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海洋大国,海上船舶出现险情或其他灾害性事件时,如能尽可能的控制紧急事件的发展并尽可能消除险情和事故,能将海上事故对人命、财产和环境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因此说,海上搜救应急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创建和谐社会在交通行业的重要体现。交通部党组十分重视海上搜救应急工作,提出了“三精两关键”的要求,即“精良的装备、精干的队伍、精湛的技术,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并指出“从救助的角度,只要是船舶失事、人员落水,就要把他救上来,这是海事的职责所在,是海事的安全新理念,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为了提高我国海事应急指挥综合水平,保护海上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实践“三精两关键”和“三个海事”,把“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建成具有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集水上安全监控、海上搜救决策、信息分析处理等为一体的组织、协调、指挥中心,努力提高搜救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交通部海事局启动了海事应急辅助指挥系统试点工程的建设。
方案价值
基于“核高基”中间件InforSuite套件打造的海事应急辅助指挥系统,在建设具有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海上搜救中心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及各搜救中心能及时全面掌握事故现场信息,合理制订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应急调度、指挥、决策和综合指挥能力,提高海上搜救的效率和成功率,提高搜救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水平。
海事应急辅助指挥系统工程充分利用和整合海事系统现有的信息资源,通过数据交换平台及电子海图平台等技术,实现对海事应急信息的综合、快速查询,对搜救方案的制定提供信息化辅助手段,充分提高了应急指挥水平和效率。
解决方案
基于“核高基”中间件InforSuite套件打造的海事应急辅助指挥软件系统,在电子海图平台平台的基础上整合应急预案流程数据处理功能模块、系统辅助管理模块和溢油漂移模型以及落水人员漂移模型,并将计算结果叠加到海图平台上以对话框、列表或者绘图的方式展示,为应急指挥人员提供各类应急相关数据的综合处理和展示平台。
整个系统从逻辑上分为源数据层、数据交换平台层、应急辅助决策数据中心、海图系统、WEB应用系统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数据交换层主要完成两个方面的职能:
(1)现有系统数据到应急指挥中心数据库的数据ETL工作;
(2)MRCC/MRSC中心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服务。
在交换方式上对外提供异步及同步交换两种数据交换模式,对于搜救需要的静态数据采用逐级上传、逐级下发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搜救需要的地域相关、时效性强的动态数据如(VTS/AIS)数据采用任务驱动的即时连续交换策路进行及时数据交换;对于海事船舶出发地相关的动态信息则采用指定机构或最大范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信息选择性搜集。
基于数据交换平台之上,根据应急服务指挥的数据要求及各数据源端的数据特点,针对数据源进行数据采集适配器开发,对同一数据源在系统设计中将提供异步交换、同步交换两种采集适配器,以满足各类数据交换的需要。为保证各节点数据交换的正常进行,系统提供基于节点及适配器的系统服务监控系统。
同时,系统基于数据交换平台为海图系统提供数据服务即时调度服务,为整个系统的按需即时获取数据提供后端调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