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种解决未来问题的设想丁西宁 20061207 innovate511老兄说的问题的起源是前段时间在向一个合作伙伴推销essbase产品时提出的。我们在税务行业一直与他们合作,开发一个面向税务行业的数据分析利用产品,所以经常在业务需求、技术架构上进行交流。 在交流中提出是否有现成的产品可以支持动态建模。动态建模就是指当业务需求或者分析角度发生变化时,业务人员可以自己通过一个可视化的界面修改模型(逻辑模型),然后后台的工具自动根据模型的变化来组织、抽取数据到物理的模型中,如果使用了essbase产品的话,后台工具还应该自动更新或者生成新的多维数据库。这时候前端的业务分析人员就可以通过数据展现工具来分析数据。 这个设想来源于对BI项目的理解。因为现在很多BI项目,项目需求的好坏决定了BI项目最后的结果,因为虽然需求的确定同时也把人的思维固化下来了,固化在将要实现的软件中。为什么人们总是把项目失败的原因归咎于需求不明?为什么需求阶段组织了那么多业务人员面壁了那么长时间的需求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哪怕一年。为什么我们总是说客户自己没有想法,需要实施方去忽悠去引导客户? 很多BI项目在交付使用后,很快就无人光顾。如果你开一饭馆,开张不久就没人来吃饭,总得分析一下原因吧。是菜不好吃,太贵,服务员不漂亮,还是外面有个臭水沟?来这吃饭总得图一样吧。浏览BI系统就像逛超市,总是不卖我想要的商品,总是不做促销做宣传,有谁还去逛! 由于这两个原因,我们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就像我们无法满足人民对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要求一样。 我们想一下需求变化的流程: 我们不管需求了,只考虑后面的步骤。 从步骤需求开始变化到数据展现,用户自己是唯一的参与者。所以解决的根本方法,还是靠用户自己! 想到了程序中常提供的一种功能叫"模版定制",在一致性维度,一致性事实下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用户可以用维度和事实来创建自己的业务模型,然后用这个模型去产生数据(比如生成新的度量),最后展现! 这样对用户的要求会不会太高了。 同意! 用于研究问题的工具,复杂一点是应该的,因为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 前者如OLAP、挖掘工具,后者如KPI、一套管理流程。 两者应该是相互矛盾的,不管偏袒某一方,都要面对客户是否满意的问题。 数据分析利用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它应该渗透到客户业务中的方方面面。数据分析利用可以适应到不同类型的业务当中去: 再比如:税务行业中的纳税评估,银行系统的反欺诈,以及电信行业的客户流失分析,这类业务属于模型类,通过定义不同的模型(模型代表不同的分析方法,一般来说比较复杂)来找出被分析对象的异常行为,从而最终达到规范客户行为的目的。在这类业务中,变化的分析问题的方法,是模型;流程类的特点是用户需要不停的修改模型,需要更多人脑参与。 这两类不同的业务在实现中应该区别对待,把用在流程类的方法用在模型类,就会导致客户体验问题。 兰德里尼 20061220 丁兄说的问题其实也是一直在困惑着我的问题,所以较有感触。 有即是无 为什么报表这种形式的分析结果流传更广泛?因为简单。而对于OLAP、语义层、挖掘工具,确实他们能够千变万化,可也正合了"有即是无"的道理。 阿兰兄提出要对现有的分析思路进行高度抽象,是非常不错的想法。其实,这也是ttnn中讨论一直在进行的,要抽象,必须得现有具象的存在。所以,这里通常有对某项分析工作的思路总结,希望能够在某个时候,能够抽象出一些东东,大家共同努力吧。 以前提出过"分析流"的概念,倒是跟"业务流"有个对比。后者是操作的流程,前者是决策的流程,我想BI应该还是集中在前者的抽象上。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域,分别可以用什么方法实现。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搞清楚,功莫大焉。不过你说要展开进一步讨论,我不是非常明白要讨论什么问题。倒不如抛出一个实际的案例,介绍自己的分析思路,这样大家才有话要说嘛。 兰德里尼 20061221 庆兄(呵呵,大家似乎都要先客气一下)说的分析流我在以前您的贴子里有所了解,感觉分析流是比业务流更加抽象的东西,就比如一些算法,分类聚类,异常值探测之类的,这些东西我觉得源自于项目或者实践,但是最终收获于学院派,他们最终把这些东东理论化,升华了,最后被一些工具类公司所产品化.所以感觉分析流似乎更难一些。 至于业务流,我觉得可以这样来解释,就比如说:我要选择有问题的客户,那么不同的部门会有不同的筛选原则,但是其中也会有相同的原则,我们如果针对每个部门甚至每个人都取来制定一张报表(甚至是一个界面,连带业务的进一步动作)那么可能会很麻烦,其实仔细想想大家选择的方法(也就是我所谓的原则)实际上就那么几种,只不过是不同的组合而已,或者是改变某些参数而已。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做一个类似搭积木的界面呢?也就是提供给他们自己组建属于自己特点的业务流呢? 从这一点来看分析流应该说是属于更底层的东东,我觉得搞BI的似乎没有太多必要去搞这些算法之类的东西。我说的业务流有其局限性,适用于某一业务领域,但是这也正是它优势的地方,如果做得好,就可以可复制,具备了产品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了,呵呵。 我觉得我所说的业务流这种理念可能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它与以往的BI设计理念毕竟发生了些许变化。 呵呵,请庆兄及其他大大们指正。 Qing 20061222 怎么是酱紫讲呢?不认同阿兰对"分析流"的感觉。 其实开始提到分析流的想法,是为了说明如何将"分析思路"固化的问题。那些算法,都是分析方法层面的,确实是学院派在研究的课题。分析思路还是一种对这些方法的组装,面对一个业务问题,首先弄明白这是它是什么类型,然后可以指导分析者,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观察这个分析对象,当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奇怪的现象之后,能够针对这些现象的不同,自动分析得到一些分析结论。这就需要一些分析方法,比如挖掘的支持了,但显然,它们还是隐藏在后头。 因此,所谓分析流,不是算法。算法是科学的、严谨的,而分析流是对人们思维的抽象,人们分析问题的思维受经验、文化、行业不同所影响。但这种思维必定还是有一些相同的模式。如果上面这段觉得太过含糊,请不要介意,因为我也不知道这个叫做"分析流"的东西,到底是啥样,只是知道,它不是数据挖掘,不是算法。 而此处提到的"业务流",从阿兰的叙述中,我找到一种比较相似的东西。在我们项目里面,有一块叫做营销管理平台,其中一块功能就是客户细分,然后自助地选择客户名单,进行相应的外呼活动。可以参见 实现这个功能的主要基础还是客户细分,从价值、客户身份、业务构成等若干方面进行分类,比如价值可以划分高、中、低,也可以根据话费分成10个档次。当进行一项"xx业务推荐"的外呼活动时,可以只是在界面上打打勾,就可以选择出中高端客户、尚未办理xx业务的、手机支持xx功能的客户群。 不过,这个系统目前看起来已经有成为生产系统的趋势,因为要融入平常的业务当中,每天都要做。因此,我都怀疑,这个操作型系统是否还属于BI的范畴。虽然后台的数据整合,客户细分还算作此范畴。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热门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