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子良畅谈20年火电厂自动化发展

2008/5/16 15:19:51【作者】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记者:你认为我国改革开发后,火电厂自动化开始高速发展的第一个标志是什么?
侯子良:平圩、石横的技术引进。它第一次打开了我国从事火电厂自动化工作的广大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眼界,它让我们看到了外边的世界,高参数(亚临界)大容量机组应当有什么样的自动化水平才能与之相适应。一夜之间,火电厂热工自动化由一个只是少数专业人员关心的事情,变成了上至部长,下至厂长总工都十分关心的专业了。

由于这是一次在火电厂热工自动化发展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飞跃,因此,面临着我国火电厂管理思想、体制和组织上的一场革命,那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历史时期啊!

记者:为什么你认为分散控制系统(DCS)的发展才真正使我国火电厂自动化面目发生了根本变化?

侯子良:平圩、石横的技术引进,使我们第一次接触到国外先进的、适应高参数、大容量机组需要的非常完善和复杂的控制功能、保护联锁逻辑。中国人是很聪明的,对于这些软技术,中国火电厂自动化专业人员学习和掌握是相当快的,一旦管理层给予与复杂自动化相适应的较充分时间,完全可以设计和调试好。

但是,如果实施这些控制功能和保护逻辑的设备性能和功能不行,那火电厂自动化真正水平仍然上不去的。这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非常突出的矛盾。

八十年代末,提出了“spec200+solar机”的“中档适用”水平的自动化设备选型模式,九十年代初,根据国家整体经济开放态势,提出了“先进适用”方针,DCS由试点很快进入到“积极稳妥地逐步推广应用DCS”,到九十年代中期,随着DCS功能扩大到发变组和厂用电控制,以及技术的掌握,我国火电厂自动化面目才真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记者:记得九十年代中后期你在起草规划时强调,我国火电厂自动化仅仅在装设水平和应用水平上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什么?

侯子良:当初我们火电厂应用的DCS主要是国际上著名的品牌,我国的公司只是承担一些技术服务工作,300MW及以上机组的DCS全由外国公司垄断,我国自主开发的DCS只能在200MW及以下容量机组上应用,DCS的性能和功能也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当时我国火电厂自动化装备的自主化水平还是相当低。

现在我们非常自豪的看到,以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公司和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公司为代表的DCS已成功应用于600MW火电机组,特别是国电智深公司近日还签订了1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上应用其EDPF-NT分散控制系统合同,快破了外国公司在大机组DCS应用的垄断,自主DCS的整体技术水平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你是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概念的提出者和SIS应用的推动者,请你谈谈对当前SIS应用的看法。

侯子良:SIS概念从提出至今已十年,在我国已经形成一批SIS开发商队伍,一个产业;实时数据库系统一家垄断的局面也已打破,优秀的自主知识产权的数据库开始在市场上得到好评;已有大约300个电厂在建和已建SIS,相当多的电厂取得了明显效果。SIS十年,已从概念走向壮大。但是,SIS的开发和应用仍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要走向完善和成熟远比DCS困难得多。

从技术层面看,数据库的建立和展现,以及初级应用功能的建立阶段已经过去,虽然它已经在实践应用中显示了它的作用,使在一些电厂中SIS成了他们高层监控和管理实时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工具了。但是,真正要体现出SIS的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SIS应用功能的优化和完善,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意味着SIS已经从概念、试点、推广应用的大叫大嚷阶段,进入了一个踏踏实实,深入细致工作,逐步使SIS成熟和完善的阶段了。

推动技术成熟的动力来自何方?我认为根本上是,“市场的需要和市场的诱惑”。只有当市场的买方——用户对信息化,包括SIS的作用认识愈来愈提高,愈来愈迫切,以及市场的卖方——开发商对投入资金与应用功能的优化和完善具有诱惑力的时候,SIS必将走向成熟和完善。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促进它早日到来。

记者:你对我国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突破的意义评价很高,而且从2003年以来,一直在为推动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和控制技术应用的进步大唤大叫,那是为什么?

侯子良:大家都知道,1997年12月秦皇岛电厂发生了一次严重的汽包缺水爆管事故,暴露出了汽包水位测量、控制和保护方面的一系列问题。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颁布了《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它基于当时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现状,为防止锅炉满缺水事故作出了若干规定。

锅炉汽包水位测量可信性和准确性的问题存在已有半个多世纪,人们为此不间断的付出了大量的努力,进入90年代,技术上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是,很多根本性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主要是:

1)基于联通管式原理的锅炉汽包水位计(云母水位计、电接点水位计),示值与汽包内实际水位存在着偏差,而且大小具有不确定性。
电接点水位计的接点易污染、可靠性差,频繁排污,易造成泄漏,维护量大等缺点。

2)基于差压式原理的锅炉汽包水位计的基准水位取样管内水温变化会导致较大误差。取样管及其阀门稍有不当,(积气、温差、泄漏、冻结等)就会产生很大误差。

3)锅炉启动阶段汽包水位保护无法正常投入。

4)对锅炉汽包内的汽水动力工况缺乏深入研究,取样位置选取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5)锅炉汽包水位测量系统没有现场对照的基准仪表。

6)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和保护系统的配置违反独立性这个安全性基本原则。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秦皇岛华电测控设备公司和准安维信仪表公司为代表,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推出了一系列技术和装置,成功的解决了上述大部分问题,而且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成功应用业绩。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他们的努力已经使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个领域里,我国的这些技术真正做到了在世界上处于领先位置,对此我感到由衷的高兴!

但是,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的突破,并没有随之得以快速推广应用,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的建立在原有测量技术水平基础上的有些观念、措施和标准已经不适应,需要改变和修正。因此,当时的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大家支持下,召开了全国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的研讨会,编制审查了《火力发电厂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规定》,各大发电集团也纷纷召开了研讨会,了解新的测量技术,研究上述文件中提出一些配置意见,并逐步在本系统内推广应用。目前,这些新技术已经在全国相当大范围内推广,上述文件提出的意见事实上已经得到认可,旧的规程规范的修改只是时间问题了。

我在网站上最近发表了《近年火力发电厂自动化五大技术进展》。我认为,五大技术进展中,锅炉汽包水位测量技术的突破,以及相应一系列规程、规范和反事故措施中一些观念、观点和规定的打破,这应当是非常值得总结、非常值得大书特书的!以前宣传不够,因此今天多谈了一些,其他还有二个技术进展今天就先不谈了。

来源:东方自动化

【打印】
查看完整文章| 频道首页| 网站首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