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咨询:“三缺”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
同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缺钱、缺人、缺经验的“三缺”困境。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加之融资困难,企业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层面,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而政府用于扶持的专项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当网络购物、微博营销等几乎深入人们生活时,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重庆仍有23.9%的中小企业与信息化和网络“绝缘”,有17.3%没有建设局域网,仍处于单机操作阶段。26日,市中小企业局公布了今年关于1500户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显示,除了建站率低,我市设置有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部门的中小企业只占60.8%,只有66.93%的中小企业在发展战略中对信息化作出了规划。 逾八成企业信息化遇阻 巴南区一家企业负责人称,公司曾花了36万元购买国内一知名品牌的办公系统。谁知买回来才知道,该系统需要公司具备现代化管理流程才能运转,公司购买时并不知情,导致这套系统至今都没使用过。 “我们去年3月花30多万元购进了一套ERP软件系统,但买来后没人懂,又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很多功能无法使用,结果这套软件闲置了大半年。”重庆力帆三轮车股份有限公司老总缪英杰表示。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美心、渝江压铸等企业都曾遭遇类似问题。据中小企业局调查统计,超过八成的渝企信息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滞,渝企信息化成功率远低于20%。 不仅如此,要想用高薪招揽熟练的信息化管理人才也不容易。市中小企业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透露,前不久我市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在为奔驰配套生产零部件时就遭遇了难题。奔驰方要求这家企业按照欧盟标准,3个月内提交一个物流管理信息解决方案,但该企业IT部有7个人,人人都束手无策。最后公司想花20万元年薪招聘一个IT信息部部长,把方案做出来,结果到北京、上海等沿海城市招了一圈,都没人接招。 信息“孤岛”问题仍然存在 信息网络对一个企业应对市场风险、提高竞争力、降本增效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我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仍然偏低。市中小企业局今年抽样调查了我市1500户中小企业信息化情况发现,仅66.93%的企业在发展战略中,对信息化作出规划;60.8%的企业设有信息化建设和运行部门;23.9%的企业没有建独立网站;24.7%的企业称正在建设或将要建独立网站;仅有51.4%的企业建成了网站并有顶级域名;另外,近两成企业未建立局域网。 市中小企业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称,据上述调查显示,受调查企业使用了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占95%,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系统,OA协同办公,CRM客户管理等基础应用上面,但信息“孤岛”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三缺”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 “部分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市中小企业局科技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信息化知识,甚至认为信息化就是上网、打印文件等,导致大多企业处于传统管理状态。 同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都面临缺钱、缺人、缺经验的“三缺”困境。中小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加之融资困难,企业资金主要用于发展层面,没有多余的资金用于信息化建设,而政府用于扶持的专项资金也只是杯水车薪。 该负责人还表示,信息化建设成功率不高,究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缺少经验丰富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中小企业信息化业务品种单一、缺乏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无法组建专业的IT部门,导致大量的企业信息化个性化服务得不到满足,信息化设备无法实现预期的功效。”他说,33%的中小企业急需信息化建设专家的技术支持。 重庆中小企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罗小丰介绍,企业信息化所需的专业人才并非能简单进行网络维护、软件开发,更重要的是能实现良好的沟通协调、管理、项目操作。每年国内专业信息化人才缺口达到20余万人。 罗小丰说,信息化人力成本高也是一大难题。一个程序员年薪约5万元,但这类高端专业信息化人员年薪则在15万~40万元/人不等。 支招 解决企业信息化 可引入IT外包服务 “对一些规模、资金相对较小的企业而言,要想组建信息部门可谓难上加难。”罗小丰说。 对此,重庆市首席信息官协会有关人士表示,广大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联合投资引入一家IT机构,借助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为自己提供信息化咨询、解决方案、项目管理、IT人才培训等服务,挑选最适合自己的信息化服务方案。该机构还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已有的信息化设备进行再次开发,以解决企业信息化规划、采购、建设应用等难题。 与此同时,市中小企业局正探索并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第三方人力资源外包市场;我市在自主创新资金、技术改造资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资金的安排上,也将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倾斜,明年将力争投入3000万~5000万元,鼓励中小企业加大信息化建设;明年,企业信息化财政、税收、人才等优惠政策也将加码。 商报记者还了解到,针对一些企业被忽悠高价买回了并不实用的系统,或被销售方隐瞒了实际运用中的问题,造成办公系统长时间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重庆中小企业信息化资源平台上也已开辟了维权通道。
责编:赵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