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信息化:低调规划 力主创新
相比于上一个五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属低调亮相,但“规划”中高唱的“自主创新”成为一抹亮色。
低调增长 山东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今后5年,山东省经济增长目标定在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0年全省经济总量要达到29000亿元。 虽然10%仍然是较高的增长速度,但与山东省过去几年的发展势头相比,显然低调了许多。过去5年,山东经济增长速度惊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9438.3亿元,到2005年的18468亿元。5年之间翻了接近一番,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3%。规划中所定的年均实际增长率预计为10%,比2005年下调了5个多百分点。比过去5年的年均实际增长率下调了3个百分点,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幅度较大的调整。 山东调低经济增长预期与现在中央竭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不无关系。现在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无非是想在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山东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主要依靠投资拉动,但快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难免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使用的问题,同时经济增长的质量也有待提升。 山东省省长韩寓群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山东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服务业发展滞后,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影响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能源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 山东省统计局发布的一份统计报告显示:山东省能源消耗总量在2004年首次超越了生产总量。也就是说,山东省成为了能源净输入省。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越广东之后,媒体在分析广东工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时就指出,资源方面的制约是重要因素。现在,同样的问题摆在了山东人面前。从一个能源大省变成一个能源净输入省,使山东人不得不考虑自己经济增长的方式和质量。在科学发展观的大背景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成为摆在山东人面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扩大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转变。山东的经济专家认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山东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不成问题,关键是增长的质量及带给人们的实惠。 自主创新为要 在《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山东省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战略构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被提升到了更加显要的位置。经过多年各方面的积累和准备,像山东这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具备了自主创新的能力: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吸引人才不成问题;拥有多家如海尔、海信、浪潮等大型的高科技企业,产业聚集效应也初步显现。无疑,大力提倡自主创新将使省内的企业向所在产业链的高端靠拢,提高自身话语权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率。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是山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这一方针包含了四个层次的创新:在优势领域的原始创新,在竞争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在合作领域的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及产业化扩散领域的技术创新。要真正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落到实处,必须抓住每一个创新环节,集成资源,突出重点。山东的企业界在不断地探索,并在实践中逐步积累了经验。 依靠自主创新,济南钢铁集团在生产实践中成功探索出了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模式,为钢铁制造业树立了楷模。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济钢集团的吨钢耗煤量从以前的1.2吨下降到现在的670千克,几年来仅节约的煤炭资源就达到了1800万吨,如果按可比价格计算,相当于120亿元人民币。 靠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科技创新。如果山东省扎扎实实地按照靠创新去拉动经济,在实际工作当中用智慧来回避或者消化资源这样一个弱项,用创新打破限制发展的瓶颈,相信山东省未来经济发展的步伐会更快,更稳健。 2006年,山东省将继续把加快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增强经济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和关键所在。而省内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也在更多领域、更高层次上为打造创新型省份奠定坚实的基础。 信息化遍地开花 走访山东,你会有种深切的体会,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正快速的融入新经济的浪潮中。寿光的蔬菜大户用上了轻薄的笔记本电脑,通过无线网络实时查询蔬菜价格走势。威海荣成的乡镇渔业公司用上了网络发布系统,企业内部的渔业生产指挥调度、渔汛信息发布、海产品加工需求及销售信息同步共享;一进入龙口南山,就收到南山集团的欢迎短信,成为宣传南山旅游的新窗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极大促进了齐鲁大地的农民发挥地域优势,应用信息技术、普及信息化成果,走出一条用信息技术发展和改造传统农业,全面实现增收致富之路。2006年,山东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关于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06〕3号),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到“十一五”末,基本构建起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信息化支撑体系。建成较为完备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通信服务“村村通”向深层次推进,基本实现各类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精准农业、虚拟农业、农业专家系统、农情监测和速报、自动化控制等主要农业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更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对于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有较大提高;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电子商务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全省65%的乡(镇)和50%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农村管理信息化。 “十五”以来,山东省对信息化发展就非常重视,“十一五”期间将继续向各领域深入渗透。在2006年2月的山东省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省长韩寓群明确指出: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山东省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要突出抓好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积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三是要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不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四是要立足自主创新,实现信息产业做大做强。 在“十五”期间,山东全省基本建成了以光纤为主,卫星和微波通信为辅,集程控化、数字化交换为一体的高速通信网络,规模和技术层次已经初步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软件产业发展迅速。2005年软件及系统集成实现销售额250亿元,年均增长58.5%,五年提高了10倍。目前,全省累计认定软件企业350家,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的软件企业有12家,其中海尔、海信、浪潮、中创软件等8家企业入围全国软件企业百强,形成了以齐鲁软件园为龙头,青岛、烟台、威海、济宁软件园共同发展的格局。 青岛、济南、东营、威海、烟台等被国家确定为信息化试点城市,试点城市数量居全国首位。济南市实施的并联审批信息化工程,有效推动了业务整合和行政提速。青岛市的信息亭,成为市民了解政务动态、查阅办事指南的主要载体。东营市搭建起“数字化东营”城域网,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城市信息化推进模式。烟台市提出了八项重点建设工程,其中电子政务工程、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已初见成效。威海市建立了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消除了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孤岛现象。 山东省信息产业厅孙志恒厅长指出,山东省信息化发展已全面融入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目前山东信息化建设正进入多方位、多层次推进的新阶段。
责编:李小毛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