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智能(BI)分析成产业升级新动能

来源:中国计算机报   
2010/12/1 8:39:57
中国企业对于管理本土化的要求更高,企业对BI的需求不止停留在单纯的工具上。目前,国内企业在选择BI厂商时,更看重其对行业业务了解的深度。



本文关键字: 商业智能 BI BA专家观点

1996年,Gartner提出了商业智能(以下简称BI)的概念,由此数据挖掘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开始有了更为明确的商业用途。

经过多年的发展,综合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的BI系统,已经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工具。

在欧美市场,BI系统的价值早已受到众多企业的认可。美国电池生产商Energizer Holdings公司曾在几前年股票价格下跌时求助于微软的BI工具,依据BI系统得出的商业数据,Energizer Holdings公司实施了更有效的决策,很快让公司的股票价格上涨到每股100美元的水平。

今天,BI正在超过ERPCRM,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领域。在我国,BI在电信、金融、零售、保险、制造等行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09年国内BI市场的规模已达到17亿美元。

今年的Symposium/ITExpo大会上,在调研公司Gartner对2011年的十项基础设施和运营趋势所做出的预测中,“大数据”问题排名第二。Gartner 指出,在未来五年,数据量的增长将达到800%,其中80%的数据将是非结构化数据。

根据这一预测,如何处理这些内容,如何把有用数据整理出来,将成为大多数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而这一趋势也将加快优良管理技术的应用。

“十二五”规划的目标之一,是让中国企业通过转型升级,在全球新经济布局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未来五年,中国企业对科学实施企业管理、进行企业决策的需求会更为强烈,BI工具对中国企业的发展必然会形成更深远的影响。

两大机遇

2010年,Gartner进行的CIO调查结果显示, CIO对于BI的关注度排在第五位。在IBM所做的“全球CIO研究”中,有83%的受访者认为BI和业务分析是企业信息化的重中之重。而在中国市场,BI的市场环境也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2010年国内的BI市场正在出现两大机遇。

首先,中国企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全球化趋势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出现了与欧美企业类似的发展诉求。

中国企业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更多的企业开始重视通过科学的数据进行企业决策,实施全球化的发展战略,或是提升自己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在这种趋势下,企业对BI工具的需求,将逐渐变成一种刚性需求,BI市场的发展已经迎来了不可逆转的契机。

其次,中国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问题也开始集中出现,企业更清醒地认识到风险随时可能转化成危机的问题。特别在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之后,很多国际巨头企业相继陨落,促使众多中国企业开始将BI信息化建设作为重中之重。企业意识的转变,为BI市场的规模化蓬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但和欧美等市场不同的是,中国企业对于管理本土化的要求更高,企业对BI的需求不止停留在单纯的工具上。目前,国内企业在选择BI厂商时,更看重其对行业业务了解的深度。

一方面,中国的BI市场只有融入更多的行业特色,才能成功走出发展的初级阶段;而另一方面,这也让目前中国的BI市场难以形成寡头,BI企业的竞争机会依旧充裕。

三个趋势

运营商业务发展的需求,一直被各大厂商视为目前带动国内BI市场发展的最大拉力。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3G的到来将会为BI市场带来巨大的机遇。业内专家认为,在3G时代, BI建设将出现三大趋势:

首先,BI对运营商而言,将不再是管理范畴的工具。除管理之外,BI将在业务服务领域发挥巨大的作用。BI系统将被视为全局性的企业服务系统,不仅服务于各部门的领导者,同时也可以服务于前端、后端的业务人员。

其次,BI将成为辅助运营商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当运营商进入全业务竞争时代后,运营商业务的“健康度”就是其竞争力的实际体现,运营商通过数据分析对业务进行评估的需求会更为强烈,而BI正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能手。

此外,“点敏捷”将成为未来运营商对BI系统的新要求。BI系统只有具备高效、灵活和可靠这三大特点,才能满足运营商全业务模式的经营需求。

因为,传统意义上的BI建设大多基于某个域,众多系统的基础架构采用了不同厂商的产品或解决方案,相应的工具也完全不同,整个IT系统呈现出明显的异构化的特点。传统的架构与运营商新的经营管理需求将出现不匹配的问题,传统的经营分析工具,将不能有效支撑未来企业运营管理的需求,特别是运营商对全球业务实施管理的需求将是BI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这三大趋势暗示,未来的BI系统正在对系统架构的设计及其所应用到的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下一代商业分析系统

如何从数据源找到需要的东西,这是BI系统永远都在面对的问题。如今,精细分析技术已经成为确保各种BI系统又快又准找到数据的关键。

在精细分析系统的驱动下,BI系统得以变成一个更灵活,更便于实施的应用平台,并能大幅降低企业的IT成本。

业内的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下一代精细分析系统很可能会建设在动态的基础架构上,而虚拟化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也会带动BI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动态基础架构之上,通过虚拟化技术的优化,BI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节能或者灵活采购等,让企业大规模降低运营成本。这必然会让BI系统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当前,一些BI厂商已经开始展开了对云计算技术的尝试。

观点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BI厂商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提供服务,这样将大大弱化服务网点在竞争中的重要性,并且将会大大减少BI厂商提供服务的成本。同时,网点重要性的减少,对于在服务网点上具有劣势的国际领先BI厂商,将增加其竞争优势。服务质量将成为决胜BI应用市场的关键因素。

利用国内BI厂商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方便与购买者进行沟通交流。国内BI厂商服务网点通常也比较多,地区支援能力较强。并且国内一些BI厂商尚未打开国际市场,而是着力于国内市场,因此在国内市场上的服务投入比较大。但是,从服务质量上来看,国际BI厂商在近期更具优势。国际BI厂商由于其较早涉入BI领域,或者与其相关领域,因此在BI领域的产品技术以及服务质量的发展较快。而国内BI厂商由于起步稍晚,在质量上存在一些劣势。

——赛迪顾问、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开云全站官方下载 高级分析师 陈丽英

 

责编:穆琳琳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