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云时代:个人信息被过度采集 安全存疑
对全球52个国家1700多家企业相关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72%的受访人士认为,目前信息安全风险水平正在因外部威胁增加而上升,而诸多具有云计算特征的移动互联应用则在这其中扮演了推手角色。
对全球52个国家1700多家企业相关人士进行的调查显示,72%的受访人士认为,目前信息安全风险水平正在因外部威胁增加而上升,而诸多具有云计算特征的移动互联应用则在这其中扮演了推手角色。
然而正是这种商业利益的驱使,让互联网服务企业在搜集用户个人信息方面呈现出了过度化的倾向,除了杨群提到了上述个人信息类别外,以微博、街旁、大众点评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应用近年来开始借助GPS定位技术广泛收集用户的实时位置信息;淘宝、拍拍、有啊等在线商城则理所当然地存储了大量用户的
银行账户信息;米聊、微信、陌陌等基于手机通讯录的即时通信
软件更是让用户在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的电话号码、邮件地址通通飘上了“云”端……虽然在搜集这些信息之前,各类应用都会通过相关服务条款对用户进行“知会”,但是海量化用户信息被收集本身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一件值得让人忧心的事情。
云安全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以何种渠道获得个人信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取得的信息,或者说利用信息产生了怎样的结果。然而在这方面,纯粹依靠于企业的自觉显然是不够的,而且对于上述各类不断在收集用户个人信息的企业而言,即使他们承诺并的确遵守了保密协议,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有能力确保用户个人信息的安全。
去年,索尼游戏的PS3对战服务器被黑客攻破,上千万用户的信用卡信息被泄露的事件就足以为各界敲响警钟,而最近中国电信的服务器被黑客攻破虽然最后被证明是虚惊一场,但也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云时代互联网的效率性我们无法拒绝,但当海量的个人信息被搜集后,是否会被滥用、又是否有足够的安全保障呢?
“无论是现在的互联网、还是未来基于IPv6技术的下一代互联网,安全问题都是个与时俱进的问题,谁也不敢说能够提供百分之百的保障。”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院长刘多表示,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其创新方面的广阔空间,但是同时也为居心叵测者提供了更多的漏洞。
浪潮电子信息公司总裁王恩东则直言,云时代的安全问题绝非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打个比方吧,银行也会被盗窃,但是人们为什么仍然愿意把钱存在银行里,就是因为几百年来法律法规以及银行业自身安防建设把整个行业规范起来了,所以人们就有信心了。”
责编:罗信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