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变革八步曲》的第八步,“把变革巩固在制度、体系和文化中,否则就会出现变革的反弹”。
这句话真是字字到位,给出了AMT流程咨询的进一步发展。
先回顾一下AMT流程咨询的发展中的一些关键里程碑:
AMT早期:流程清单、流程描述、流程的配套设计。流程管理的5步闭环。
后来的一系列项目:流程分级、流程管理的流程、流程的主人的责任签证等,即流程管理的治理
后来的一系列项目:流程上到业务模式,下到手册,以及手册影音化
后来的一系列项目:对流程总图、流程控制点的理解更加深入。
AMT旗下源天软件(流程和知识管理软件提供者)的诸多案例:把“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知识管理+××管理”落实到IT可实现的地步。单单权限管理,就可以讲1整天。
AMT各行业咨询团队,分别在积累快速消费品行业、服装鞋帽行业、项目型组织、离散制造行业的流程体系、流程优化的最佳实践。举例说,在某项目型组织,进一步明晰了:从“各部门零散的工作项”如何到“流程清单”;在某机械制造企业中,进一步完善了“AMT指导、企业自身完成”的流程咨询开展方法。
再往后呢?
顾问走了,怎么留下流程优化的文化:企业各处的“黄颜色报事贴”和“管理奥林匹克大赛”。
具体为:两位经理,在咖啡吧就可以畅谈起来(行政人员要在这种会谈场所放置足够的报事贴),用报事贴来探讨工作改进的火花。这种火花进入到一个“管理奥林匹克大赛”的漏斗前端,比如有100个,每个季度评估、给火花配置人力和资金、筛选,到了年底,可能只有3个火花角逐管理奥林匹克金牌,这三个火花的项目团队会汇报自己过去一年来为企业节省了几千万的资金。这就是“让下级告诉老板怎么做事”,源头离不开那个“黄颜色有魔力的小纸条”,它让流程优化不再正襟危坐,而是随时随地。
顾问走了,怎么留下流程优化的绩效考核
详细资料比如:我每次讲公开课时,给学员散发的《某企业流程与KPI结合的实例》。
顾问走了,怎么留下流程优化的制度
详细资料比如:我在“流程管理最佳实践”圈子中贴出的“GE群策群力”。这是一种制度、一种快速会议的议程、也是一种文化,使得流程优化可以迅速纠集跨部门的人来参加、会上就拍板、速战速决,而不是反复扯皮、反复搁置。
这是“成功变革第八步”。前七步呢,我们还能做什么?
成功变革八步曲 | 进一步解释 | AMT流程咨询顾问可以做什么 |
树立紧迫感 | 成功变革八步中最重要的。某地产老总说,他最发愁的是这个。 | |
有权威的变革领导人 | ||
明确愿景 | 类似AMT在某快速消费品企业的‘业务模式’分析。AMT在某图书分销企业的的“变革规划ROADMAP”。我讲课时也讲到:“愿景沟通时,到底沟通什么问题可以促进共识” | |
沟通愿景 | AMT在某保健品企业,让业务部门的人自己上来讲流程。 | |
授权 | 让相关人献力献策;组织集体跑;否则方案不深入。 | |
取得快速成效 | ||
坚持不放松 | 否则会延误时机,被企业其他的重要的事情抢了眼球和精力。 | |
把变革巩固在制度、文化和绩效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