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微信

[原创]对煤化工行业的几点思考

  作者:小清清
2009/6/11 10:52:13
本文关键字: 信息化方案 畅享原创

我国应掌握煤制油的核心技术

在部署煤制油项目时,要统筹引进技术和采用国内技术。加大力度,重点扶植自主创新的国内新技术。神华的直接法煤制油技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等开发的间接法技术均有明显进展,应组织力量推动国内技术的示范试验的进程,争取早日掌握煤制油的核心技术。

审时度势、权衡利弊、适度发展

随着高油价时代的到来,发达国家都很重视煤制油技术的研发,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虽然已掌握了煤制油的核心技术,但缺少工业示范装置,没有达到工业应用阶段。据报道[4],美国至今没有煤制油项目。由于投资太大,而且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也很大,企业目前还在观望。另外,妨碍煤制油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环境污染问题,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严重。

当前,我们要集中力量进行产业化技术开发,工业示范装置要力求做到先进、可靠,搞好技术储备,并全面深入研究发展煤制油的问题。要统观国内外情况,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稳健决策。我国在替代能源的战略安排上,不能主要盯着自己仅有的那些不可再生的资源上,应把重点放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上。

甲醇/二甲醚

国际市场甲醇供需格局发生变化,

煤制甲醇价格能否与天然气制

甲醇的进口价相抗衡值得关注

世界各国的甲醇生产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2006年世界甲醇总产能为4695万吨/年。2007~2010年全球甲醇产能年增长率为4.5%~5.0%,到2010年产能将达到5800万~6000万吨/年。

进入本世纪以来,新建装置集中在中东、拉美和东亚等地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地区,谋求以成本优势占领市场。装置的规模也呈现出大型化(5000~12000吨/天)的趋势。世界甲醇生产格局的变化导致消费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甲醇消费已由自给逐步转变为依靠进口。中国也成为世界甲醇生产商的目标市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贸易竞争己进入中国市场。我国在发展甲醇产业时,应统筹考虑两个资源、两个市场。我国煤制甲醇能否与天然气制甲醇的进口价相抗衡值得关注,特别在东南沿海地区。同时亦要密切关注甲醇主产地在西部,而主市场在东部的地域不平衡带来的运输问题。

国内甲醇呈高速、无序发展的态势

我国甲醇生产以煤为主要原料,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装置规模偏小,企业数目过多,原料路线和工艺技术五花八门。由于对醇醚燃料需求的高度期待,我国甲醇发展过热,几乎“遍地开花”。据报导[5],2000~2007年我国甲醇产能年均增长率为24.8%,2007年我国共有甲醇生产企业177家,总规模已突破1600万吨/年。目前在建、拟建甲醇项目有34个,到2010年总产能将达到2600万吨~3060万吨/年。我国规划中的甲醇产能已超过同期世界其他各国的总产能。

2007年下半年甲醇出口激增。而煤基甲醇是资源消耗型产品,是低附加值产品,依靠大量出口来消化过剩的产能是不妥的。

要采取措施遏制甲醇产能过快增长,有些项目应缓建。与此同时,宜加速淘汰一批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的落后企业。努力推行“关小建大”总量平衡的方针。甲醇装置规模效益非常明显,要力推甲醇装置的大型化。

随着标准的出台, 二甲醚已进入高速发展期

《城镇燃气用二甲醚》行业标准已获批准,《城镇燃气用二甲醚混合气》国家标准也有望在2008年内颁布。随着标准的出台,二甲醚正迎来新一轮的建设热潮。目前国内二甲醚的有效产能已超过120万吨/年,2007年新开工的二甲醚项目有13项,总产能近700万吨/年。预计2008年二甲醚的消费量将达到220万吨左右;2010年总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年。

醇醚燃料发展过快 可能面临的风险

大面积推广甲醇汽油尚有待标准出台和时间的考验据悉,低比例甲醇燃料标准已送审,高比例甲醇燃料标准送审稿也将于2008年一季度完成。山西等省市多年试用甲醇汽油积累了经验,但大面积推广甲醇汽油过程中能否避开甲醇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及对发动机的损害等问题,均有待实践的考验[6]。

二甲醚生产面临成本偏高与低价进口甲醇冲击的市场风险以目前甲醇市场价格3000元/吨计,二甲醚的生产成本要超过5000元/吨。LPG与二甲醚的热值比为1:1.6,即1.6吨二甲醚相当于1吨LPG。目前LPG的到岸价在7000元/吨左右,不考虑贮运费用,二甲醚的生产成本只有低于4400元/吨才能被市场所接受。此外,二甲醚的主要生产基地在西北部,而消费市场在东南部。一旦中东甲醇冲击中国市场,东南沿海地区采用低价进口的甲醇生产二甲醚,则对西北地区的二甲醚生产构成威胁。

甲醇制烯烃

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再以甲醇为原料生产乙烯、丙烯等低碳烯烃的生产工艺技术,简称MTP/MTO。煤基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缓解我国石脑油的不足和低碳烯烃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已掌握甲醇制烯烃(MTO)的核心技术,乙烯和丙烯的比例可根据市场需要进行调整,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已完成现场中试,现正按国家批准建设工业示范装置,期待这一项目的成功。目前不宜再布新点进行示范试验。现在各地大有看好甲醇制烯烃,抢势快上之势,建议稳健决策,在首套工业示范装置运行成功并经鉴定通过后再作决策为宜。国内目前尚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推广的技术条件。

我国已有多个甲醇制烯烃项目规划,总规模达到700万吨/年。其中2007年开工建设的有3项,合计产能113万吨/年。根据资料,甲醇的价格是技术经济的关键。根据MTO项目规模的不同,甲醇的完全成本占MTO完全制造成本的70%~85%。为降低甲醇的成本,要使甲醇装置大型化(100万吨/年以上)。煤价上涨,煤基甲醇的成本相应增加。煤基烯烃的成本与石油基烯烃的成本相比能否有竞争力,值得高度关注。另外甲醇制烯烃的煤烃比为6.1∶1[7],用6吨多煤换1吨低碳烯烃的代价是否划算,需对煤价、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估。同时应对油价、煤价、甲醇价格的长期走势进行前瞻性的分析预测。

责编:张赛静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