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微信

ApplePay入华,主角的心配角的命

来源:E行网  作者:E行网
2015/5/19 10:43:54
库克的再次访华,把ApplePay和支付宝的合作推上了风口浪尖,尽管结果尚未确认,业界早已一篇哗然。2014年10月ApplePay在美国上线,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已占据美国线上支付1%的份额,不到半年便有70多万网店接入,并由此引得谷歌和三星的跟风。早在ApplePay上线之初,便传出了在中国与银联、支付宝谈判的消息,库克对中国市场可谓觊觎已久。然而早在去年,银联就以苹果收费过高而拒绝合作,在免费盛行的中国市场,苹果虽然在产品销售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想要在移动支付市场分一杯羹,甚至试图改变中国移动支付的现有格局,恐怕只是黄粱一梦。

本文关键字: ApplePay 移动支付

库克的再次访华,把ApplePay和支付宝的合作推上了风口浪尖,尽管结果尚未确认,业界早已一篇哗然。2014年10月ApplePay在美国上线,短短两个月时间就已占据美国线上支付1%的份额,不到半年便有70多万网店接入,并由此引得谷歌和三星的跟风。

  

早在ApplePay上线之初,便传出了在中国与银联、支付宝谈判的消息,库克对中国市场可谓觊觎已久。然而早在去年,银联就以苹果收费过高而拒绝合作,在免费盛行的中国市场,苹果虽然在产品销售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可想要在移动支付市场分一杯羹,甚至试图改变中国移动支付的现有格局,恐怕只是黄粱一梦。

 

ApplePay难改中国移动支付现状

ApplePay在美国市场的“开门红”,并不意味着在中国市场会备受推崇。虽然美国是无数新科技的发源地,但在移动支付上并未走的太远,原因在于消费者对安全的隐忧,就连业务遍及全球的Paypal也仅仅停留在线上支付。而苹果在2012年推出了Passbook应用,在2013年发布了Touch ID技术,经过两年多的准备ApplePay才小获成功。而在中国市场上,情况却大为不同,技术和安全并非是阻碍移动支付的最大因素,ApplePay面临着更深层次的挑战。

 

1、中国错综复杂的移动支付之争

在中国移动支付的水似乎更加的浑浊,以电商起家的支付宝一家独大,霸占了79.9%的市场份额,靠社交为生的微信支付则紧跟其后,虽然市场份额并不突出。在下面的梯队中,百度钱包来势汹汹,拉卡拉僵而不死,联动优势、翼支付、快钱、连连支付等市场份额微弱却相当活跃。苏宁易购、京东等纷纷推出自己的支付平台,就连小米也跃跃欲试。而在这些平台的背后还有银联的垄断地位以及各个银行的虎视眈眈。

  

苹果的聪明之处在于,先是试图和银联合作,未果后又传出牵手支付宝的消息。但无论是何种形式,在美国市场上可能只有谷歌、三星这两个直接的劲敌,但在中国市场上却是一场厮杀。

 

2、NFC并非线下支付唯一方式

苹果的优势在于NFC+Touch ID,可以说是近似完美的解决了移动支付的操作和安全问题,也引得国内不少手机厂商的效仿。即便如此,NFC并不是线下支付的唯一方式,甚至连主要方式都算不上。阿里和腾讯的线下布局,采用的支付手段仍是扫码支付,虽然其安全性饱受质疑,在政策上也没有肯定的结果,但一系列的刺激消费依然使得扫码成为小额支付的主要形式。

  

BAT在支付方式上可谓花样频出,支付宝和百度钱包先后推出了声波支付和人脸识别的支付方式,未来或将引入更多的生物识别形式。除此之外,从目前国内火热的O2O行业来看,支付安全并不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ApplePay在支付安全上有优势,但并非不可或缺。

 

3、国内线下支付仍在烧钱圈地

最近一段日子,阿里和腾讯对线下支付市场的争夺热度有增无减。微信红包和支付宝红包“互撕”告一段落,但二者争夺的硝烟蔓延到超商领域。无论是支付宝还是微信支付都在极力争取线下实体超市、便利店等,在未来将会延伸到更多的领域。同时熟悉的“烧钱圈地”也再次出现,比如微信支付在多地线下市场上线了“满10元减10元“的优惠活动,支付宝时不时推出减10元、9折等优惠活动。再加上百度钱包等支付平台在线下的进军,烧钱圈地的竞争不知何时是休。

  

而这对ApplePay来讲可谓喜忧参半,喜的是如果苹果和支付宝合作,必将为后者带来更多的低成本用户,从而促成合作的成功。忧的是ApplePay该如何避免被搅进烧钱圈地的泥潭。

  

而从目前的事态来看,库克单方面表达了与支付宝合作的意愿,阿里却迟迟没有任何声明,支付宝无疑在这场合作中占据了主动的优势。各大运营商和电商平台会为了iPhone的销售争得头破血流,而ApplePay的待遇或许恰恰表明了它在中国移动支付当中的地位。

 

美国模式难以复制,ApplePay只是工具

在美国,ApplePay从每次交易中收取0.15%的手续费,并未成为其开疆扩土的壁垒,而在中国市场上情况却大有不同。不管是政策因素还是利益分配,ApplePay在美国本土的商业模式已经难以复制。

 

1、硬件支付的先例决定了苹果的姿态

其实在硬件支付上,国内并不缺少合作的先例。早在去年12月份,华为就推出了自家的移动支付体系——荣耀钱包,并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进行了相关合作。一向低调的OPPO也推出了自家的钱包服务,并成为招商银行“一闪通”的合作伙伴之一。而小米刚刚上线了小米金融服务,对移动支付窥伺已久,并通过小米手环和支付宝达成了相关合作。于此同时,BAT皆把目光瞄向了智能硬件,试图通过在系统层的努力来谋取移动支付在可穿戴领域的先机,比如百度刚刚发布的Duwear智能手表系统就把百度钱包放在了核心的位置。

  

不管是和银行合作还是牵手支付宝,国内的硬件厂商并没有真正的主导权,究其本质不过是移动支付的工具罢了。对于手机厂商来讲,他们很乐意亦或是被接入第三方支付服务,毕竟在ApplePay推出之后,没有支付功能的手机似乎难担旗舰的称号。前辈合作的先例似乎决定了ApplePay在中国的存在形式,对于苹果来说该如何摆脱嫁衣的命运呢?

 

2、不管花落谁家,收租都是妄想

此前传出苹果和银联的合作止于0.15%的结算分成,也使得国内各大银行关闭了与苹果合作的通道。而从整个支付体系的分成比例来看,不管花落谁家,对于ApplePay来讲,收租都只是梦想。

  

首先从银联的角度来看,在每次刷卡消费中,费率标准从0.5%到4%不等。一般来说,零售业的刷卡手续费率在0.8%-1%,超市是0.5%,餐饮业为2%。而在具体的分成上,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联的分配比例为7∶2∶1。如此来看,ApplePay 0.15%的手续费无疑将提升整个行业的手续费标准,除却政策因素,银联也难担其负。

  

同比来看,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费率标准要低于银联。从网上的数据得知,微信支付对大型商超的费率均为0.6%。支付宝在移动端则采取阶梯收费模式,交易额在0至6万元的,费率为1.2%,交易额在6万元至50万元的,费率为1%,50万元至100万元0.9%,随着交易额的增加依次递减。而在具体的商业合作上,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做出了进一步的让渡。如果支付宝接纳了ApplePay的分成标准,无疑将在与银联和微信支付的竞争中丧失原有的优势。

  

也就是说即使ApplePay得以进入中国,也很难延续其0.15%的收费标准。ApplePay只是支付的工具,不是支付的主角。

  

尽管iPhone在中国拥有27.6%的市场份额,尽管库克对ApplePay在中国的前景充满信心,中国银联仍不支持Apple Pay,苹果与其他八家银行的的合作商讨也毫无进展,而今有硬拉了支付宝做队友,可又能改变什么呢?

 

责编:何鹏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