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O眼中的企业架构:柳暗花明待有时架构一词最初来源于建筑,其核心是通过一系列构件的组合来承载上层传递的压力。它为企业提供一个何去何从的地图,为业务和IT变化提供路线、计划和蓝图。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在一次与北大CIO(CIO培训)班学员的内部座谈时提到“与西方发达国家比,国内的信息化建设在硬件方面已经不相上下,在软件方面有5年的差距,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有大概10年的差距,在架构方面则有20年的差距。” 在2009年的第三届电子政务高峰论坛上,杨部长则将这一观点进一步展开,他认为信息化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他在演讲中说“1984年我在做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时候,我记得借用最多的是IBM的BSP规划方法论;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是马丁的信息工程方法和理论;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的初期是TOGAF和FEA等。这样四分之一个世纪的历程走过来,我在想这些方法看起来不同,实际上在技术路径上、分析方法上几乎是一脉相承的。但我们中国政府和企业这么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却没有这样清晰地思路,基本是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中走过来的。” 杨部长提到的这个“所以然”的核心就是企业架构(EA企业架构培训)。企业架构在国外已经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但在国内还处于启蒙的初级阶段,关注者不多,实践者更是寥寥。 最近,开云全站app
与北大CIO班合作,对北大CIO班的学员进行了专题调查,专门调查了国内CIO对企业架构的认知情况。透过这次调查,我们可以管窥CIO对企业架构的了解与态度,看一下国内CIO是如何看待企业架构这一“新生事物”的。 鉴于企业架构在国内传播有限,很多人并不十分熟悉,我们在介绍调查结果之前先简要介绍一下相关的基本知识。 企业架构:信息化建设的“基因” 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对信息化建设有一种习以为常的看法,即把“信息化”当作若干“信息化建设项目”的总和。但这种“项目导向”的信息化建设方法,总是在日趋复杂的技术变化和业务需求面前,落入尴尬的境地。一旦需要整合新的业务种类、扩展系统功能的时候,解决这个难题的出路,似乎只有一条:再次提出新的开发建设项目。 责编:罗信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