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时报】上海成立首席信息官联盟 申城CIO共话互联网+

来源: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2015/5/11 16:26:31
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是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成立后的一个地方性组织,标志着上海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进入发展新阶段。

本文关键字: CIO “互联网+”

5 月9日,上海首席信息官(CIO)联盟在沪成立,中国东方航空、上海临港集团、上海锦江国际集团、上海百联集团等在沪央企、国企近400家重点企业的信息 管理者成为联盟首批成员。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是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成立后的一个地方性组织,标志着上海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进入发展新阶段。

2009年6月,国家国资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要求央企建立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设立信息化专职管理部门。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要建立企业的CIO。据《IT时报》记者了解,信息化也已纳入央企的考核体系中。

2014 年11月,工信部组织编制了《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指南》,开始在全国推进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建设工作部署。在《指南》中,工信部建议企业负责人应当依 据自身特点和需要,将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基本内容写入企业章程或列入企业管理制度,并以制度形式赋予首席信息官对企业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同 时对各地的行业协会、联盟也提出要求,应当积极推动行业和区域的首席信息官交流合作、编写案例和最佳实践,联合共建企业和高校实训基地,开展实用型信息管 理人才培训,为企业首席信息官提供后备人才储备。因此,上海迫切需要建立一个为CIO服务、体现CIO价值、聚合CIO能量的平台。

据 介绍,上海首席信息官联盟是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指导下,由上海信息化发展研究协会、上海市信息化培训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上海仪电集团、上海 电气集团等企业共同发起组建的非盈利性社会组织,其成员主要来自传统企业的CIO、信息化决策者、信息化主要管理者及部分行业内专家等。联盟将本着服务 CIO、服务企业信息化的宗旨,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 上海向全面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之时,首席信息官联盟将为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四新”经济发展,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推进上海 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一个聚合首席信息官(CIO)力量的平台。联盟将本着“服务首席信息官(CIO)、服务企业信息化”的宗旨,通过举办专业培训、专题讨 论、沙龙论坛、优秀CIO评选、年度CIO大会等活动,传输最新信息技术及发展理念,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切实提升CIO的领导能力、流程和绩效管理能 力、洞察和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战略规划能力、信息技术管理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六大能力。力争通过三年的建设,培养一批符合CIO自身发展及 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初步构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科学合理的交流合作机制,营造良好的CIO发展生态环境,促进CIO共同发展,打造一个上海首席信息官 交流、互助、跨界、碰撞、转型的良性生态圈。

作为联盟的媒体支持单位,《IT时报》专访了联盟理事长、仪电集团总裁蔡小庆,联盟执行理事长、上海电气集团CIO李静,听听他们对首席信息官的期待。

“如果信息化建设因已有利益受损而被阻,CEO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将其打破”——蔡小庆

“不要将首席信息官仅仅看做一个岗位,没有CIO思维,这个制度没有用。”——李静

  

《IT时报》:您两位所在的企业一直以来对企业内部的信息化也十分看重,请问您如何看待首席信息官在企业中的作用?

蔡小庆(上海仪电集团总裁拟任上海市CIO联盟理事长): 近年来,上海仪电从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向以云计算物联网为主业的信息服务业企业转型,也成为上海唯一一家将云计算和物联网作为主业的大型国企集团。今年2 月10日,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举行揭牌仪式,仪电集团由企业法人改制为公司法人迈出重要的一步。目前,仪电集团定位致力于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的提 供商,用这条主线将我们原先比较分散的企业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产业联动和业务的协同,同时打造智慧产业园区,构建新的定位。

在 这样变革的环境中,在新的产业定位和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集团需要实现向组织扁平化、管理实体化转变,需要让更多“听得见炮响的人”指挥战斗。另外围绕智 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运营商的定位,要构建系统化、专业化的能力,具备从端到云、多个领域、多个行业、多技术、多产品,综合性系统化的能力,对上海 建设智慧城市提供顶层设计的规划、布局和实施。

按照这样的转型要求,仪电集团正在进行业务架构的重构、组织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流程、管控模式的再造,其中企业信息化的战略和规划,就是转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必须能够助力企业转型与变革,而我们也希望借此轮调整,将企业的信息化提升到一定高度。

李静(上海电气集团CIO拟任上海市CIO联盟执行理事长)

2004 年,上海电气电站集团刚刚成立时,下属各个子公司从产品生产、供应到销售都是闭环的,基本上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集团拿到的业务数据标准也各自为政。为了 改变这一问题,集团领导以国际化同行业集团来对标来优化集团管理模式。确定设立统筹各下属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起集团级具备快速复制能力的一体化信息平 台(当时还没有私有云的叫法),支撑企业战略的快速实现,因此便设立了首席信息官的岗位,并对标西门子,协同各个部门做整体架构和顶层设计,消除各个企业 之间的信息孤岛。

如 今十年过去了,情况又发生了变化,科技在不断前进,CIO的职责也在不断发展。同样看国外企业,GE全球CIO如今的主要任务是在推动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 用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工作,CIO下属又专门设立了一个负责信息技术的CTO(首席技术官)是其下属,相当于信息化建设的总工程师,中国GE的IT经理是信 息技术CTO的下属,CIO工作的外延已经扩张了许多,其中云和大数据、流程是关键。当然此CTO不等同于我们制造业公司负责产品技术研发的CTO。

《IT时报》:一直以来,企业信息化建设都有CEO工程的说法,对于不少CIO而言,CEO的支撑与否是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对此您这么看?CIO和CEO的关系应该是怎样?

蔡小庆:CIO 制度是从西方发达国家制造企业传进来,而且中国推动信息化也已经经历过相当长的时间,不少企业也都上马了ERP,但现在企业面临新的形式,原来是将资金 流、物流、信息流用信息化手段联系起来,但现在工业4.0、两化融合是要深入企业的物联网环境中,信息化需求更深层次、更广泛、更具有全局性。

这 对CEO和CIO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CIO是CEO的副手,但和其他CXO相比,它CIO管理的内容带有全局性,CEO必须对其工作要有高度重视, 否则自上而下其他部门也不会有足够的重视,CIO也得不到必要的资源。CEO要将CIO摆在战略的高度,全力支持信息化的建设。

当 然,CIO和其他CXO有时可能会因为争夺资源、或者触动某些利益而发生冲突,这个时候,CEO必须要准确决策判断,谁的想法符合企业实际,符合企业现阶 段特点。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在企业能力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必须要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有帮助,企业讲投入产出,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不能超越企业发展的阶 段,做一些花瓶式的东西。

但同时CEO也要判断,信息化建设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组织变革、流程再造,如果因为涉及到已有利益而受阻,CEO要毫不犹豫地打破这些现行利益格局,真正实现组织格局的变革。

《IT时报》:现在工信部要求在央企、大型企业中都要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您认为这种制度的普及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

蔡小庆:我 曾经参观过国外的一些大型企业,比如微软、思科,他们的特点是,自己的产品都会在内部进行部署和试用,由于这些企业自身的需求已经覆盖了最复杂企业的特 点,所以如果这些产品能在自己企业走得通,能够为产品的完善和改进起到很到的作用,这便对这些企业的CIO便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好的CIO,不仅要对 企业内部信息资源的规划和配置实施了如指掌,同时也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应用非常熟悉,最好是企业的首席架构师。

但现在如果普及首席信息官制度,最大的难点是人才难得,根据上述提到的要求,很难有合适的人可以符合企业要求,而且在国外,CIO是VP层面的高管,而有些国有企业对高管有一定名额限制,纯粹的CIO独立负责有一定难度。

李静: 我一直认为,政府现在提出建立CIO的制度,其实有点晚了。早在十年前,当企业开始第一轮信息化建设的时候,就应该建立CIO制度,就算不是这个名称,但 一定要用CIO的思维去考虑和规划。一名合格CIO应该做的事情有:制定企业的信息化规划,支撑好企业发展战略,搭建企业的信息架构,制定企业各类信息化 标准,同时用信息化思维去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CIO除了具备扎实的技术能力外还需要熟悉企业各类业务,甚至要想到业务部门三年后的需求,同时具备良 好的沟通能力,可以将IT部门和业务部门之间的话相互“翻译”成彼此能懂的语言,从而推动项目的有效实施和落地应用。

但从现实情况看,目前在许多企业中CIO的定位并不清晰,有的企业是一个IT manager(IT经理),他在企业内部所处的地位角色偏技术,很难保证能够协调、调动企业各方各面的资源去建立一套透明、协同、高效的信息平台。

同样,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符合要求的CIO的资源也很少,如果让不懂IT的VP(副总裁)兼管信息化,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但能同时兼具两者特性的、既熟悉业务又懂IT的复合型人才,可能是首席信息官制度推广时会遇到的最大难题。

《IT时报》:现在我们强调两化融合、工业4.0以及“互联网+”,您认为大型制造业如何拥抱互联网?CIO在这个过程中应承担怎样新的职责?

李静: 现在我们提倡的互联网+,对企业的提出的要求是从信息化向互联网化转型,不仅要将互联网化的技术向企业生产内部转移,更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倒逼企业信息化 建设向用户体验至上的思维方式改变。但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视的一点是,互联网公司擅长的是B2C,而制造企业擅长的是B2B,如何将互联网公司一些互联 网化的架构“嫁接”到制造企业中,现在还没有看到可行的模式,可能还需要我们不停地摸索。

未 来,我认为,CIO和CTO角色功能会融合。当然对互联网公司而言,CIO和CTO就是一个岗位了,但不是所有行业都是这个特性的,其他行业的两者融合可 能也是互联网+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是在制造型企业中。通常意义上CTO是这家企业产品的总设计师,和IT关系不大。但现在随着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智 能化、产品使用过程中大数据的演进,CTO必须要同时考虑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2IT)的融合,产品研发团队中既要有产品技术经理也要有IT技术经理。如 何有效把两者角色融合好也是下一阶段的关键。

《IT时报》:上海成立CIO联盟,您认为它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应该是什么?您将如何承担自己在这个联盟中的职责?

蔡小庆: 成立CIO联盟,既是国家倡导,又是企业自身发展需要。我们要服务于CIO,服务好CIO,营造良好的CIO发展生态环境,搭建广泛的交流合作渠道,促进 CIO共同发展。通过联盟工作的开展,切实提升CIO的领导能力、流程和绩效管理能力、洞察和采用新技术的能力、信息技术战略规划能力、信息技术管理能力 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等六大能力。

面 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互联网+等技术和发展模式层出不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联盟平台,传输最新信息技术及发展理念,加快推动 企业转型发展。并且在服务好CIO的基础上,充分发挥CIO在企业及行业中的作用,通过联盟这种社会力量和因素,有力推进本市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建设。

作为理事长,我更多要起到协调作用,搭建好平台,将各方资源调动好、利用好,为成员们服务。

李静: 我觉得CIO联盟将是一个CIO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不同层面的呼吁,让社会重视CIO的角色功能。但我还要提醒一点,不要因为政府要求设立CIO而 设立这个岗位,重要的不是位置,而是CIO的思维方式和职责,企业要重视并推动首席信息官作用的发挥,发现、培养、锻炼一些复合型人才去胜任岗位能力。我 也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得失分享给大家,帮助众多CIO解决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将联盟打造成一个交流、互助、跨界、碰撞、转型的良性生态 圈。

责编:畅享精灵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最新专题
成都行

成都行亮点 成都行程 智囊团 参观成员 合作媒体 活动咨询..

2015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峰会

大会聚焦 大会亮点 大会议程 重要嘉宾 成都行 赞助合作 ..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