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乱世 急剧膨胀黄金投资市场业已显现
短短几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黄金生产国、首饰出口国,一个急剧膨胀的黄金投资市场业已出现。而监管显然没有做好准备。
附 文 多头管控还是无人负责? 黄金无间隙转换的多重身份,成为与它有关的许多故事的根源所在 文 | 本刊记者 黄秋丽 “原来我们觉得很清楚,现在是越来越搞不清黄金到底是什么。”经易控股集团董事长王仲会说,“一会是商品,一会是货币,一会是投资工具,它还可以是政策工具,你都不知道它什么时候身份就变了。”他在黄金行业工作了30多年,曾经黄金只是单纯的商品或货币,现在黄金多变复合的身份,连他这样的资深人士也会产生迷惑感。 黄金无间隙转换的多重身份,成为与它有关的许多故事的根源所在。 一些理财投资产品,打着黄金能保值增值的口号,实际上却是高风险的陷阱。 2004年,国务院放开了对于经营黄金制品、买卖、回收等业务的多项行政审批,此前开办这类业务还需要在央行备案,此后只需在工商部门登记即可。一大批黄金公司就是那时涌现的。由于黄金多变的特性,这类公司的经营范围很快超过了实物黄金,而变成了带有投资杠杆的金融类业务。但是这类公司并没有任何金融行业对于资金安全、交易系统安全等的要求。这正是一大批黄金投资类公司游走在灰色边缘的重要原因,也给黄金相应监管部门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1990年代,黄金市场化改革的方案也与它身份的认定有关。全程参与了黄金市场改革的刘山恩回忆,学者们认为黄金作为商品只解决了3%的问题,97%是金融投资产生的交易量,因此主张应该对商业银行放开黄金业务。“如果按照这个思路,现在我们走的就是英国的、以商业银行为主的做市商模式。”但这意味着黄金的管理部门央行必须放权。而主管部门央行对黄金改革的思路恰恰是“改革不放权”,指导黄金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黄金商品论”。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黄金的金融属性是被漠视的。2002年成立的上海黄金交易所是一个商品交易所,虽然后来它承载了部分金融的功能,但是它最初成立的目的是撮合黄金生产企业和用金企业的交易。 “黄金商品论在中国流行了10年,这是黄金市场改革最大的败笔。”刘山恩说。 对黄金金融属性的漠视在1990年代是可以被容忍的,因为那时中国没有充裕的民间资本,投资并不活跃。但是如今黄金投资市场的乱象,都能从当初的制度设计上找到原因。 “比如说,黄金期货管理上是在证监会,明明就是金融的事情,但是在早期财税上跟开饭店是一样的。”王仲会说,这看上去很荒诞。他认为“黄金到底是什么”,这是黄金市场最基本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厘不清,就会导致政策和管理体系的混乱。对于1983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不能适应现在黄金市场发展的现状,已是业界共识。但是多年以来关于《条例》的修改却迟迟不能出台,原因就是参与修订的各方对于黄金的性质无法达成共识,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 在其后的博弈中,央行并没有完全保住对黄金的绝对话语权。商业银行和黄金业务归银监会管,黄金期货归证监会管,作为商品,商务部也要管黄金。这已经造成黄金分业监管的现实。“分业监管对于其它的东西还好说,但是对于黄金来说,尤其会有问题。”王志斌说,黄金同时具备商品、货币和投资工具的综合属性,“应该有一个联合的部门、形成一种综合的配套监管。” 2010年7月22日,国家六部委(中国人民银行、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黄金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这份《意见》,业界评价普遍不高。“把与黄金密切相关的商务部、银监会排除在外,它有什么说服力?”一位资深人士不客气地说,“中国的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像黄金这样,事实上处于无人管的状况。”
责编:张泽牧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