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便利店连锁的三大市场尴尬上午11点,北京宣武区永安路倍顺好邻居便利店里一个顾客也没有,两名店员悠闲地照看着店面。过了几分钟,一个顾客进来买了一瓶饮料。“店里的生意不是很好,顾客不多,开业几个月了一直都是这样。”店员不禁抱怨。 夜里11点,上海良友金伴便利店哈密路店灯火通明却同样没有一个顾客。营业员有一点点懊恼:“夜间顾客少得很,现在大家都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将营业时间维持24小时。到夜里10点,已经没多少人光顾了。” 不知道上述两个同样发生在今年4月3日的外地故事会不会给华南地区的7-11便利店(以下简称7-11)一些启示?在今年9月举办的2007年连锁商业高峰论坛上,7-11授权投资方广东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胜利透露:“未来3年内,华南地区7-11的数量有望突破1000家,并且最近新开张的35家加盟店已基本实现首月盈利。” 面对半年之内大相径庭的两种结局,记者不禁想问:7-11所谓的“首月盈利”到底有多大的真实性?若是真实,那又是谁来埋这些便利店的单? 尴尬一:“圈地”越多越好? 一边是经营连连亏损,导致店铺关门;一边又在大肆瓜分商务区、社区、写字楼、酒店、医院等地的商铺。绝大多数便利店在中国,就好像在玩一种叫“贪吃蛇”的小游戏,越吃越多,越来越壮大,但最后却再也绕不出来,甚至一不小心,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可不去“圈地”也不行,规模大了才有可能把商品的采购成本往下压。没有大范围的“扫荡”,连锁便利店就谈不上“连锁”,势必陷入另一种困局。 百川道咨询公司首席咨询师戴春华凭借多年卖场的实际工作经验,列出了这样一个公式: 不难看出,这位住户之所以光顾便利店,并非完全是为了商品,其实是在为某种“方便”与“应急”埋单。如果真的按照戴春华和这位住户的说法,那么7-11真的能像徐胜利所说的那样“新开张的35家加盟店已基本实现首月盈利”?与此同时,OK、喜市多、物美、倍顺好邻居等却都在亏损线上挣扎,争相喊着自己比“黄连”还苦;原本誓与7-11一绝高下的联华快客和上海可的也因回天乏术,它们在华南市场的店铺已经被并入7-11的东家赛壹便利店有限公司旗下。 但7-11的确是在以疯狂的速度扩张,徐胜利说:“7-11的加盟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带店加盟,一种是销售分成。由于涉及7-11自身投资,目前华南已有的30多家特许门店,已全部实现盈利。作为投资方最擅长的拓展方式,7-11未来在华南的特许门店比例也将逐步提高,初步会以每年50~60家的速度拓展。到2009年年底,7-11在珠三角中心城市的总门店数量将达到1000家。”大面积开店对减少物流成本、配货成本、采购成本显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然而7-11近似疯狂的“圈地”策略真的能证明它已实现盈利了吗?在成功收编AMPM、可的、快客以及自身加速扩张后,7-11在华南地区拥有的门店数量为430家,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业界普遍认可的“便利店实现盈利至少需要300家左右的门店”。但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商业连锁专家却认为:“7-11一直有量无利,它是否真的盈利了,仍然值得怀疑。” 尴尬二:除了快餐饮料还能卖什么? 最近,喜市多以“环保”为由头,以2元钱的低价兜售一种购物袋,并且开始卖起了水果。而7-11则更甚,以998元的价格推出了一种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常见的集摄影、拍照、MP3、录音笔、摄像头于一体的爱普泰克V502。 喜市多的榴莲价格已经下降到500克4.58元,这甚至比某些大超市都便宜。“实在是不好卖,但是我们找铺位也难啊!”卖水果的大哥难掩郁闷的神情。他还告诉记者,这些水果并非是通过喜市多的渠道进的货,完全是他自己去进货,卖不掉的水果先做低价处理,仍然卖不掉就只好扔了。而他之所以在喜市多卖水果,是因为合适的商铺太难找,好的商铺又太贵,他一个人承担不起。 相形之下,徐胜利却斩钉截铁:“我们应该不会卖水果。我们会增加熟食和半成品的比重,7-11的最终目标是将生鲜食品的比例由目前的20%增加到40%。”前不久,7-11就将同属牛奶国际旗下的美心糕点整合进了便利店,并增添了豆浆、咖啡等饮品。此外,它还一直与广州酒家进行低端快餐的合作。徐胜利透露,今年年底,7-11还将联手香港稻香、德国汉莎航空的配餐公司推出中、高档快餐,到那时,它就可以提供从7元到20元之间的快餐食品,以满足多元人群的需求。他还补充说:“未来7-11会针对商务区、社区、写字楼、酒店、医院不同类型选址制定不同的开店策略。社区店以住宅配套为目的,公司将开创出150平方米左右的mini-market模式,这样的门店有4000多种商品。商务区受租金和物业限制,面积将缩减至30~40平方米,配置商品1000多种。” 花样繁多的进口商品与如今“粉墨登场”的爱普泰克V502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高利润产品深受便利店的青睐。“同样是巧克力,国产的卖6元钱已经比大超市贵1元钱了,但进口的巧克力在超市就没有参照物,卖上20元钱也很正常,谁的利润空间大是显而易见的。”一位店员似乎看出了些许门道。但在爱普泰克V502的销售状况令人堪忧的同时,戴春华也说:“便利店在选择配货时还是缺乏一些理性的思考,它们试图在做多方面的尝试,但像数码这类产品却还是应该放到数码城去销售。小小的便利店是无法做到专业的,也无法轻易建立起消费者购买此类产品的‘吸引点’。我想,它们的定位还是应该把便利放在首要位置。”当然,在便利店进入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不到15年的时间内,它们多角度尝试“广撒网”的策略是没有错的,但“广撒网”就一定能“多捞鱼”吗?便利店或许真的应该将自己的定位明确,这样才能更好地摸清自己前行的路。 尴尬三:服务多元化是唯一出路吗? 在便利店发展势头很好的台湾地区,7-11除了提供一般的商品,顾客还可以购买午餐、夜宵,缴电话费、水电费,复印、传真、取网络商店订的书、保养品,甚至提款。顾客购物时可以顺便做很多事,于是很多人因为可以方便地享受缴费等服务,习惯到7-11买东西。 日本是全球便利店最多的国家,这里的便利店可以提供复印、冲洗照片、发传真、干洗衣服、代销报纸杂志、搬家送货、速递、车船票及旅馆预约等众多全天候服务。甚至有人预测:不久的将来,即使日本人在便利店购买汽车也不足为奇。 回到戴春华前面提到的那两个公式,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地租逐渐抬高,如果仅靠规模化来降低采购与物流成本,恐怕便利店的生意仍然难以为继。事实上,很多便利店关门的原因正是房租一年比一年高。 在广州东山口地铁站的7-11,记者看到不到5平方米的店铺被塞得满满的:冷柜里的饮料、酸奶;货架上挤着的食品;收银台前摆了三排,分别是口香糖、安全套与常用药;悬挂式货架上是香烟;而搁面包的藤制货架与报纸杂志贩售栏甚至被挤到门脸之外。针对这种状况,戴春华说:“目前靠增加商品数量,不一定能救活便利店。但服务却是无形的,无需靠增大空间来增加它的搁置地。如果有一天,连给自行车打气都能在便利店实现,我想,它的好势头也就出现了。” 综观全球,便利店正朝着未来的社区服务中心方向发展。社区服务中心代表着方便、安全和关怀。试想有一天,当你可以在便利店里购买金融、医疗保险,当你不再为寄一封信连着跑过两三个街区,当你坐在家里给便利店一个电话就能预约医生、为孩子上学报名交学费,你是否会有一种感觉:我已经离不开便利店了! 责编:张赛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