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何谓“取势、明道、优术”?有朋友看了我的博客题目,不解地问“看到别的地方都是“取势、明道、优术”,为什么你把它反过来写,是不是写错了,它们究竟代表什么意思?”相信真正清楚其中含义的朋友不在多数。今天笔者通过多方收集资料,就来解释一二,希望能够澄清一些概念,以飨各位。 “术”、“道”、“势”最初来源于《道德经》和《孙子兵法》。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对于道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从这一段中,可以理解为“道”其实就是自然界当中的规律,是超越个人存在的,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客观规律。对于“术”和“势”两个字,需要从《孙子兵法》中得到,开篇 “始计第一” 说到:“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对“法(术)”的解释是:“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对“势”的解释是:“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在后续“ 兵势第五”也有:“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的解释。 最早提出“取势、明道、优术”的应该是长江商学院的广告,以下是广告中描述的对于这三个词的理解,“在长江商学院中,我希望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这就是我的“新洋务运动”思想,我把它归纳为“取势、明道、优术”。所谓取势,就是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势,把中国的民族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客户,为他们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领袖;“明道”是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老祖宗留下的精粹,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的人文精神,但是又不要拿洋人当爷;“优术”就是要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勇于超越。” 其实,对于这三个词的理解和顺序的排列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不同的行业和层次的从业者来说,当然就有不同的理解。对于本人博客上的排列,私下认为,对于任何希望发展的企业或经济实体而言,首先要“明道”,明道就是对自己的充分认识和反省,小到经济实体,需要清楚的了解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大到国家,需要了解目前所处发展阶段以及中国具体的国情,这是客观存在的;其次是取势,我们的发展不可能独立的、封闭的进行,必须要了解和适应历史发展趋势,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才是先进的,不被淘汰的;最后是优术,无论是国外的,还是老祖宗留下的,只要是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理论、理念以及工具,都是可以采用的,都是可以不断优化和发展的。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