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IT界过得并不平淡,各种各样的大事小情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人得意、有人离去,有的企业踌躇满志,蓬勃发展,也有的企业面临转型,不知该何去何从……这一年在IT史上留下了很多印记,在这个纷扰烦乱的世界里,随着时光流逝,或许我们终会遗忘那些人、那些事……小编特意盘点了个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当我们记住它们,也就记住了这个年代,至于为什么?你懂的!
关键词1:云计算
2011年,在IT界最为热门的词汇非“云计算”莫属。
这一年里,国内外IT厂商陆续发布了各自的云战略,从**云计算高峰论坛,到**云世界大会,无论是否以云来命名,其会议主题无一例外地会谈及云计算;
各地政府也纷纷筹建各自的云基地、云中心,除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5个试点示范城市,南京、青岛、重庆、廊坊等城市也积极与国内外IT龙头企业合作,试图探寻云计算的落地方式。一时间,各种跑马圈地、各种浪费烧钱……以至于业界专家发出“不要把云计算搞成房地产”的疾呼。
小编点评:云计算被誉为“互联网的下一次革命”, 在这个年代里,那些没有贴上云标签的IT厂商,就像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微博一样,已经OUT啦!不过,像以往的互联网泡沫、房地产泡沫一样,云计算泡沫最终也会破灭,产业发展终归会回归理性状态。
特别策划:
关键词2:乔布斯&苹果
世界上没有第二个CEO能够像乔布斯这般具有魅力吧?由其主导研发的iPhone和iPad堪称是IT界中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品,时尚、人性化、易操作、多功能等等优势,让全世界的果粉为它们着迷,甚至有人做出不惜为之卖肾的疯狂举动。
在乔布斯的领导下,苹果公司一度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科技企业的领导者。这一年,谈起成功和创新的典范,也无人不称苹果。
10月6日,与胰腺癌斗争多年的乔布斯离世,更是引发了全世界各界人士的关注和怀念,与其有关的各种书籍、标志、衣服纷纷大卖。只是,世上再无乔布斯。
小编点评:借用微博上广泛流传的一句话来形容乔布斯: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牛人?乔布斯这样的--生前刷我们的卡,死后刷我们的屏。
特别策划:
关键词3:平板电脑
IPAD是乔布斯的代表作之一,2011年,IPAD的成功,催生了大批同类产品,包括三星、联想、宏碁、华硕、索尼、惠普、亚马逊、谷歌等等在内的IT厂商都不甘心置身事外,相继推出了自有的平板电脑。10英寸的、7英寸的、5英寸的,双核处理器的、四核处理器的,五花八门的配置、宣传攻势,让已经诞生十年之久的平板电脑市场在2011年里变得格外热闹!
小编点评:平板电脑大战的最终受益者是普普通通的消费者,它们加速了移动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逐渐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致力于移动应用开发的企业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特别策划:
关键词4:地震&水灾
让这样极具破坏力的词汇当选2011年度IT界关键词实属无奈,3月的九级日本大地震和下半年东南亚等国家的水灾,给全球的IT产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重创。“地球村”的产业模式让很多IT企业的供应链断链,感光元器件厂商佳能、索尼、尼康等相机厂商产能下降,硬盘、flash行业陷入绝境,在全球经济令人无法乐观的情况下,天灾更是让IT硬件行业雪上加霜。
小编点评:天灾难躲,安全、备份、调整产业模式等出路是企业不得不重视起来的问题。
特别策划:
关键词5:惠普& PC
曾是世界第一大PC厂商的惠普在2011年自摆乌龙,在PC业务的去留问题上好一阵纠结。
8月18日,时任惠普CEO李艾科宣布惠普正在考虑剥离PC业务,让整个IT业界都大吃一惊。在人们纷纷猜测其PC业务的前途和归属时,新任女掌门梅格·惠特曼又站出来发表声明,宣称将保留PC部门,并强调PC业务是“惠普的核心资产”。
小编点评:惠普想把自己做大做强,“软、硬”兼施,但从软件供应商SAP出来、空降到惠普的李艾科所交出的成绩单并没能让惠普的董事会满意,那么新任CEO的表现呢?在2011年下个定论似乎还太早,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延伸阅读:
关键词6:联想&柳传志
如果惠普剥离了PC业务,联想则有很大的机会坐上全球第一大PC厂商的宝座。说到联想,就不能不提到柳传志。这位IT大佬在联想的位置,可以类比于乔布斯在苹果的灵魂地位。
11月2日,联想集团宣布,董事会主席柳传志卸任,由其一手栽培的CEO杨元庆出任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作为联想的元老,柳传志曾经在联想最需要他的时候重新出山。如今,他再次从董事长的职位上隐退,将会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联想控股的事业中去。业界毫无例外地向其知人善任、急流勇退的精神报以了喝彩声。与此同时,联想也发布了新的移动互联战略,并宣布了个人云--乐云计划。
小编点评:联想贴上了杨元庆和移动互联的标签,在这个云时代里上演了一幕华丽的转型。除了PC,联想希望让人记住的还有手机和智能电视。我们会看好杨元庆,同时也怀念柳传志。
延伸阅读:
关键词7:网络社交
2011年,Facebook、Twitter、YouTube和微博等各种网络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地在社会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美国金融风暴中的“占领华尔街”行动就是通过社交媒体发起的。
在中国,表现尤其突出的社交媒体就是微博。2011年,微博以208.9%的增幅,创下了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增速之最。
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动车事故、小悦悦事件、晒生活、晒幸福,无论事情大小,都可以通过这不到200字的窗口表达出来、传播出去。微博激起了人们的表达欲望和参与热情,也发挥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公共部门也开始重视并加入到微博这样的网络社交领域。
与此同时,谣言诽谤、网络水军的泛滥也引发了关于微博监管和实名制的大讨论。
小编点评:不仅个人,很多企业、政府机关都成了微博控。微博在制造着海量数据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无聊的垃圾信息。对于很多致力于内存计算、数据分析的IT企业来说,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提取出关键数据,并使其得到有效应用,前景可期。
延伸阅读:
关键词8:黑客
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2011年,网络世界日益繁荣,黑客似乎也日益猖獗,网络安全事件频发。
这一年里,谷歌Android系统中出现恶意软件;索尼遭遇大小黑客攻击数十次,上亿用户的账户被盗;EMC旗下安全部门RSA被网络钓鱼;美国花旗银行系统被黑客侵入,21万北美地区银行卡用户的姓名、账户和电子邮箱被泄露;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内部网络系统遭到“经过精心策划的严重攻击”;Facebook上的用户内容被黑客偷梁换柱成色情暴力信息。临近岁尾,我国又爆出了“泄密门”,CSDN、人人网、天涯、开心网、多玩、世纪佳缘、珍爱网、美空网、百合网、178、7K7K等知名网站的用户密码相继遭遇网上公开泄露。
小编点评:如果说上述这些黑客事件都或多或少带有悲剧和恐怖色彩,让人闻之色变,那么蒙牛乳业在12月28日晚间因爆出食品安全问题而被黑客攻击的事件则充满了黑色幽默,黑客也有正义感。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