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与防范
本文关键字:
审计
摘 要:文章对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 形成 防范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审计制度。它对加强领导干部的监督,维护财经法纪,推动党风和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的这项工作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的地方,其中明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予以防范,对推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形成 1.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带来审计风险。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内容很广,这就要求审计人员既要懂财务、审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懂业务、管理、投资等方面的知识,不仅要具备查账技能,还应具备宏观经济管理知识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国家财经法规政策。如果审计人员这些方面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就会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作出不符合实际的审计评价结论,带来审计风险。 2.审计方法和审计手段带来的风险。审计方法一般采取抽查的方法,审计人员仅凭专业判断和工作经验进行抽样审计,由此难免出现判断失误,得出不符合实际的审计结论,增加了审计风险。在审计手段方面,主要通过会计资料及相关资料来发现和查证问题,重点在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内部获取审计证据,而有些违法违纪问题不一定就在会计资料中明显反映,必须由纪检监察等执法部门运用特殊手段进行内查外调,才能将有关问题彻底查清,如受贿索贿、收受回扣等问题。所以,仅通过审计手段对被审计单位内部资料进行审查得出的审计证据是不充分的,从而使审计评价结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3.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依据不准确带来的审计风险。目前,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过程中,评价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准确,可能会带来审计风险:一是对不应评价的审计事项进行了评价,超越了审计评价范围,进行了不合理评价。二是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的具体事项进行了评价。虽是审计范围,但审计人员未获取相关证据作出了不正确的评价。三是对审计证据不足的事项进行了评价。虽然审计获取了审计证据,但证据可靠性不强,证明力不足,审计评价不准。四是用词不妥的审计评价。 4.经济责任的界定难度较大引起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主要领导主持全面工作,但只要其本人无违纪违规行为,即使任期内单位 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严重问题,也无从界定其应承担的责任。二是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纪律,在某些环节上既有离任者的个人行为,又有领导班子的集体行为时,往往相互推卸责任,很难界定个人所起的作用大小,致使责任难以区分。三是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当,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应追究何种责任也无明确金额标准界定。这些种种表现都直接影响经济责任审计的正确评价,都有可能引起审计风险。 5.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不真实,或有意制造假会计信息,导致的审计风险。评价经济责任和廉洁自律表现,必须以真实的会计指标为依据。但近年来虚假会计信息层出不穷,随着打假治乱工作的深入,经济活动中违法违纪行为也更为隐蔽,造假的技能技巧手段更加高明。这种虚假的会计资料,直接影响审计评价的客观性,甚至造成判断上的错误。所以审计人员稍有疏忽,就会对应审项目主要事实没有查清,重大问题发现不了,特别是对被审单位财务收支不实,资产、负债、损益不实揭露不了,反映不出事物本来的面目,出具了不真实的审计结论。 6.现实中干部管理体制上的先任命后审计现象,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难度,造成了较大的审计风险。国家有关规定中多次明确:领导干部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休等事项前,都应当接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可现实中国家的这些规定并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先离任后审计现象普遍存在,这种干部管理体制上的滞后,对审计工作带来重大影响,使得经济责任审计对离任领导缺乏约束力,只能流于形式,审计评价结论也由于各种原因,难以客观公正、实事求是,造成了较大的审计风险,也影响了审计评价结论的正确采用。 二、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的防范 1.正确履行审计权限,排除审计内容上的随意性。干部任职期间应承担的责任可能是多方面的,而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仅限于经济活动,评价内容也仅限于其经济活动中应负的主管责任和直接责任,至于其他的诸如领导素质高低、能力大小等都不在审计评价范围,要做到既不越位,也不缺位,该到位的必须审到位,使审计评价既全面又客观实际,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对干部的监督管理职能。 2.明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标准,努力提高审计评价水平。国家应尽快出台一些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和法规,以统一、规范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类标准进行评价:一是用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评价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经济业绩理所当然应该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经济业绩完成好坏,需要参照一些权威性的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家下达的经济发展计划、企业实际的经济水平等,只有将任期内实际完成的各项经济指标与这些参考指标进行对比,才能进行客观评价。二是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评价。被审计单位遵守国家财经法规情况、财务管理及内部控制情况、个人廉洁自律情况如何,只能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来进行衡量,通过与各项法律法规制度进行对照,很多经济事项不用评价即一目了然。只有明确了审计评价标准,才能将审计实施结果与这些审计评价标准进行比较,才能作出客观实际的审计评价结论,降低审计风险。 3.部门之间要加强联系,及时沟通相关信息,共同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在独立行使审计职能的同时,要加强与组织、人事、纪检部门的联系,共同分析研究有关情况,确定审计重点,解决干部考核中群众举报或反映的焦点和疑点问题。当有严重违反财经纪律,需要界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时,应由审计部门会同组织、纪检等部门共同进行分析研究,正确确定领导干部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4.建立承诺制度,明确法律责任。要求被审计单位负责人作出书面承诺,保证所提供的资料真实、完整、安全、可靠。尤其是所提供的呆、坏账,资产盘亏盘盈,报废损失,账外费用或收益等资料必须真实合法。 5.提高审计人员的审计风险意识和自身素质。审计风险随时存在,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这样才能在实际中采取措施去发现风险,预防风险,降低风险。审计人员素质高低是防范审计风险的关键,所以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只有具备了过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技能,应用恰当的审计方法,审计质量才会有所保障,审计风险也才能得到控制。因此审计人员要不断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具有多方面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审计工作的要求。 6.加强政策法规的建设,规范审计程序和评价标准。由于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还是一项正在探索中的工作,在政策和法规上还存在不完备,只有通过在审计中不断研究探索及时反馈信息,特别是建立一套科学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标准,才能准确地评价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 作者:洪鸿生 来源:《经济师》2004年第11期
责编: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专业博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