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缺少主角的大戏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和IT方案商的发展历程,就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剧,充满了动荡、曲折,有着十分强烈的戏剧性。 本文关键字: 移动金融 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和IT方案商的发展历程,就如一部跌宕起伏的美剧,充满了动荡、曲折,有着十分强烈的戏剧性。 从手工帐到电子化
这部大剧的开头,要追溯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那之前,国内银行业还停留在手工作业的阶段。作为国内银行业信息化的资深从业者,奎建生在这一行业已经有二十多年,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时国内银行记账的情景。“在银行的柜台前,可以看到里面摞得高高的账本。银行工作人员算账基本用的都是算盘,记账用的是钢笔。” 而随着几大银行业之间资金流动的日益频繁,手工记账和纸质票据效率低、差错多等问题逐步显现。 以一笔资金从甲行到乙行的处理过程为例:甲行需要手工填写一式三联的联行报单,自己留下一联,把剩下两联通过邮局寄给乙行。乙行核对无误收账后,再把其中一联寄给总行对账中心,总行把行号、金额等信息制作成卡片。超过对账期而资金还未到账,甲行就会发查询函、发电报甚至派人去查询。当时,人民银行总行的联行对账每年结清一次,一般延迟四五个月,最长的一次对清达19个月。 这样的效率,显然难以满足国内银行业发展的需求。而且,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信息方面的错误,对于银行而言,可能会带来非常大的损失。 在1985年后,国内银行业进行了企业化经营的改革,其中提升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成为国内银行的重心之一,这也带动了银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的行业,因此信息对于银行是非常重要的,一旦信息不准确,很有可能给银行带来很大的风险。”奎建生说。 此时,银行的领导意识到,不走电子化之路,就无法保证业务信息的真实有效,也就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当时国内几大银行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不过最初主要是将银行的手工账变为电脑账,都是单机的业务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实现手工业务的自动化。”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舜林回忆说。 在王舜林看来,当时银行信息化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市场规模十分有限,还没有形成一个真正的行业。而且,国内银行所采购的设备也都是以国外为主,国内的公司只是进行一些简单的服务或开发。因此,国内也没有什么成规模的IT服务商,更多的是一些区域性的小公司。 北京汇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舜林 责编:孟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