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目管理全球十大趋势“十大趋势”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企业把注意力由生存转向展示自己的商业价值,设立“指标”将在帮助管理层衡量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最终效益以及客户价值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ESI(国际项目管理公司)亚洲区客户服务总监萨熠恒不久前在题为“高效组织中的高效项目管理”的演讲中,首次面向中国项目管理行业发布了2010年项目管理全球十大趋势(以下简称“十大趋势”)。“十大趋势”是由ESI国际项目管理公司权威的咨询师和高管组成的专家组,经过反复讨论后提出的。其目标是为全球项目管理行业提供今年的项目管理关键点指南,帮助企业通过智慧的投资不断提高员工项目管理能力以获得企业效益和利润的最大化。萨熠恒先生表示,中国作为全球项目管理专业人士(PMP)增长最快的国家,无论从个人还是企业都将能从“十大趋势”中获益。 “十大趋势”报告指出,随着全球企业把注意力由生存转向展示自己的商业价值,设立“指标”将在帮助管理层衡量项目执行情况、项目最终效益以及客户价值等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很多中国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企业正力图成为相关行业的全球领导者,因此对项目精确度和效率的衡量是非常急迫的。”萨熠恒解释道:“通过建立指标驱动型的文化和体制,中国国有企业将能够量化管理的目标并有效地追踪项目的成功。这将大大提高企业的效率并提高经营绩效和利润。”“十大趋势”的具体内容如下。 新的项目组合管理满足决策层需求。基层项目和项目集管理人员,迫于高级管理层对证实项目组合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压力,必须要推荐并赢得应用新的项目组合管理解决方案的资源。这将能够满足更务实的决策管理层的需求。 依靠指标来测量绩效的需求将增长。专家预测“需求管理与开发”(RMD,也称商业分析)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依赖“指标”追踪项目绩效并帮助量化企业绩效提高的管理,将持续增长。 高级管理层表现出更加接受项目和项目集管理的价值。为了促进企业业绩的提高,从高级管理层到项目经理都将更加接纳项目和项目集管理治理方式。这将帮助确保项目、项目集以及项目组合的绩效能够与整个企业的资源和目标一致。 项目管理办公室将与商业分析的“卓越中心”进一步发展。过去10年,我们看到PMO的数量及其积极有效的商业影响存在明显的增长。无论是在PMO内部或外部,PMO今后将利用其日益增长的优势作为一个飞跃点,通过建立商业分析“卓越中心”进一步提高项目产出。 对敏捷项目指标的需求将增加。随着敏捷项目管理方式应用的增长和各种敏捷方法(例如:敏捷开发框架Scrum)的启用,高级管理层将需要质量测量指标来清楚知晓在特定项目中,选择敏捷方法而非其他项目管理方法的价值,以及敏捷方法对企业目标达成的影响。 供应商管理和项目外包将成为焦点。2010年外包的趋势将大步跃进,因为企业仍然追求在不增加人员配置和其他资源的前提下做得更多。 理念领先的企业会用项目管理的原理引导承包和外包的过程,利用项目经理在进度计划、风险、需求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消除灰色地带,时刻使供应商保持压力和高度重视的状态。 风险管理将成为项目管理的新宠。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强调升级,将渗透到其他的风险评估原则可用于拉动绩效的企业部门。这将直接导致项目管理风险评估在项目集和项目组合管理层面更为重视。企业致力寻找系统性风险与非系统性风险之间更准确的界定;对能够威胁到成功的风险因素的判断与管理;以及项目集与项目组合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性。 危机环境下,利用项目组合管理原理追求更高产出。项目组合管理原理能帮助确保选择正确的项目并达到期望的结果。它能够有效地衡量项目和向捐赠者及纳税人沟通项目进展情况。 衡量项目管理学习的效率不再是可有可无。为领先竞争对手,2009年许多企业实施了第一次以项目管理成熟度为重点的学习计划。这些前瞻性企业需要以见解深刻的前期评估为基础设计学习项目,同时配有既能够评估进程也能够验证学习效果的方法流程。2010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通过评估精确定位项目管理学习需求、追踪进程和满足高级管理层投资回报率的明确需求。 更多的项目管理学习将会在教室外进行。为提高项目学习的保留率,保持员工在职的持续学习,企业将寻求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帮助成年人在传统教室之外学习的方法。这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灵活工具辅助学习,并适当增加正式辅导机会来改善。这些学习辅助工具包括快速学习(2~4小时之内专注于某一项特定的技能);按需提供的参考工具;电子绩效系统以及工作辅助表等。 “2008至2009年经济形势不利,但却给项目管理专业人士一个展示在艰难形势下利用系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创造价值的绝佳机会。”ESI有关负责人称。这也是为什么明智的高级管理层会选择持续投资来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因为管理层清楚地知道要通过成功地管理不同的项目,来确保在生产出最佳的产品,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最终提高企业收入和利润。 责编:刘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