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查:云计算持久动力源自何处
很少能有技术像云计算这样深刻地影响IT产业,云计算交付了计算即服务或者功能。云计算的一部分吸引力显然是资金上的需求;企业可以应用云计算来周转最少量且昂贵的IT基础架构,将计算成本转移到更易于管理的运营成本上。
很少能有技术像云计算这样深刻地影响IT产业,云计算交付了计算即服务或者功能。云计算的一部分吸引力显然是资金上的需求;企业可以应用云计算来周转最少量且昂贵的IT基础架构,将计算成本转移到更易于管理的运营成本上。 云计算也减轻了很多技术负担,包括IT系统支持和维护,协助企业把工作负载用在更具效率的业务上,而不是基础系统和软件。不管是什么动机,业务拥有者和数据中心管理者正逐渐转入云端,寻求至关重要的计算服务。 TechTarget最近关于云应用和服务的调查报告有一些重要发现。 云计算吸引力逐步增加 Target调查(大约1500名IT专业人士参与)关注与企业中云计算和云服务的应用。调查结果显示了关于云技术的探究和应用情况。 大约6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了某种形式的云服务,同时3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没有在企业中应用云计算。云产品的扩散,包括SaaS、Iaas、PaaS,为IT专业人士提供了诸多选择,也增加了他们的兴趣。 那么,谁在使用云计算?小型和大型企业正在实施云服务,而且比中型企业更愿意使用云服务,主要是归咎于不同的业务需求。 6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使用了某种形式的云服务 小型企业,比如典型的拥有适度的内部IT资源,使他们更容易去看中不那么传统的IT方法——云计算。大型企业主要使用云计算是为了成本节省战略,减少非核心关键工作负载,或者是免除法规遵从需求。通过对比,中型企业则更像是惯性的受害者,内部IT资源和程序都是重大投资,使其很难调整技术变更以及转到云端的财务需求。 云计算模型消费者平均分配 云计算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的模型: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公有云包含独立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外部客户端(如商业或者政府机关)出租云计算资源。私有云表示本地部署云服务,主要用自服务门户、chargeback或者showback模型和传统的服务,如自动化分配或者资源扩展,在已有的虚拟数据中心基础架构上进行构建。混合云结合了公有云和私有云,业务可以同时应用这两种环境,同时按照需求在公有云和私有云设备上转换工作负载。 企业目前混合部署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模型 未来六个月三种云模型都期望扩展其作用 这三种云模型在受访者的使用中基本评分,40%使用公有云,30%使用私有云,另外30%使用混合云服务。这三种云模型在未来六个月都会有所增加,如图中所示,目前,90个受访者使用公有云中25%到50%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在云端。 公有云计算 在使用公有云的受访者中,73%指出成本节省是其选用公有云的主要因素。约65%指出公有云计算符合其业务计算需求。 同时公有云还有很多好处,60%的受访者之所以使用这种云模型主要是为了改善计算工作负载的可用性。57%的受访者选择了工作负载可扩展性,用户可以调整IT资源来适应计算需求的改变。 但是公有云并不总是最佳答案,除了上面这些好处,公有云也面临着挑战。55%的受访者表示应用适用性是问题,迫使管理员为某个具体的企业订阅服务的云提供商重写或者转换工作负载代码。此外,29%的受访者指出缺少互操作性或者两个基于云和本地工作负载之间的集成也是问题。35%的受访者表示会考虑公有云提供商。 私有云计算 钱是所有决策的根本。因此与公有云相比,在企业转到私有云中的主要驱动力是成本一点也不奇怪。 67%的调查参与者使用私有云就是为了省钱。接近57%选择私有云是因为自动化IT任务,53%受访者则表示私有云模型符合其业务计算需求。 在采用私有云的受访者中,59%指出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IT资源,同时53%指出主要的好处是工作负载可扩展性。然而,62%的受访者使用私有云是因为一些应用在云端运行的时候是有问题的。40%的人也指出技术支持是个问题。 混合云计算 混合云使用这种,63%认为成本节省是最大的好处;56%认为混合云模型最符合其业务计算需求。 混合云使用得当的好处有很多,59%的用户能更加有效的使用IT资源,同时58%的用户之处工作负载可扩展性是最大好处。正如使用私有云计算那样,重点是最大化业务灵活性,确保计算资源有效分配和优化, 在面临的问题上,混合云用户也和私有云用户一样,有61%的受访者支持应用适用性,39%指出缺少互操作性或者私有云和公有云之间的集成,这些问题都可能在转移工作负载时或者在基于云的工作负载上使用本地应用和数据造成严重问题。 随着云服务逐渐深入到企业中,对三个云服务模型保持合适的期望很重要。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模型在企业IT中有其独特的作用。然而,他们并不是互相排斥的,IT规划者和管理者能够实现每一种模型的好处,从而符合整体的业务需求。具体的功能,像存储、协作工具和应用开发都是云计算的有效驱动者。
责编:罗信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