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内CRM市场从一开始空白期到越来越成熟的CRM市场态势,跟国内近几年涌现的知名CRM(如知客CRM、Turbo CRM、管家婆CRM等)厂商崛起密不可分。众所周知,管理软件属于高度的智力密集型行业,而且是完全开放的竞争市场,没有能源、通信行业所拥有的国家政策保护。“Made in China”在这样竞争残酷的市场上实现了对国外巨头的齐头并进,令人称奇。从“敢比”到“能比”,看似只用了很短的时间,背后却是国产管理软件厂商十年如一日的厚积薄发。我们可以通过本土化、技术创新、实施模式和性价比四个方面的PK,总结出国产厂商的超越路线图。
本土化可以理解为两个层面:一是符合中国商业现实环境和企业需求,二是有贴近客户的本地化服务网络。
众所周知,众多企业对国际CRM厂商本土化的抱怨由来已久。《计算机世界》发表的《画皮SAP》对此有所总结:SAP的软件操作复杂、汉语翻译诡异、技术人员只看得懂英文邮件……而本土厂商占据母语优势,软件的界面、语言自然符合国人习惯。
更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厂商对“本土优势”的理解深入独到,不止停留在软件的界面和语言上。比如知客CRM在符合国人习惯软件操作以及自动化流程具有独到的见解。本地化服务网络意味着更快速、高效的响应客户需求、提供解决方案。
另一边,本土厂商一直致力于自身网络的构建和优化。用友、管家婆等厂商深耕渠道成绩显著。有专家称,本土优势是国产CRM的先天优势,是与生俱来的“护甲”。然而,国产CRM厂商对本土优势的高度发挥,使得“护甲”变“利刃”,令人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