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探讨隐性知识是对于企业来讲是更为关键的知识,它们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有创造价值,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创新更有赖于他们固有的隐性知识 隐性知识是对于企业来讲是更为关键的知识,它们往往比显性知识更完善,更具有创造价值,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和创新更有赖于他们固有的隐性知识。通常一个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三到五倍之多,如何挖掘企业内部的隐性知识并促进其显性化是知识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也是企业知识管理亟需解决的瓶颈。本文就将结合AMT在知识管理领域长期积累的咨询经验来探讨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几种方法。 1、隐性知识的定义和分类 隐性知识是迈克尔•波兰尼(Michael Polanyi)在1958年从哲学领域提出的概念。隐性知识是和显性知识相对的,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它代表了以个人经验为基础并涉及各种无形因素的知识,存在于个人头脑中,存在于特定场景中,难以系统化和难以交流,因而具有一定的独占性和排他性。 按照是否与业务相关,可将隐形知识分为技能类隐性知识和信念类隐性知识两类。技能类隐性知识与业务直接相关,我们还可以将其进一步划分为问题解决方案和最佳实践。信念类隐性知识和业务间接相关。 按照隐性知识是否可显性化,可将隐性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能够文档化的隐性知识,一旦某个经验被员工整理成文字,其他同事就能够阅读学习并快速掌握经验;第二类是较难文档化的隐性知识,或者即使整理成文,其他人员也难以理解和学习,主要是通过人-人(people to people)的模式实现。 2、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意义与策略 对于企业而言,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员工通过经验累积起来的隐性知识,通过隐形知识显性化,可以保护企业知识资产,避免因为员工流失带来的知识流失风险;同时,通过隐性知识显性化可以加快培养新员工。 对于个人而言,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够促进个人成长。虽然个人将隐性知识分享给其它组织成员可能会使自己的工作优势受到威胁,降低个人的专家权,但是整体而言也给个人带来许多优点,例如:可以增加互相学习的机会;可以分享企业的共同利益;可以获得与企业激励系统的回报。 隐性知识要实现由个体到组织、由组织到个人的不断循环与深化,应重点参考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3 隐性知识显性化方法 按照实施主体不同,隐形知识显性化有统一组织梳理、在业务流程中获取以及通过人际化方式实现等这三种方式。 3.1 统一组织梳理的形式 企业对隐性知识进行梳理,首先要梳理出隐性知识点,把隐性知识点对应内部可求助的专家,再进一步,就需要组织内部专家把隐性知识点显性化。企业可以定期(例如每年)组织隐性知识梳理工作: 3.1.1 隐性知识梳理组织方式 隐性知识梳理组织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隐性知识梳理小组为主,小组成员通过访谈业务相关人员,进行整理,按照一定的模板梳理出隐性知识点;一种是以业务部门为主,隐性知识梳理小组主要通过培训传授工具和方法,不参与具体的隐性知识梳理工作。 3.1.2 按照职能和项目梳理隐性知识 (1)按照职能梳理隐性知识 职能型隐性知识指与企业部门的职能或具体工作直接相关,由承担这些职能的员工掌握的知识。职能型隐性知识梳理的内容一般包括:职能分类分级;隐性知识点内容;现在的知识管理方式;建议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档化;文档化的优先级别;是已经积累的知识还是需求的知识等。 (2)项目型知识梳理方法是以工作任务为基础切入,按照任务的阶段、类别、隐性知识点类型,系统的清点出工作中所有需要的隐性知识。项目型隐性知识梳理内容包括:该工作任务阶段的划分;隐性知识点具体内容;已采用的隐性知识管理工具;还可以采用的管理工具;是否可以文档化;文档化的优先级别;是需求的知识还是已经积累的知识;贡献知识的人员等。 以上两种梳理完成后,都要针对优先级比较高,可以文档化的隐性知识点,组织相关贡献者做整理工作,作为内部的最佳实践。 3.2 在业务流程中获取的形式 由企业统一组织梳理隐性知识点的形式具有其局限性,一方面这种大规模的运动本身投入成本就比较大,不能作为常态管理方式;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下梳理出的隐性知识点全面性也就无法保证,员工的日常工作中或某个项目中都可能出现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棘手问题。作为第一种形式的补充,企业有必要结合业务流程,制定常态化的规定和机制,促使隐性知识能够不断地从流程中获取、积累和沉淀。 3.2.1 通过工作总结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 部门或者项目组定期做的总结、暴露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和提出解决方案,这些就是隐性知识显性化的过程。传统的总结报告采用叙事的方式,真正有价值的知识点散落在整体的文档中,不方便知识使用者查找相应的知识点,通过纪要标题检索或者全文检索查找效率低,使得积累的知识都得不到利用。 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对总结的成果进行结构化的存储。部门或者项目组完成总结后,需安排人员将项目总结中的“最佳实践”部分、“问题、分析、措施”部分进行整理,分别放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的最佳实践库和问题库中,以方便查阅使用。 另外,利用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或在业务系统中设置相关规则的方法,增强流程中重要节点隐性知识采集的执行刚性。即员工在流程中的重要节点必须要提交相关的隐性知识文档,否则就不能进入下一步操作或项目不能完成结项审批,知识管理人员还要定期进行项目知识审计,如果在项目结项阶段没有在知识管理系统中提交项目总结,则该项目不能结项。 3.2.2 通过问题事件将隐性知识显性化 在企业中,经常重复发生类似的问题。如果当该问题事件出现时,把该问题事件和解决方案能及时储存并传播给相关人员,将有效的减少重复发生的机率。 例如,在某核电站工程建设单位,为了避免不同的项目上重复发生问题,按照问题的影响程度对问题进行分级,达到一定级别的问题(例如出现NCR不合格项)必须在内部的经验反馈系统中进行录入,描述问题、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知识管理员根据问题的专业类型推荐给相关人员阅读,员工是否阅读该经验反馈在系统中都有显示。例如,某电网公司知识管理平台针对IT运维服务建立知识库,为保证知识库解决方案的不断积累,要求在IT运维服务系统中,技术人员必须把事件和问题与解决方案建立关联,如果类似的解决方案在知识库中已存在则只需建立关联,否则需要创建解决方案并建立关联,事件或问题必须与解决方案关联并解决后才能关闭。 3.3 人际化方式 人际化方式指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实现知识的传播,如果采用WEB2.0相关技术,让员工在系统中进行交流就自然的实现隐形知识显性化。这种方式具有互动性、即时传播等诸多优势。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技术。 3.3.1 知识社区 知识社区指按照技术领域、部门、项目或其他主题在网络上建立的虚拟论坛,员工可以针对此主题进行交流,它是企业非正式交流的重要途径。为解决企业在推行中经常遇到的人气低迷、员工交流不热烈等问题,可通过合理版块设置、加强宣传、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定期精华整理、灵活的技术实现等途径解决。 3.3.2 博客 通过博客可以简易迅速便捷地发布自己的心得,及时有效轻松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发表博客没有字数限制,能够较全面的阐述知识内容。在企业内部,有大量知识输出的知识专家适合建立自己的博客,快捷的发布自己的经验技巧,树立个人品牌,但博客不适合于对所有员工的推广。 3.3.2 微博 微博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首先,相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没有博客那么高;其次,使不发表也可以收听对方的微博,所以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建立自己的微博,通过微博的平台选择自己关注的人和他背后的知识;再者,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发布自己的信息,使知识的传播更加便捷。 Wiki 是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Wiki 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与探讨。Wiki 的另外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具有自我修复、自我提升的功能,用户发现一条信息有错误,自己可以动手改正,如果改得不正确,别的读者也可以参与修改。在Wiki 平台上,每个人都是编辑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受益者。 3.3.4 知识问答 知识问答是一种互动式的知识分享平台,提问者提问后,所有人都可以回答,然后提问者选择最佳答案,关闭该问题,回答者将得到奖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如果在知识库中找不到答案,员工可以在知识问答中提问,知识专家和其他所有人都可以回答,直到该问题有最佳答案时才被关闭。知识问答普遍适用于所有的企业,通过知识问答,可以方便地传递最佳答案,提高沟通效率。 3.3.5 内部演讲 内部演讲是组织内部的一种非正式的交流与培训活动,是互相学习的渠道、充分共享的工作氛围与环境,有利于经验的交流与思想火花的碰撞。 内部演讲在企业应用较为广泛,企业的培训部门经常会组织一些内部专家给员工做演讲、培训,让更多的人掌握这些专家们的技能。培训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有的是针对某一个解决方案,有的是针对某一类产品,有的是针对某管理理念或管理工具,有的是针对企业里面的业务流程等等。 4 总结 三类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法在企业中需要综合运用,不同隐性知识显性化方式适合的隐性知识类型如下表:
几种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方式的发生频率、对系统的依赖性、操作难易程度和推行难易程度不同,具体比较如下:
建议在企业中首先推广在业务流程钟梳理、内部演讲,然后再推广知识问答和组织统一梳理方式,最后推广知识社区、博客、微博、WIKI等方式。
责编:李代丽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