加速发展的技术与人的融合,正在迅速突破技术原来作为工具的界限,成为人类“外部基因”无法剥离的一个组成部分。 举例来说,原来个体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获取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现在通过互联网上的SNS、微博、问答等模式,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和终端,每个个体都可以成为一个“神经元”,进而构成一个拥有最高信息处理和获取能力的“群体智慧”。这已经在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大格局,因为其从本质上颠覆了原本企业、甚至政府对于公众的信息优势。所以一系列传播、营销、服务的方式都将随之变革。 而这些加速发展的改变已经开始与传统人类社会产生碰撞,进而产生隐私、信息权、信息资产、信息暴力等众多问题,包括最近让美国政府非常头痛的维基解密,就是一种通过技术进步,造成“组织对个人信息优势崩溃”的集中体现。 责编:张泽牧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