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科曙光:三迁背后的故事从中科院计算所到坐落在中关村一角的水磨西街的四合院,再从天津产业基地到如今国际IT巨头云集的中关村软件园,这看似简单的中科曙光三迁背后,验证着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发展历程。 3月28日,中科曙光正式入驻中关村软件园。 从中科院计算所到坐落在中关村一角的水磨西街的四合院,再从天津产业基地到如今国际IT巨头云集的中关村软件园,这看似简单的中科曙光三迁背后,验证着中国高性能计算产业的发展历程。 回望1990年的春天,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一个代号为“曙光”的研究小组在中科院计算所悄然成立。这个技术成员不足十几位的研究小组,就是中科曙光的最早雏形。 对当时的中国来说,高性能计算机完全依赖进口,且必须在外国人的全程监控下才能使用。发展中国独立自主的高性能计算,是中国计算机工作者们的夙愿。 3年后,“曙光”小组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台高性能计算机“曙光一号”,缩短了我国在并行处理技术上与国际的差距,中国高性能计算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科研院所该如何办企业?能否继续秉承“技术引领市场”的发展理念?曙光高级副总裁聂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当时的曙光认识到,高性能计算技术必须产业化。” 随后,曙光搬离了计算所,在中关村水磨西街安静的四合院里,专注于高性能计算机和服务器的研发。此时的中国高性能计算,进入了蓬勃发展期。 随着“曙光4000落户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千台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成功下线”等一系列标志性事件的发生,“863”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上,人们看到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 建立现代化的流水线、大型实验室,围绕制造和产品化做大量的工程设计及定型,实现由传统组装向现代化工厂的转型,是曙光发展的迫切需求。2005年,中科曙光天津产业基地落成,曙光二次搬迁。 如今,在全世界的超级计算领域,以曙光为代表的中国自主高性能计算服务验证了“中国速度”。在2011年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的排名中,中国进入榜单的超级计算机总数仅次于美国,名列亚军。曙光“星云”摘得亚军,创造了中国的最好成绩。 从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再到运转速度每秒达到千万亿次的曙光“星云”,有记者问聂华,曙光更高速的计算机何时会推出? 聂华的回答却是,高性能计算不能再仅仅爬速度的台阶,只有提升研发能力、产品设计能力,实现从制造优质产品向设计优质产品的转型,曙光才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而如何研制用户认可的产品、推动市场的应用,正是摆在中国高性能计算面前的最大难题。 “以往造出的超级计算机,实际上是以国家的科研战略或者科研项目为拉动力,我们现在更愿意培育的是以用户需求为推手的产业环境。”如何促进高性能计算机和应用的结合,是曙光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在国家“十二五”的科技布局中,已不在意是否能于两三年内再次研制出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在新一轮科技布局里面,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战线在延伸。 “我们需要的是有标志性的计算机。”聂华表示。 为此,曙光正在积极转型。曙光首席运营官王正福介绍说,曙光正朝着“四个SP”的方向迈进,即“存储、服务器、解决方案和服务供应商”,他们正在以务实的态度进行着“城市云”布局。 “转型需要找到和应用的契合点,曙光云计算要抓住应用落地、服务落地,带动自身转型,而不是仅仅通过战略规划来带动转型。”聂华说。 走出北京四合院的中科曙光,正在与国际巨头同台共舞。中科曙光的新家,将与IBM和Oracle两位行业巨头为邻,两者都是向全球领先的综合服务供应商成功转型的代表。 站在“高速路”十字路口的中国高性能计算也正面临着新的蜕变。而唯有蜕变,才能甩掉包袱,实现更新的发展。 责编:王珂玥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