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成CIO前途渺茫 正在谋求新出路
凯捷咨询的研究发现,从公司的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在引导IT团队走向技术实用型和服务中心型的CIO正在走向灭亡。
有的CIO将自己所在的IT部门定位为实用技术部门,还有CIO将IT部门定位为企业的IT服务中心。这样的定位在过去各有优势,但是随着SaaS、云计算、社交网络等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以及第三方外包业务的成熟,这类CIO如果不改变自身以及IT部门的定位,很快就会走向穷途末路。 最近,知名咨询公司凯捷咨询的研究显示,在新形势下,只有那些将IT部门定位为商业技术的CIO才会拥有光明的前途。 六成CIO前途渺茫 在对490名CIO进行调研后,凯捷咨询在近期发布的全球CIO报告中指出,CIO可以分成三个类别:商业技术型、技术实用型和服务中心型。 在490名被调查的CIO中,39%的CIO属于服务中心型。报告指出,这类IT部门多数根据服务水平协议驱动的业务需求提供IT服务。这样从表面上看起来,IT资产是为业务提供服务的。值得一提的是,他们中也有一些人将IT视为业务的一个重要资产。当然,服务水平协议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是,服务水平协议能够成为IT战略和流程的关键驱动因素吗?试想想,如果这就是IT组织关注的价值所在,CFO、COO或者其他高层管理者完全可以把交与IT团队的工作交给成本更低的全球服务供应商,那么企业还需要CIO和IT团队干什么?如果IT的价值就在这个水平上,那么IT除了把成本中心管理得毫无人性化可言以外,还能用来做什么呢? 凯捷咨询的调查结果中,490名被调查的CIO中,约24% 是将IT部门定位为实用技术部门。他们将IT作为纯粹的实用技术来管理。在这种情况下,IT应用首先受到成本、实用性和IT部门所提供的技术创新的制约。在这种企业中,IT作为基本战术能力表上的一条,与其他要素组合起来的效果还不错。但是这些CIO该问问自己,IT 能帮助公司更加吸引客户,提高竞争力吗? 凯捷咨询认为,将IT部门作为实用技术和服务中心,固然有其优势:提高技术竞争力、降低风险、扩大可预测性、提升可靠性等。然而,不能帮助企业实现那些备受关注的目标,将成为这类CIO的IT组织走向灭亡的原因,因为他们被2010年以及以后的商业价值驱动因素严重孤立。这些因素包括客户接触、创收、影响力大的创新,以及以业务为中心的思考和行为。 因此,报告指出,技术实用型和服务中心型的CIO如果不适时调整其角色,他们的前途将变得渺茫。 凯捷咨询的研究发现,从公司的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在引导IT团队走向技术实用型和服务中心型的CIO正在走向灭亡。即使结果不那么严重,他们的表现也难免平庸。 报告指出,商业技术型却不用害怕变革。凯捷咨询认为,只有商业技术类的CIO认为他们公司可以成为其行业的领导者。 CIO角色巨变 商业技术型的CIO是凯捷咨询首推的。调查显示,37%的受访者适合这个模型。凯捷咨询认为,这类CIO具有远见卓识,他们的IT部门已经成为与企业业务部门共同提升业务服务的关键合作伙伴。在这样的企业中,IT被视为企业业务的一个竞争手段,技术和信息的价值越来越多地被认为是业务和公司的业绩。这类商业科技型的CIO与CEO关系密切。 报告指出,这一阵营中的CIO关注的重点往往不是客户内部流程,并且非常清楚上线之日只是一个开始,而非IT项目和价值交付的结束。 “仅仅在今年的前几周,我们就可以看到CIO的行为和以往完全不同。”参与此次全球调研的凯捷咨询副总裁Kieran Draper说,“从CIO的发展前景来看,当前的市场是一个更加具有活力的市场,因为他们的IT部门已经远离以往那种用来节省成本的定位,并且开始思考该如何通过IT来帮助企业使其投资更加精明,并且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这意味着CIO关注的重点已经从原来的流程改进、效率提升,转移到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Draper说。他又补充说,越来越多的CIO正在通过云计算、SaaS和社交网络来拥抱外部技术。 Draper认为,这类CIO的这种意识正在以全新的方式颠覆长期存在的传统IT意识。当然,CIO意识的改变势必影响到企业的IT战略。 据了解,凯捷咨询曾经与一家大型的通过并购整合起来的综合医药公司合作。这家医药公司决定完全放弃传统的合理化IT应用组合的思路,而将IT应用组合在一起。通过这种途径,他们了解到在他们公司内所有领域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内涵和潜力,并且利用这些信息将所有机构更好地组织起来。这样的选择与过去该选择客户化应用还是非定制化应用有点类似。 现在,CIO新的关注点是选择最好的途径从企业拥有的数据和这些数据的信息生命周期中提取最大价值。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