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企业在推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绊脚石,这些绊脚石不仅绊住了企业向前发展的步伐,还可能对企业的生存造成危机。于是,如何挪开这些绊脚石成为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自上而下地推行信息化建设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为此,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日前专访了中核五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选翠女士,并从中得到了全面且权威的注解。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梁选翠女士
前奏: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中国核工业第五建设有限公司组建于1964年,隶属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是国内核电施工行业在建安领域的主力军。1991年的涉外工程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项目不仅促使公司开始大量使用计算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而且开始使用先进的计算机管理。据梁选翠回忆,当时使用的还是DOS语言和WPS软件。90年代初在中国计算机在建设领域还是个新鲜事物,但是公司在巴基斯坦项目的几百名现场管理人员人手一台。从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站项目回国后,1998年开始筹建局域网1999年建成,开始推广软件应用。
历程:经历风雨方见彩虹
1996年中核五公司开始和用友合作,当时上线的还是一个单机版的财务管理软件。后来,随着合作的深入,依次上线了OA系统、财务管理网络版软件、NC系统HR软件。
由于核电项目过程控制的复杂性,公司于2005年上线核电工程专业软件CANPPE系统,是单项目管理软件系统。随着企业业务的发展,非核项目分布全国各地,没有软件对其进行统一的流程管理,解决不了资源协调、集中采购等问题,2008年公司就决定上一个企业级多项目共享的管理系统,开始筹划综合运营管理系统,这也符合国资委的对企业信息化考核的要求。2010年,再次携手用友,实施供应链、项目管理系统。此前,中核五公司的企业信息化系统使用了用友NC平台的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在诸多管理软件不断上线的过程中,如何在公司推进信息化进程成为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核五公司从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中总结出一个方法——自上而下推动的思想。这是软件应用实施管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管理者推动,即高层推动,以更好的克服实施过程的困难。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每个年轻蓝领都会操作电脑,可以说公司上下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目前员工对企业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化建设需要加快推进。
公司在建设信息化的过程中经历了风风雨雨,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是公司对信息化建设的信念从来都没动摇过,并且在不断地推进。
策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2008年开始推行中央企业信息化登高计划,集团公司科技与国际合作部多次召开信息化专项会议,制定加快推进信息化的目标和方案,推动自上而下,并且把信息化评价作为下属企业领导班子考核的指标之一,要把信息化建设看作是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而中核五公司从总部、分公司到用户等多个层次管控和资源调配需要综合协调。企业运营系统不仅能提高整个公司自上而下沟通效率,规范各分公司的管理活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且对资金使用能实时进行监控保证资金的安全性,使授权更加清晰、流程标准化。
如果软件数据滞后、不准确,会直接影响领导的决策,导致错失机会。所以领导要基于及时准确的数据分析进行科学决策,从而是决策有价值。信息化走到今天,当普通公民也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的时候,企业领导人更有责任做出科学决策,推行系统软件的应用是基于数理统计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
“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梁选翠希望“集约化、标准化、专业化”等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实现流程固化、知识共享,做到思想与行动的统一,进而实现公司“十二五”规划的目标。
合作:两企同心,其利断金
软件的选择其实是一种文化的选择。中核五公司通过调研、考察、比对,最终选择了用友。这不仅是因为用友的产品符合国资委央企信息化需求及标准,还因为用友的本土化、发展目标长远。和五公司有着共同的追求点,而且,用友过硬的产品、良好的服务、后台技术支持的能力及对现场实施的管控能力给业务部门的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实施效率,在供方评价中获得领先。
用友的产品系统使公司的人、财、物、工程项目、工程计划、安全质量、客户关系、供应链等整合到统一的管理平台,使公司实现了从单项目管理软件到企业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升级,统一并优化公司数据库,使知识库积聚和分享变成可能,并且使各项管理活动,乃至对项目的管理控制都得以实现。
中核五公司为用友树立一个整体解决方案的标杆用户,而用友也会通过此次合作成为核电建设企业运营信息化的供方。“同心则断金”,双方的合作必定是个双赢的过程。
目标:信息化行动的导航灯
企业信息化不外乎三个目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控制风险。而中核五公司除了提高效率外最想达到的目标还有规范企业管理流程、实现资源和知识共享等。对梁选翠来说,感受最深切就是资源共享。
以人力资源为例,如果可以随时知道3000多名员工在哪里,现在正在做什么,经验和能力如何,是否把他们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积压、停滞和浪费。对所有核心企业而言,人才资源缺乏都是结构性资源缺乏。不是人员数量不够,而是有能力和经验的人员不够、掌握核心技术和核心管理的人不够。提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是最大的资源利用成果,同时也能实现人才的人生价值。
资源共享体现在具体工作方面的表现:业主管理要求不同和行业不同必然带来工序、WBS工作包的差异,而资源和知识共享可以缩小这个差距。要把知识资源、管理资源、成功流程以及大量积聚的数据(包括历史数据)都放入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资源共享。
结语
梁选翠希望有一天可以实现这样一个梦想:供应方在网上点开中核五公司的网页,需要采购时直接提供报价,可以跟踪产品到了什么地方。现场也装上摄像头,工程的进程随时能看到,员工到一个岗位,给一个ID,打开电脑可以得到他的工作依据文件包和工作任务、目标等要求。“公司的信息化高速公路上,以前只是跑了几辆普桑,现在需要上宝马、奔驰”,梁选翠对公司未来信息化建设比喻地非常鲜活。希望中核五公司在自上而下地推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骑上“宝马”、搭上“奔驰”,风驰电掣般地向信息化的方向前进,真正实现公司在核电市场和非核市场的“两翼齐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