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时代 隐私算什么“我点击了自己的名字,页面上出现了一张熟悉的照片是我穿着一件蓝色衬衫的照片,旁边配有我的基本履历资料……我点开了一个最近更新的链接,地点是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大街……两秒钟后,我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推开了地铁站那厚重的大门……每次看到自己出现在视频中,我都会浑身不自在。 “我点击了自己的名字,页面上出现了一张熟悉的照片是我穿着一件蓝色衬衫的照片,旁边配有我的基本履历资料……我点开了一个最近更新的链接,地点是波士顿的马萨诸塞大街……两秒钟后,我在视频中看到了自己推开了地铁站那厚重的大门……每次看到自己出现在视频中,我都会浑身不自在。但现在可好,我的一举一动已经被LifeLinear网的系统给记录了下来……” 以上是出自美国作家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今年的新书《爆发》中的片段,其中出现的能够每时每刻记录人们行踪的“LifeLinear系统”只是作者杜撰出来,并非真实存在。但是作者同时认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借助大数据的平台,“LifeLinear系统”并非不能实现。这样的场景又让人毛骨悚然:如果真有这样一套系统面世,我们的隐私岂不是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大数据堪称一把双刃剑。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会因大数据的爆发获益匪浅,但同时个人隐私也无处遁形。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这些数据应当属于谁?谁有权利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这种利用能否有个限度? 大数据改变世界 大数据概念相对“年轻”,但是对于很多人并不陌生。数据的爆发归功于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前,人们只是将上网当做娱乐方式之一,现在,人们更多的是生活在网络平台上。这使得每18个月,数据量就会翻一番。海量数据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埃里克·布吕诺尔夫松(Erik Brynjolfsson)曾经指出,在商业、经济及其他领域中,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和分析而作出,而并非基于经验和直觉。“我们的决策能够开始变得更加科学化。”他这样说。 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借助数据存储、数据分析等为自身带来更多利益。最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华尔街有炒家利用电脑程序分析当时全球3.4亿微博账户的留言来判断民众情绪,再以1到50为其打分,根据分数高低处理手中的股票。判断原则很简单:如果多数人表现兴奋,那就买入;如果大家的焦虑情绪上升,那就抛售。这一数据分析软件帮助该炒家在今年第一季度获得了7%的收益率。 责编:赵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