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BM正在忙于庆贺其大型主机的50岁生日,从1964年IBM大型主机家族System/360的推出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x86架构来得较晚了些,1989年才有了第一个X86服务器。但是X86服务器来势凶猛,如今已经成了IBM大型主机最为强劲的对手。使用大型机或是X86服务器已经成了企业主面前的一道选择题。几年来,企业的营销、IDC们的统计、媒体的渲染、分析师的论道、用户的现身说法等等,让这两个领域的竞争表现异常火热。
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到来,似乎能给这些年喧嚣降降温。或许,企业已经不需要做出那为难的二选一,多选或许是更好地选择。毕竟,IT科技的发展迅速,曾经为选用大型机或是X86服务器的那些技术纠结,如今已经不成为问题,大型机与X86正在成为一个选择。
不同的起点
上帝不同。IBM在近几年的中国市场战略发布会上,不断强调了System z在中国的发展战略,政府、电信、医疗、金融行业一直是发展重点。毕竟,System z系列服务器凭借其EAL5+安全等级光环,早已扎根于这些领域。这些行业明显的特点就是财力雄厚,且对于数据安全、企业级计算能力有着苛刻要求,而这正是集高身价与高性能于一身的System z目标客户。据IBM称,全球财富500强企业中的有71%是IBM System z的用户,全球企业级数据有80%驻留在IBM大型主机上。X86服务器的主要客户就没有那么土豪了。据IDC统计,媒体和政府是中国X86服务器市场最重要的两大行业市场,其中媒体市场的服务器出货量占据整体市场近四分之一份额。
玩法不同。客户需求不同,也就决定了产品发展的路线不同。大型机依旧以其强劲性能和高安全性作为炫耀的资本。最新一代大型主机拥有全球最快的处理器,其硬件虚拟化能力也为业界所称道,远胜于X86平台。大型机的另一大看点就是安全性方面,实践证明很多病毒通过堆栈溢出方式在分布式系统可以轻松实现,但在大型机上则败下阵来。实际上,EAL5认证的System z已经超过国际规范的金融安全等级了。X86在价格和Scale-Out上做文章则击中了IBM大型机的软肋。低至数千元的x86服务器要比数十万一台的大型机有更低的门槛准入。而且,如今以Web2.0网站为代表的企业IT架构扩展性成了主要问题,虽说,以大型机为代表的Scale-up做法和以X86服务器为代表的Scale-out做法都能解决数据库压力,但部署大量相对便宜的服务器则更省成本。目前来看,各大搜索引擎普遍采用普通x86服务器+Linux组成的scale-out架构,例如Yahoo、Taobao、新浪等。
同样的终点
技术不是优势。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的到来,正在削弱X86与大型机各自在技术上的优势。从技术的角度来看,两者在虚拟化技术、可靠性、可用性、稳定性方面正在日趋接近。虽然大型机要比单台X86服务器在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高很多,但是分布式计算系统完全可以通过大规模集群及合理的架构抵消这部分的差距。当初,传统意义上的关键业务之所以跑在大型机来完成,是由于技术条件所决定的。而现在,依旧坚持关键应用只用在大型机上,或许只是使用者的心理依赖。具有创新精神新型企业正在利用互联网思维,在Scale-up和Scale-out两种模式的螺旋状上升中满足云计算的大规模提供能力的需求。
软件强于硬件服务。大型机集诸多技术优势于一身,集中统一的架构虽能带来维护便利,但价格的高门槛依旧是个障碍。高性能面前有高价格挡路,更多企业只能兴叹了。另外,大型机也比X86服务器的操作更难上手,为此企业需要具有非常专业的技术人才。对此,IBM已经有所重视,如今年初IBM宣布全球首个System z云中心的成立。虚拟化方面,X86在正在通过软件虚拟化提升了服务的可靠性。对于异构环境的处理,X86融合系统的发展日渐成为热点。
谈互联网思维人日渐增多,企业也正在趋向用互联网思维来做事,而当前企业数据中心的变革正是一种兼容并包的体现,数据中心的内涵和架构日趋成熟。当Linux和Windows成为数据中心主流的时候,大型机表现得比X86服务器更加投入;虚拟化在改善效能更加受到重视的时候,X86服务器也表现得更加努力。
企业既可以受益于X86在新技术展现上的支撑,也能能充分利用早先启用大型机沉淀的能力,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带来的技术发展正在使异构环境的数据中心整合形成一个全新的融合架构数据中心。因云计算涉及的多种技术将大型机与X86一同带入了数据中心,融合架构的优势日渐体现。
当然,大型机和X86之间的讨论,没必要那么你死我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