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之造桥与修路

  作者:王甲佳
2010/1/12 22:41:46
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一个商业软件的应用生命周期应该少于18个月”,是完全基于业务逻辑演化的频率而提出了,但是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周期?

    桥和路迭代互济前行

    我们非常清楚,信息系统的构造不是一劳永逸的,如何实现随需而变?上面的讨论已经基本明确了一个重要的指导原则,就是需要做好“桥”与“路”的衔接,同时确定“桥”是手段,“路”是目的,在手段上我们或许要投入几倍于目的的资源,这恰是虚实之策略。。

    一般来说只有上了第二级台阶,才可以上第三节台阶,虽然第三节台阶很好构造,也能迈上去,但是硬上,可能会带来“硬着陆”的痛苦,对事业有不利影响。

    回顾一下我们在一期项目中,引入了虚拟产品的概念,将之前完全个性化的通过订单的参数对产品进行描述,变更为在商务确认之前进行虚拟产品构造,商务关系建立之后,直接选取虚拟产品进行少量的参数设置后即可安排供应与生产计划。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为了有效保障项目实施效果,系统设计时,有意对虚拟产品的唯一性没有作出限制,这样可以满足没有经过严格规范的虚拟产品也能正常的下订单。这个设计就是“桥”的设计,它消耗的技术资源确实比正常的“路”要多。我们通过半年多的基础资料维护工作,将98%的虚拟产品都罗列进了系统,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做“紧箍咒”的工作,一个客户有200多种虚拟产品,通常会压缩到40-80种。这个变革过程已经设计在系统里面了,这个过程在2009年的4、5月间将全面启动,那将是全面缔造一个新的业务过程的过程。

    前面提到,在“桥”的阶段,软件既是业务之应用,也是BPR的工具,这其实是作为“桥”的真正价值。通过软件自己来做BPR工作,系统本身具有BPR的功能。由于核心业务过程是基于同一流程展开的,这些局部甚至全局BPR的工作就比较简单,综合的实施成本必将显著降低。业务逻辑的延续性和业务过程进化的延续性将不是问题,组织变革的风险将得到有效控制,这恰是众多成长型企业所需要的。

共2页: [1]2 下一页
责编:姜玲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