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小课堂:避免SATA硬盘接口损坏编者按:对于经常使用计算机的诸位大侠来说,碰到一些令我们不知所措的计算机难题也是正常。毕竟计算机是一个发展太迅速的领域,想要事事尽知可不容易。我们也许会讨论各种很专业的技术问题,但是今天,我们要告诉大家一个实际使用中的小窍门,也许你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有可能就给你带来很大的麻烦。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SATA的历史,然后我们将模拟一次常见的硬盘损坏。 几经变革的SATA硬盘 虽然SATA技术最近两年没有什么重大突破,但是我们还是应该简单回顾一下。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其后,SATA经过了一些重要的修改,一些从外观上可以看得出来,另一些则看不出来,经过了这些修改,今天的SATA最终变成了我们看到的样子。 早期,SATA-IO确立了SATA连接器的设计的一些参数,随后又有过几次修改。最明显改进,就是从主板的SATA 接口由SATA 1升级到了SATA 2。就SATA接头而言,SATA1和SATA2没有什么区别,SATA2向下兼容SATA 1。只是最初的SATA接口和现在的接口略有不同。 最新的SATA 2主板接口上,增加了一圈保护。相信很多读者都使用过早一些的SATA接口,如果我们连接设备时候用力方向不对,就很可能损坏接口。其实主板之外的SATA设备也最好能有这一圈保护,但是这一圈保护很占地方,不一定适合所有的SATA设备。 另外,早先的SATA接口设计容易导致接触不良,前两年配电脑的朋友恐怕很多都遇到过这个头痛的问题。为了解决接触不良的问题,有些SATA数据线增加了锁扣,以固定与SATA设备连接。还有,一些新的SATA数据线接头也设计成了弯头。 脆弱的SATA接口 我们今天的机箱是Antec P182。Antec P182就像很多别的机箱设计一样,在硬盘舱后面并没有足够大的空间。这大概是因为主板和别的部件也需要空间的缘故——可是硬盘舱后部和风扇之间的距离只有2英寸,这个距离太小了。 说到数据线,SATA的数据线可不像PATA的那样可以随意弯折,SATA的数据线的可弯曲性不太好。如果我们非要使劲把数据线弯折成很大角度,那么它自己过一会儿就慢慢弹回来了。这也是我们马上要做的。 额外说一点,P182的硬盘舱设计非常独特,硬盘舱可以拿出来,而且所有的螺丝都是特制的,还有防震塑胶。 硬盘,机箱再好,也无济于事。我们采用了SATA 1接头连接硬盘,没有任何的锁装置,我们特意让SATA数据线一直受力。大概是受力很严重,我们硬盘上的SATA接口咔一声,坏掉了。 避免普遍的接口损坏 我们还是比较幸运。SATA的针脚都完好,我们只是晶片断了。坦白的将,SATA技术的确不错,但是SATA接口损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为什么呢?因为如果插得不紧,接触不好,插得太紧,就拔不掉了,不少损坏都是使劲拔的时候发生的。如果只是一块普通硬盘,那么还好,你可以花点钱找人焊一下,但如果这是磁盘阵列中的一块磁盘,那么可就很麻烦了,一块硬盘损坏,很多关键应用的速度就会下降很多了。
责编: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