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品牌不盈利的六个现象Ø 一个品种感冒全体发烧
案例:最近王总监遇到了一件麻烦事,自己手下有30个产品,为了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格局,公司对其中的5种产品进行政策调整,3个月下来,不但调整的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目的,没有调整的产品反而出现了不同程度销量下滑的迹象。
长期以来,企业实行的是事业部制度,共有四个事业部,不同的事业部负责不同的产品,产品从饮料到饼干一直到酒都有,这么多的产品企业使用的是一个品牌,这样,企业就能够在宣传一个产品的时候把其他产品顺便都宣传了一遍,而且,在发展初期,企业内部为了资源共享,在渠道上没有针对性的对经销商进行有目的的区隔,事实上,企业从饼干到饮料到酒的经销商95%以上是重叠的,业务在拜访经销商的时候,往往会向赶集一样,轮流拜访。这样,企业内部的资讯被交叉提供给了经销商。
随着事业部的发展壮大,这种共用一个客户的现象,使企业遇到了扩张难题,经销商资金就那么都,而企业产品却这么多,每个事业部的每个产品都要求成长,逐渐的,企业发现了一些致命的问题:老品项不能很快被新品项取代,因为经销商卖惯了老产品,而且新产品往往折扣不如老品项,企业为了冲量,总是在老品项上对经销商进行补贴,而且不同事业布的不同产品一旦出现折扣不一样的时候,经销商往往选择折扣大的产品。
在市场上,企业30个产品,业绩的75%以上是由8年以上的老产品创造的,产品老化影响着企业的经营潜力,而且,严重威胁着企业的新生力量的成长,在终端以及消费者心目中,这不是一个有活力的企业,企业不能有大的动作,一动,所有的都会出现问题。
现在企业就上不上,下不下的吊在半空中了。
案例点评:没有从品牌观念而是从成本或者销售额角度来进行资源配置,最后,不但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却总是找上门来了。
不同的产品属性不一样,消费价值不一样,渠道、人力、广告等都不一样,要从开始的时候有意识的进行区隔,否则,最后煮成八宝粥就麻烦了。“牵一发而动全身”。
Ø 竞争者一降价产品就卖不动
事实上,中国的企业卖品牌的很少,大家都在卖成本,谁的成本最低谁就是胜利者,以牛奶为例,有关专家透露,2004年全国大概有三成乳品企业陷入亏损,2005年预计全国1500家乳品企业中将有超过四成面临亏损,全行业中只有不到1/4的企业盈利。乳业发展并未出现前几年预测的“井喷”行情:大家瞪眼了。
企业之间以竞争为导向,基本没有盈利设计,最终的结果是各大企业乳品竞相降价,有的甚至赔钱销售。白奶变成白水,奶粉变成了面粉,奶片变成了瓦片,酸奶变成酸汤。
福建省常富乳业以每公斤2.5至2.6元收原奶,加工后卖出去的成品奶每公斤仅为2.3元,几年亏了好几个亿,宁夏夏进乳业也面临如此危机。
跟零售行业一样,大家实际是在进行消耗战,规模在10的时候不赚钱,那规模在100的时候肯定赚不了。蒙牛并不是因为有了规模之后才赚钱的。价格一降,消费者就买谁的产品,因为除了价格,产品之间没有可以让消费者多花钱购买的理由,同样的产品,我的采购成本越低当然越好了。以为企业就是这么引导消费的。所以谁的价格最低谁的产品肯定就好卖。
为了争夺乳业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达到诋毁削弱竞争对手的目的,企业间通过概念大战来谋求畸形领先。为了获得低成本,企业甚至不惜以产品质量为代价。
最早出现的是“无抗奶”事件;随后又提出“保鲜奶”、“还原奶”、“巴氏奶”、“常温奶”、“杀菌奶”、“灭菌奶”等概念,引发了“保鲜奶”与“还原奶”之争、“巴氏奶”和“常温奶”之争、“杀菌奶”和“灭菌奶”之争,这些大战无一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损失的多是始作俑者。
这些闹剧的背后就是产品价格,谁出了问题,谁就完蛋,而对手就获得暂时的领先地位,实质上,是为了取代价格竞争对自己的伤害。
Ø 经销商不停地要政策,还不得不满足
提供不了特殊的溢价理由,也就是没有盈利设计,导致产品严重同质化,一个经销商往往代理很到产品,谁给的利益多就给谁卖货。
从行业本身来说,也缺乏创新性,整个投资就是什么赚钱投资什么,投资情况大体如下: 企业进入之后整个行业很快就跌进无利润区了。
另外,整个资源配置的方向就是向消费者价格倾斜,消费的习惯就是看价格,所以经销商只有顺应消费习惯,更厂家逆向进行资源配置:你要给我最低的价格。
整个营销环节只有推力,没有多少拉力,来自消费者自觉的品牌识别购买很少。乳业富了流通领域。我国乳业的效益既没体现在原奶生产上,也未体现在乳品加工上,而是主要体现在流通环节。同样啤酒行业也是这样,终端价值800亿,而属于产业的利润只有20几个亿。
据中国奶业协会统计,目前,我国乳品企业投入促销的资金占产值的30%以上,而利润仅占产值的2%左右。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产业化办公室刘永明处长讲,现在,一个收300头牛奶的收奶站,年收入在100万元左右。
怎么适应、激发、借势是关键。尽量避免做无用工,精确锁定利润源头,坚持并不断放大利润生产过程,最终达到精确盈利的目的。
Ø 一个产品好卖不过三年
企业出来的产品不管怎么好,准是不过三年就把价格卖穿,一般的销售过程是这样的: 这是任何一家企业三年必须进行营销模式升级或者产品开发的原因。
对于新产品,这里有个概念需要澄清,就是企业的新产品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新,很多企业就是临时换了瓶型、或者包装颜色、规格,就用广告一轰炸就是新产品上市,从消费者消费价值来看,这还是原来的老产品,只是认为的诉诸了新的刺激因素,实际上,这种产品的利益刺激已经存在,这样做的结果只能导致产品更新越来越快。
而事实上,一个产品能够卖上三年已经是很不错了。可口可乐一个产品卖了这么多年值得我们深思,很多人把引领潮流简单归结为变化,这也是导致产品泛滥的心理原因,可口可乐变化的是什么,没有变化的是什么,也许很多人只看到了变化的,而没有看到坚持的。可口可乐所坚持的正是来自对消费者消费价值的把握。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