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BI浮云 还BI真实面目

来源: e-works作者:刘淼
2011/5/3 10:54:26
BI经历了10多个春秋发展之后,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应用,已经经过了一个周期,本质上这项技术是为了帮助企业提升数据的价值,从而促使了BI的应用成本在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BI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本文关键字: BI应用

制造业全球化、集群化和信息化发展的今天,企业信息化应用已从运营层转而向管理和决策层的方向发展,支持管理者面对商务环境的快速变化做出敏捷反应、科学决策以及价值管理。BI经历了10多个春秋发展之后,从概念提出到落地、应用,已经经过了一个周期,本质上这项技术是为了帮助企业提升数据的价值,从而促使了BI的应用成本在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BI应用方面取得了成功。

拨开BI浮云

大家都在谈BI,论BI,可是对于BI的理解似乎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持续深入。BI的应用如果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应用上就会沦为数据报表。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为什么会产生BI?这实际上,很大程度出自于企业的管控与驱动。不要片面认为只有大型的集团才需要管控与驱动,所有的企业都需要管控。金蝶商业智能首席专家张少华博士(以下简称张博士)认为,企业实施BI就好比单人骑自行车,第一你要掌握力度与平衡,第二就是方向,企业的运营也是同样道理。所以BI就是帮助企业管理者确定所辖总业务的经营目标计划,在确保能够保持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所辖整体产生协同效应,在洞察出日常经营活动与计划产生偏差时能够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宝钢信息化专家冯建生博士(以下简称冯博士)认为:“关于商业智能解释有很多,这次选了两个比较典型的说法,第一种是利用信息技术从业务数据中挖掘有价值信息并发现规律和知识的过程;第二种比较典型的解释是应用观点,是一个利用信息技术帮助企业把握业务状态持续改进创新,提高决策能力的解决方案。因为我这么多年一直在做企业应用,所以我更倾向于应用观念的说法。”

BI像鞋子,要合脚。BI应用的核心能力是为企业管理决策与业务优化提供关键业务信息。企业要深化BI的应用,一定是在企业有一定的业务信息和信息化基础,也就是所谓的流程固化系统与基础数据源。因为BI的应用是鉴于业务优化、运营管理与业务决策的需求基础之上,它能够即时地提供相关的较为客观并具有洞察力的关键信息,甚至智能化优化操作或提示,并对未来一些业务信息做出趋势性预测。

BI是巧妇,要有米。企业必须要有相当充沛的数据源,否则就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BI的深层涵义是洞察分析,这也正是BI的价值所在,没有商务分析的BI只是浮云。BI是提供和搜索关键业务信息的生产系统,而支撑分析的来源便是数据。重视BI技术与工具,但不重视数据治理和数据质量提升,将会造成企业在系统上线之后,发现数据的质量很差,使系统的应用效果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商业智能的应用价值。由于企业的需求变动很大,系统越往后期发展,新的需求不断产生,不重视数据规划就会导致系统无法应付层出不穷的新需求,造成了大量的重复性建设,甚至整个系统要推倒重新构建“地基”。

走出BI误区

企业为什么需要BI?这个问题是见仁见智。但是不论有什么样的理由,最后都是归结于:科学决策。

把拍脑袋变成看数据,冯博士认为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理由。从管理理念上讲,就是没有衡量就没有管理,没有经营就没有决策。在企业决策时让数据说话,无论好坏对错,是非成败,都要拿出数据。从信息开始,就是检查工作,研究问题,改进工作;从收集和分析信息开始,按规律办事,那么就是从工作中找出规律性,而不是拍脑袋的决策,这是在背后支撑BI的管理理念,如果没有这个理念那么BI也没有价值。另一方面从大生产特点来讲,企业实施BI的过程,就是一个进步的过程,首先在实施BI之前,必须先搞清楚,企业关注什么?要分析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改进哪一方面?所以BI是企业再造的过程,这样有利于管理提升。从定型到定量,然后信息分析从一种基本的需求到一种基本的规律方法和理念,这些都是质的飞跃。企业管理者通过BI系统可以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差距以及新的现象,从而进行不断自我创新和改进。

BI不是报表。企业要特别注意避免把BI系统做成报表系统,如果把BI做成报表系统就注定是昙花一现。张博士引用了某一企业应用BI失败的案例,企业刚开始应用BI系统时把手头大部分工作都减轻了,但应用到最后说,报表不错,但对企业没有实际用处,没有充分发挥BI的功效。因为企业业务总在交替变化,所以不能做成报表系统,而要做成关键信息系统。不能浅显的从数据解放出来,又跃入到报表的海洋。

BI不是信息孤岛。建设BI系统不是再创建一个“应用的孤岛”。BI系统需要和各IT系统连接、整合,应纳入到整个IT架构的蓝图之中。BI可以融入到业务系统中,企业要考虑的是,是否采用相应的一些BI技术,如数据整合技术,多维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来进行数据的利用。

BI不是项目。企业还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企业认为BI是一个IT项目。事实上,BI项目是企业重新梳理管理方法、管理流程、管理体系的过程。如果把BI应用简单的定位为IT系统,管理层没有充分参与,没有挖掘出管理上深层次的需求,最终将导致业务部门感觉系统对其帮助很小,只是一个统计系统或报表系统,将无法实现企业的预期目标。

BI不是产品。BI不是产品,是产生信息的系统。张博士认为,BI不是产品而是提供关键信息的体系,其中包括各种工具,报表工具或者数据仓库工具。

让BI成为EPM的传感器

企业绩效管理是一种思想、体系和方法。EPM系统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有效的资源规划和运营监控。而BI是帮助企业获得运营数据从而有效分析,使其更具备透彻的业务洞察力,对EPM的调整实施更加科学,更加游刃有余。 把BI与EPM整合,将使企业真正把关键绩效指标从管理的形式转变成真正有效的工具。在这个意义上说,BI是EPM的重要技术支持,并为EPM带来了价值,有效控制企业增长,创造新的利润以及降低成本。

一个企业可能有很多绩效目标,用户通过BI系统从目标建立开始一直到实施结束,始终进行全程的跟踪监控,一旦发生偏差,就会分析找出问题出现的根源,及时通知相关业务人员。在当前企业绩效管理应用中,BI围绕着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执行监控、问题分析、调整等过程实施BI应用,帮助企业根据需求的范围成功部署平衡计分卡,实施了企业管理驾驶舱。

张博士根据EPM的特性具体阐述了绩效驱动的关键点:“绩效管理很大程度是解决绩效驱动问题,而绩效驱动靠的是数据支撑。这里的关键操作是怎么由传感器把它反馈回来,就好比你分解干活的问题,等逐一分完了以后,要如何把最后信息搜集汇总起来。业务需求最后要落到实处,否则就是一盘散沙,所以,必须打通企业业务系统形成的信息孤岛,使企业在数据层面对运营有个统一视角,这是落实绩效驱动中设定并周期性监控、评估绩效指标的基础,它是企业的神经传感器,没有传感器,企业的管理者无法把指令传达下去,下面员工也无法把结果反馈上来。企业数据仓库与关键业务信息展现系统是落实这些要求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BI的系统搭建可以让企业从各个不同的数据源收集数据、清理整合,及时达到为企业上传下达的目的。

责编:刘书畅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