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
威豪公司的杨总忙,这谁都知道,从公司里的员工、经理,到公司外的客户、合作伙伴,都把他当成民营企业家中的劳动模范明星,艰苦创业的典型,勤劳致富的代表,爱岗敬业的标兵。内部员工要找杨总,直接问助理他在哪个会议室,早8点到晚8点,周一到周日,一年365天,不夸张地说,至少300天之内找他不用考虑其他途径。如果外人要找他,别指望一个电话能找得到,通常都是助理接了电话,“不好意思,杨总在开会,请问您是哪位?请问您找杨总什么事?会议结束了我会转告杨总,再见!”不论是谁打来都是这句对白,说得跟顺口溜似的,特熟练。一般要紧事当天8点后能接到回电,要不是那么火烧眉毛的事,那就得第二天才能得到回复,并且多半不是杨总自己打回来,“您好,我是威豪公司杨总的助理,关于您昨天说的事,杨总让我转告您……对,杨总现在正在开会……”那套路就跟国务院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一样。大家都说,杨总真是以会议室为家,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杨总呆的地方和杨总助理的对白。
专家点评
帅新武:以变应变 突破瓶颈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问题表现在杨总泡在会议中,根源出在威豪没有建立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治理与运营管控体系。杨总要真正实现“我的时间我做主”,光靠改变会议制度是实现不了的。 我们可以给杨总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
梁星:会议要会而有议 议而有决
梁星点评—— 一个企业的会议有效与否不仅能够反映领导人时间安排的规律性,也能从侧面反映出企业的很多实际问题。战略会、预算目标会、审批会、经营例会、汇报会、协调会……案例中的杨总被淹没在会议的海洋中。杨总遇到的问题,绝对不是个案。很多企业的老总们经常碰到类似的难题。即使一天24小时连轴转,仿佛也是有一大堆忙不完的事情。这问题的根源到底出在哪里呢?有……
赵日磊:提升组织能力是关键
,“所谓会议,顾名思义,就是靠集会来商议,是组织缺陷的一种补救措施。我们开会时就不能工作,工作时就不能开会,谁也不能同时又开会又工作。一个结构设计臻于理想的组织,应该没有任何会议(在今天动态的世界中,这样的组织当然只是理想而已)。我们之所以要开会,只是因为各有各的工作,要靠彼此合作才能完成某一特定的任务,但问题在于会议太多。一个组织如果经常要以会议方式来共同工作,那么行为科学家们出于善意而为合作所……
康至军:应该建立高效清晰的会议流程
一个人的决策能力并非朝夕练成,需要经过多次成功和失败的积累。大部分会议都需要有人现场拍板,由于以前的主席台被杨总长期“霸占”,其他人的决策能力短时间内很难达到收放自如的水准。
留芳:设定会议流程是关键
许多会议管理大师常常告诉我们要注意会议现场管理的流程事项,如何让管理者把控与协调好不同会议,却很少提及当作为第一决策人的企业高层抽离时,如何继续稳定保持不同级别类型会议的针对性、有效性。
王彦彪:管理层的决策需透明化
在提倡团队协作的现代职场,作为职业人的我们,对于开会并不陌生。在此意义上,我更愿把会议看作是现代职场团队协同方式的外在表现,而会议于我们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一种工作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
会议管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