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M WebSphere软件全面升级,全新举措加速敏捷进程
      2011年6月8日,以“敏捷 转变 成长”为主题的IBM IMPACT 2011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举行,这也是IBM(NYSE:IBM)公司在中国举办的第五届IMPACT大会。在会上,IBM发表了《高速工作、高效工作、智慧工作》白皮书,全面升级业务流程管理 (IBM Business Process Manager 7.5)系列产品并发布WebSphere的最新软件(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8.0)。详情>>

  

 

我们的商业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们生活、工作的世界 与十年前相比已截然不 同。 详情>>

为什么您应该参加这次会议?

我们热切希望通过一年 一度的“为敏捷而转变 ,因转变 详情>>

时间: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地点: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
地址:北京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C座
电话:010-82625235
传真:010-82625079
电子邮箱:IBMEvent01@dimei.com
网址: http://www.ibm.com/cn/impact2011

实现业务敏捷——转型促发展 业务敏捷最佳实践之旅

敏捷业务转型是将业务从瀑布型开发方法转化为敏捷型...当然,如此的敏捷性也需要不同的代码实现方法——这些...

与您分享我们在过去一年中与您和其他客户们共同取得的新的进步,帮您了解IBM业务敏捷性将如何帮助您转换商业模式...

企业IT架构规划帮助实现战略落地 行业论坛

与业界先锋的CIO实现零距离对话,分享IT架构规划和企业战略落地的成功经验...

分享应用于金融、电信、政府、电子商务等领域的端到端的行业解决方案和丰富的客户成功案例...

王玉荣
流程管理专家

我们对2010年中国企业流程管理,发现有这样的一些关键词,一共有五大关键词被提到... 详情>>
沈诗理
流程管理专家

“一个事情没有做好,85%是体系设计时就出了问题,15%是操作者个人的问题”。详情>>

Impact 2011
智慧的电子商务如何帮助传统企业进行渠道拓展和业务转型详情>>

teddy.aws
其实你说的这个首先应该是梳理。从企业整体来进行梳理。在不清楚的情况下?何谈优化? 详情>>

叶葆春
这其中实际包含了二块工作,首先解决好流程的源头问题,即制度管理,企业的制度包括很多,如公司章程、各种规章制度、ISO等等,而制度之前可能有交叉、有重复、有冲突、不一致等,如果不从制度梳理入手,很难将流程理清,因为最终流程的执行也需要制度保障……详情>>

lang00574
1:企业得为自己的流程执行建立有效率的执行团队,且执行队伍的领头人必须是有实权的决策层; 2:执行队伍的领头者必须清楚流程最终的意图与实施具体步骤; 3:执行队伍的领头者必须能听得进执行团队其他成员的看法; 4:执行团队的成员必须是从各个部门抽调的有 远见…… 详情>>

会议日程(以现场安排为准)

6月8日上午
09:00–09:15 欢迎致辞
09:15–10:15 主题演讲:实现业务敏捷——转型促发展
10:15–11:00 案例分享:业务敏捷最佳实践之旅
11:00–12:00 圆桌讨论:企业IT架构规划帮助实现战略落地
12:00–13:30 午餐

6月8日下午
13:30–17:00 技术分论坛——WebSphere新产品概览
13:30–17:00 行业分论坛——金融行业
13:30–17:00 行业分论坛——电信行业
13:30–17:00 行业分论坛——政府行业
13:30–17:00 行业分论坛——电子商务行业
13:30–17:00 软件产品实验室
14:00–17:00 CIO圆桌论坛——IT架构规划与实践



 

在过去的八十多年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众所周知...详情>>

  IBM  Impact高峰论坛


  嘉宾:IBM软件集团应用和集成中间件总经理  Marie L.wieck女士
  IBM公司商务集成软件及大中华区WebSphere软件副总裁  Peter  D.murchison先生
  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  王阳博士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总经理  徐刚先生
  IBM中国开发中心WebSphere开发总经理  童煜玲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  BPM总经理  Yvonne Loh女士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BPM项目总监  Adam  Contner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品牌旗下BPM产品及销售经理  Jerry  Hou先生


  主持人:首先让我们掌声有请IBM公司商务集成软件及大中华区WebSphere软件副总裁Peter  D.murchison先生为我们致欢迎词。


  Peter  D.murchison:谢谢你们今天光临我们的WebSphere Impact大会。我很高兴这么多人能来,今天我们有三个主题和你们分享:第一,BPM,BPM让我们业务更加敏捷;第二,云计算;第三,物联网,WebSphere很给力,可以帮助企业更强大。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大家能够来到这里,IBM将会庆祝其100岁的生日,生日快乐。大家已经看到刚才的视频了,视频当中展现了IBM在过去领导的100年中的伟大成就。但是我想其中有一点是永恒不变的,就是在过去的一百年当中,我们都希望在不断的创新当中让我们的客户更加成功,让我们的客户更加成功一直是我们的关注点,也是我们一直所关注的事件。在今天中国也有同样的目的,希望我们的客户能够成功,希望倾听我们的客户与之共同努力实现共同的成功目标和商业。


  我们已经有了100年的历史,在未来我们刚刚起步,现在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天的议程。首先有两个主题演讲,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到IBM的两个软件集团的领导,Marie L.wieck,她是IBM软件集团应用和集成中间件总经理,此外我们还请到了王阳博士,他是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 ,非常高兴能够请到这两位IBM管理层,他们的声音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客户的声音对于我们来说更加重要。然后我们就进入今天上午的第三个环节,就是我们三个客户和我们交流,他们会分享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策,他们要使用什么样的技术,我非常盼望听到客户的声音,然后我们会有一个高端的对话。高端对话的主持人是一位大家都知道的商业价值的记者。下午分会场会根据不同的行业,让大家了解到整合如何解决问题。同时,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们的软件产品,还可以参加产品会议,而且我们还有智慧的商务分会场,这个分会场会关注各个企业的首席市场官如何进行市场分析,更好的和客户建立起联系,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手动试验的部分,如果大家想要实际操作一下我们的产品也没有问题。下午我们还邀请了一些CIO进行圆桌论坛,非常感谢大家的出席,我们今天给大家准备了非常丰富的内容。


  下面我们首先邀请今天第一位发言人Marie L.wieck女士与大家分享。她是IBM软件集团应用和集成中间件总经理,来过中国很多次了,今天她也出席了我们的会议,她负责开发和实践的部门,她以前除了在软件部门工作之外,还在IBM的服务公司也工作过,帮助我们的客户来落地。所以她不仅仅对于产品,还对于客户让解决方案传递价值、交付价值方面拥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下面有请Marie L.wieck女士。


  Marie L.wieck: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与大家在北京晴朗的天气下和大家相会,今天我会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和客户合作的经验,特别是关注于业务敏捷性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下能够转型和成长,这是一个关注各种活动和新产品的发言,半个月之前我们曾经有一个会议,在拉斯维加斯的会议上我们有大概八千多个参会者,我们新推出了60多个新产品,有很多的客户也和我们分享他们的洞察和成功的故事,当时是7天的会议,虽然把7天的会议总结跟大家分享很难,但是我想把一些真正的经验和成功的故事给大家列出来,给大家分享,看如何能够和客户能够共同推动各位企业的敏捷性,来推动成长。


  首先我们讲一下背景,我每次来到中国都看到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个公司的企业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同时也在不断的变化,世界任何地方都不一样,我这里给大家举的数字大家觉得可能并不是很惊奇,但是我们想要讲每个人在全球都有很多很多的变化,我们现在一共有50多亿个设备,到2020年将会连接到互联网上,而且1/3的商业现在是通过智能的设备来进行操作的,我们在供应链、在交易流程方面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但是,最根本的就是变化、不确定性和新的复杂性,将是今天的常态。最近我们对于CEO做了一个调查,90%的CEO都觉得他们的业务变化在不断加速,而且这些CEO预计20%的收入在未来的五年将会来自一个完全新的领域,不是来自于他们传统的业务领域。


  在这样一个背景条件下,我们有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如何能够让我们合作伙伴的技术和新的商业模式结合起来,让客户取得成功呢?我们看到有一些例子,客户和他们的业务没有能够实现和世界同时转型,但是它没有成功就失败了,比如说在北美,在内容业务当中,包括书籍、视频等这些业务内容有一些很大的变化,比如说Blockbuster,是一个传统视频的企业,他们没有实现或者是跟上时代的步伐,比如说按需点播等等,它在2010年9月申请了破产。而另外一个企业实现了适应的变化,取得了30%的增长。


  大家都知道亚马逊,开始是做书籍商业的,然后开始做电子商务和云计算,它们一些竞争对手,比如BORDERS没有跟上步伐,也申请了破产保护。所以看到行业的变化、法规的变化,以及新的公司在网络世界上各个地方获取客户的方法,都已经改变了整个商业运营的模式。在这样的背景下,最关键的一点,每个公司都要考虑,最关键的一点是它无法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我们讲的是在非常动态的商业环境下,他们需要和供货商、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连接,让这些利益相关方来参与,让流程才能够成功的企业当中实现。


  这里面非常关键的一点是大家将无法完全控制这样一个动态的商业环境,因为我们必须要知道有的时候没有信息、没有洞察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继续推动业务,继续关注客户,然后让公司有区别点,让其他的人帮助你来关注客户,让你的业务进行新的领域、进入下一个阶段。


  我们的一些经验就是转型不是一个选修课,是一个必修课,必须要抓住任何一个机会了解到任何一个威胁,问题就是70%的转型没能成功。好的消息是我们看到很多成功的案例,我们和客户合作的时候,只有技术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如果你有一个非常好的业务战略,如果你有正确的领导团队,技术能够成为一个非常好的加速器,能够帮助你的企业实现成功的转型。


  这里我讲一些和客户的成功案例,RELIANCE是我们一个在拉斯维加斯的案例,它们是印度的一家公司,两年他们已经发布了170万个包单,他们希望在地区来发展,建立600多个分支机构。忽然他们发现,他们扩大之后并没有实现他们预想的发展,然后他们和IBM在印度的部门进行了合作,建立在线的门户为当地客户提供服务,在投资了Portal和BPM以及分析能力之后,他们就能够实现一个非常大的增长,50%的布置率,他们的市场份额在很短时间内上升了一倍,现在仍然有一些逐渐安装新的服务器。


  我们的另外一个客户emt,emt的增长要建立一个市场营销的网络,他们想要做一个市场营销活动的解决方案,让新的服务和老的客户连接起来推动增长,然后打败竞争对手,提供给竞争对手不同的方案,他们使用IBM的解决方案,如ILOG技术,让它们能够进行规则分享,和业务部门进行合作。通过与IBM合作,该公司新促销活动的发布时期由几个月变成了几周、几天,他们的客户保留率和收入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以上这些例子展现出来,在很多的客户当中,我们都有非常好的转型,我们都知道有越来越多的CEO都讲到,不仅仅变化是基础,而且变化同时带来很多的复杂性。很多CEO都认为他们的企业需要有高效地来处理复杂的能力,我们认为转型的成功实现有三个关键因素:第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可视性,我们必须能够看到运营的情况,因为运营非常复杂,我们必须要能够可视,根据这些可视的数据来作出决策,在各个不同的部门、地区来实现更好的互动。第二,运营灵活性,运营灵活性是变化,能够让信息和商业决策结合起来。第三,流程完整性,流程需要自动化,能够将流程进行转型,以交付业务所期望的结果。这三个因素就是我们也关注的三个因素,在产品的智慧磨盘当中,这是一个成功的路线图,在我给大家演讲的时候,完全取决于大家,并不是技术,关键是我要理解你们的战略是什么?你们是不是推动新增长,占据新的市场?你们是不是希望能够在市场上不断的发展,是不是希望能够有更好的产品投入市场、实现价值,是不是希望能够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或者说你们是不是要将上述的所有的情形都要实现而节省成本。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保证我们能够理解大家最关键的考虑因素。如何将大家考虑的因素和现有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大家的转型成功和业务发展。我们提供一个整体化的能力,他们都是开放的标准、智慧的分析,根据WebSphere,应用服务器为基础,在IBM内部有200多个系统都使用我们的服务,我们的服务也是应用这样的基础,而且我们这个解决方案,世界上上百个客户都在使用。在此之上,我们让应用和业务流程结合起来,非常高效。据2000年调查,84%的全球公司都参与到了SOA,SOA将信息、人和资源结合起来,使得基础设施更加可视化,而且业务流程更加智能,在此之上是流程、决策、管理,我们如何能够将IT业务结合起来,这是最关键的。在这个领域我们一直进行投资,在业务流程管理方面我们有500多个客户,在整个的产品组合当中,我们将这个基础设施不断的扩大,能够用一种新的方式来交付,通过设备不需要很多的技术来进行部署。从设备到移动设备,现在的一些应用能够用新的方式来进行交付。


  此外,将IT实现云端的交付,以此为基础,我现在想要谈论的是以上的这些成果,如何来帮助实现你们的目标。我们在今年春天发布的一些新品,现在我提出一些问题,就是在你的行业、你的商业环境当中,或者你的部门应该考虑的一些问题,这样的话,从我们今天的会议内容当中能够学到一些东西,然后和自己本身的情况联系起来。


  我们考虑到之前说的只有6%的全球客户认为他们达到了优异的流程模型,就是说我们有很多的空间要去提升流程的表现,比如在自动化、参与度和预测方面。所以在不同的部门之间,你能否达到流程的优化,是否能够向新的供应商、新的雇员描述你们的流程,是不是能够优化你的决策,如果做了一些更改的话,是不是能够同步或者进行流程的模拟,这些都是我们考虑到的,并且融入了我们流程优化方法当中。


  举个例子,比如说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我们在本地和汽车公司的开发团队以及项目团队采用了ILOG的技术进行了流程方面的项目,这样使得我们进行新的流程优化和推出新的模式和新的车型的时候能够采用更好的流程管理。这样的话使他们的生产效率提高10%,准时交付率提高20%,与此同时还减少了整体生产成本,这样对业务上的良好影响以及利润的影响,我们就看到了有效的流程管理带来的一个好处。


  为了拓展我们现在已经有的这些能力,我们现在宣布我们有一系列的新的产品,也就是以人为中心的流程管理,比如Lombardi、ILOG等等,我们称之为WebSphere系列,IBM的流程管理平台,这一系列产品,给我们带来了IT和业务更快速的一个,并且更好的自动化,并且能够使我们的新产品实现转型。


  稍后我们还会从细节上具体讲一讲。另外,大家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现在从IT的角度看如何运行你的业务,是你在控制运行业务,还是封装的应用程序呢?现在大部分的公司,2/3的IT预算都用在了维护现有的基础架构和程序上面,而且它们也不一定知道这些应用程序带来了什么样的具体效果。比如说我们以IBM自身为例,几年以前,我们有15000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就是我们公司内部本身的IT的应用程序,在过去当中,


  我们把这个数字从15000多个降到了4700多个应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学到了一样东西,就是我们可以把它减少,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到2015年把4700个再减少一半。比如说我们想要减少你们的业务部门所用的这些应用程序,比如说节省2/3或者1/2,我们首先预料到这些减少的程序过程对你们的业务有什么样具体的影响或者说对于其他的基础架构在服务水平上面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些信息对于你们来说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决定服务的利用和你的服务水平上面。


  另外,我们在新的产品组合当中也添加了新的产品,比如说Registry  Edition 、Enterprise  Service  Bus以及WebSphere基础上的这些产品,所有的这些应用程序的新产品,使得我们能够知道谁在用这些服务以及应用到这些服务带来什么样的变更或者是给维护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或者是对服务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样的话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自身的基础架构的转型并且带来更多的转型的机会。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学到,如果说我们在以面向服务为重要的观点,对基础架构进行改变的话,我们可以对他进行更好的自动化,带来更大的效率,更好的组合。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把商业流程管理和SOA结合起来,就是马德里市在04年的地铁大爆炸之后的一个反映和转型,使得他们达到了更好的各个应急部门之间的整合和反映,使得各个部门为公民提供的服务上了一个台阶。


  待会儿我们来分享一下马德里市的成功经验。


  (视频)


  刚刚我们看到这个短片,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就是把不同的人、不同的流程以及信息给整合起来,而突发事件的反映以及所有设备的位置都能够帮助各部门提升他们的响应时间以救援市民。在这下面有一些支撑技术,像地图功能,就是由ILOG来提供的,使得我们能够从地理上,或者一个网络上的地图,亦或是其他的一些有用的图形资料都可以被整合起来来支持我们业务的进行。


  刚刚也看到了,我们把各种不同的信息提供起来,并且不是放到IT人的手里,而是放到前线第一反应人员手里,这些人需要做出第一时间的反应,并且作出决策。而且我们也看到,在06年做完这个项目的时候,因为有了可视性,并且也集合了不同业务和IT部门的信息,他们不断地寻求着这个流程的改进方法,而且他们每年都能够提升他们的响应时间,因此这样一种把各种信息、流程和部门综合起来,用于应急事件的反应时间的提升,跨越了不同的部门,这样的话他们就做好了非常高层级的整合,并且带来了最大化的效果,这就是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而在目前,我们已经和2000多个城市进行了合作,是我们智慧的城市项目之一。而围绕这个项目推出了新的解决方案,基于以前城市案例的成功,比如马德里市的成功,新的解决方案我们称之为智能的运作中心这样一个解决方案,通过这个方案能够使我们具备新的能力和可视性,能够看到一个城市当中的运作能力以支持其运作、运行,不单是对于城市的公共事业有用,而且对于业务、商业也有用处。


  还有另外一个关键问题,你是否正在构建一个所需的连接,就是以一个快速的方法来做出知情的决策,并且跨越不同的部门和业务的边界,是否能够获得需要的连通性呢?有一个IBM的客户,他们公司有80多年的历史了,他们和IBM有长期合作的关系,并且不断的作出技术创新,推出新的产品,比如像大型的采矿机器设备,它上面有许多ILOG的决策软件以及设备,这样的话就能够使得客户从资本投资当中获得最大的效果。还有他们也用了我们的软件来做保修的管理,如果说这样大型机器一旦出现问题,肯定就会影响到这个客户的利润和收益,因此卡特彼勒公司需要快速的反应,这也是很重要的。在保修流程当中和不同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这样的话每年可以为该公司节省6000万美元流程方面的支出,并且提升了设备的管理和保修。IBM带给该公司最大的好处不单是节省,作为IBM的一个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得益于的好处应该可以说是无价的,因为在过去的80多年当中,他们公司的CIO和IBM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他们也觉得在过去几十年的合作当中,在处理他们用到的商业方面的挑战上,IBM从来没有让他们失望过,他们也成为了我们更智慧地球项目的一个部分。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你的应用基础架构是否足够的灵活?是否能够具备很好的伸缩性?是否能够为你带来期望的一种体验?我们已经看到,这里的中国团队也很自豪现在所取得的一个成果,我们也看到,像一些赛事,像法网公开赛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公开赛,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们也看到在这个网络上面会有很多的流量去点击这些赛事的视频,还有一些TV流量以及谈论到我们产品的这些流量,其实都能够为你们的公司带来相应的流量,如果你发现有很大的流量增加的时候,是否能够有相应的能力去应对这些流量的急剧增加呢?


  我们和很多的客户进行合作,其中一个就是大连公安局,他们和我们合作,能够更有效的利用手上的资源,包括使得分局以及不同的系统来支持30多个分局的迁移,比如其中包括我们的翻译软件以及一些基础架构平台,随着这些改变和能力的增加,我们发现他们能够减少大连公安局的总体硬件成本以及电力的消耗,并且减少了总体的资产提升成本以及提供了更好的网上监控,能够预先看到一些潜在的问题并且决策,他们在这个转变过程中获得了很好的帮助。


  我们推出了一个新的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WAS)8.0,使得它有更好的安全性和伸缩性,与此同时,也有更好的安装管理,还有有更好的移动性,而且还支持到6.1版本一直到8.0版本,使得我们能够把这个延伸到移动设备上去,不区分移动或者非移动的平台。这样的话,可以把现有的系统能够扩展,而不需要重新编写。


  如果现在大家看到使用一些新的应用,里面有新的服务器,它们都是非常成功的,你能不能够非常有效的回应需求,而且能够更按要求使用用户界面呢?我们和客户进行了一些讨论,像ESPN公司,在他们互动的平台上交付了一种移动的应用,而且有很多的流量效率非常低,他们用一些可扩展性的产品来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IT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快速的回应IT外部变化的能力,不需要建立新的数据中心,比如说移动以及云端,大家能够交付灵活性和新的强大性,而且在有需要的时候部署新的应用,这是关键的一点。


  比如在无锡的软件园,软件园的云中心关注的是软件开发和创新,以及新的创业精神帮助新创业的企业家获取基础设施服务以及其他的商业服务,通过我们的基础设施技术,把Tivoli和WebSphere的基础设施技术,让入园的会员企业能够获取服务。我们帮助2000多个公司在云交付项目当中,能够业务流程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和业务服务,而且我们发现企业对云有很多不同的概念,而且操作问题,你的云和传统IT的交付服务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在整合当中会出现问题,因此我们共同开发了云的消费者委员会进行对话,来讨论现在标准的差别在什么地方,在行业如何来合作,使得我们这个云的交换要更加的顺畅,而且我们现在有超过100多个客户参加了我们委员会的工作,而且我们也有很多的工作,如果大家参与的话,也能够从中获益,我们鼓励大家参加。


  我们还发布了一个新的产品,IBM工作流分配器,能够将平台、服务器以网络为基础的工作流要比传统的部署提高60倍,所有的大家需要的配置还有基础设施等等都预先准备好了,而且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活动,根据不同的产品,包括混合云、整合设施,我们希望将所有的都整合在一起,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部署,提高灵活性。


  大家可以看到,刚才我们问的这些问题,大家如何能够参与战略的讨论,刚才我们所讲的这些问题,以及上千个客户的经验,我们发现大家需要开始评估自己的业务目标,然后选择一个项目,不管是云的项目,BPM的项目,基础设施效率项目,或者是更好的互联互通性的项目及可视化的项目等,通过相关的技术帮助大家实现这个项目,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发建立起一个例子,然后以扩展获得更多的价值。


  我们有非常好的Quickr Start的服务器,能够帮助大家学习并评估这些产品可能为大家带来的价值。我就讲这些,最后希望大家考虑一下我们所讲的背景知识,大家企业的背景来决定你是不是能够感觉有效的交付新的产品、新的服务要比你的竞争对手快很多,并且能够推动在交付的时候实现创新。大家能不能够在你的业务环境当中实现可视化,能够看到在业务出现的时候发现它,能不能和供货商和不同的合作伙伴连接起来来推动这样的能力。大家能不能够使自己的流程进行调整,知道这些流程是什么,如何能够提高创新、自动化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


  大家能不能够扩展你现有的服务范围以及现有产品的范围能够容纳新的设备,是不是能够参加移动的商务?大家是不是能够有新的交付工具?大家能不能够使用云和其他的技术来提高自己的效率,以及将你的IT资源释放,进入下一步的创新。大家是不是能够连接物联网,通过物联网的信息来使得物联网的信息成为你的竞争优势,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希望能够与我们的客户共同解决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你没有答案的话,你觉得是一个技术,而不仅仅是一个挑战的话,希望大家能够参加我们后面的各种会议来讨论这个问题,能够让自己的项目执行下去,提高各公司的敏捷度。


  最大家可以看到,刚才我们一百年的视频电影,大家也看到我们在这100年当中,我们取得的成绩。我们一共有100个标识,表明我们100年前进的方向,在WebSphere也出现在这100个当中,我非常高兴能够佩戴WebSphere给100年做贡献的产品,希望大家更好的利用WebSphere的价值,希望明年大家再来到这里,能够了解到大家的企业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帮助大家解决这些问题。我就讲这些,希望大家今天剩余的时间过得愉快,获得更多的信息,如果大家能够回答我的问题就太好了。

 

  主持人:感谢Marie L.wieck先生,接下来有请IBM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开发中心总经理王阳博士,为我们带来建筑IBM实现业务转型的主题演讲,有请王阳先生。


  王阳:大家早上好。刚才Marie L.wieck女士为大家介绍了,IBM  WebSphere在过去几十年当中,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成长,给我们的客户带来很多的利益,大家都问2011年IBM带来一些什么样新的改变。在前面的Peter  D.murchison先生的演讲当中,他用中文给大家说了今天我们应该关注的三点,我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今天的大会有三个聚焦点:


  王阳:第一,物联网,IOT。第二,云计算。第三,BPM。我们WebSphere是怎么帮助你进行转型?一个好的产品、一个好的公司,跟你的公司合作会走的非常远,因为他会不断的给你带来创新的力量。如果你的企业需要转型、敏捷能力,特别是在今天这样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物联网、云计算、BPM这三个领域中又能给企业带来一些什么新的力量呢?我们可以看到,WebSphere在最下面的底层是应用基础架构,动态的应用基础架构相当重要,能够给你的公司在不断的能力扩展当中可以不断的升级。


  王阳:第二,业务流程的管理,这是最上面的一层,怎么样把所有下面的能力体现出来,帮助我们的业务流程管理好,而且进行优化。中间一层就是联通和整合,也就是说你有很多的系统在那里,我们怎么把你所有的系统可以联通起来,并且做好有效的整合。就是因为WebSphere给你们提供了这样一些能力,所以我们可以在整个企业的转型上面变得更加敏捷。WebSphere这个产品可以用什么样的形式带到你的公司呢?其实我们可以用分装的套件,也就是把它全部整合好了带到你的公司,或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今天移动设备越来越普及,WebSphere这个产品也把移动设备的功能提供到你的企业当中。


  王阳:第三,云计算,不管你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WebSphere都可以把它相互联通起来。


  王阳:我们先讲物联网。大家可能都知道,IBM与智慧的地球息息相关,IBM提出智慧的地球这个口号,是什么概念呢?其实在智慧的地球当中,最底层用中国政府的语言来说叫"感知中国","感知中国"也就是说物联网,怎么把每一个物体设备化,让它变得可以感受到、感知到,可以把它的数据抓取出来,这是最底层的。物联网所需要的感知性是在WebSphere当中可以实现的。二是互联互通,怎么样把这些数据采集过来之后又可以把它跟其他不同的系统互相之间进行结合、进行整合。三是智能化,上面有三个小辫子,也就是说怎么样把这些数据采集起来之后,通过流程的优化能够更加有效的进行执行,加在一起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智慧的地球这样的理念,不管是哪一个系统、不管是哪一个行业我们都可以这样做到。在整个的过程当中,我们讲最下面的底层,物联网,也就是说连通性和整合。这个连通性和整合和应用的基础架构两者相互结合在一起,你不光能够采集到数据,你需要根据数据量的变化而进行下面基础架构的变化。


  王阳:我想介绍的第一个产品,大家可能都非常熟悉,这就是WebSphere MQ  Telemetry,也就是大家所说的MQTT,MQTT有什么功能呢?它可以放在传感器上面,在传感器上面这样的情况下采集数据有一些什么样的要求呢?这个产品有什么样的特性呢?大家都知道,这些传感器所生活的环境是相当恶劣的,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电力公司,电力公司的电表是装在太阳暴晒和风吹雨打的那些地方,它的生活环境相当恶劣。第二,它需要的能耗相当低,你不可能给它提供很大的能力。第三,它的存储空间是相当少的,像MQTT在传感器上面只需要30个KB,JAVA的话需要100个KB,这是一个相当小的容量,在传感器这样的环境当中它的带宽是相当低的。在这样的情况下MQTT都能够解决,是相当好的传输的工具,把下面的数据采集起来。并且它是可扩展的,它在整个的扩展性上面,刚开始电表、智能电表100个,但是随着需求变成1000、10000个,它的扩展性也是相当强的。


  王阳:第二个产品,IBM  WebSphere  MQ  File  Transfer  Edition,这是一个文件传输的工具。大家讲文件传输有什么特别?我可以用FTP,很简单,我可以把数据从一个地方拷贝到另外一个地方,但是大家知道,所有在世界上的各个系统有不同的格式,也有不同的权限,而且传输过程当中要保证它不出错,保证谁有权限可以去看这个文件。给大家举个例子,银行跟银行之间,是不需要我的数据让别人看到。通过FTE,不管是怎么样的一个系统互相连接,都可以用这样一套系统、一个产品,把所有的数据非常有效的传输到那里。第二,它可以看到这个文件到底传没传,整个过程是跟踪的,而且整个过程可以看到,这个文件正在传输,什么时候传,谁传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成功了?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你要把数据整合起来,这是相当重要的工具。


  王阳:第三,大家非常骄傲的CICS Transaction Server,在银行系统中,这是一个非常高效的Transaction Server,数据的转移、数据的传输,速度相当之快。但是在这里面我们又加了一些新的功能,这些功能也就是说在数据的传输和采集的过程中,你是不是能够了解到这当中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大家知道在哪个报刊上面读到过有这么一起犯罪的例子,有一个小伙子到了银行ATM上去取钱,取钱的时候放进去要取一千块人民币,一千块人民币出来了,但是他看到银行帐号里面只扣了1块钱,他觉得这个很有意思,肯定是这个ATM机有一些问题,他可以去钻这个空子,他又取了一千,他看到他银行帐号只损失了一块钱,他欣喜若狂,取了170次的1000块钱,可能ATM机器里面的钱都快没了,但是每次取款都会产生一个CICS Transaction,这个信号,银行只要在这上面加上一个规则,如果在这个机器上面用同一帐号不断的取,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不断的取这个东西,就会产生一个警告,就可以把这个规避掉。CICS  Transaction Server,各个银行ATM机的Transaction的数据全部都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传输,最主要是我们又加了一些新功能,对这些传输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监控。


  王阳:我刚才讲的是物联网部分,我现在给大家讲的一些产品,你知道WebSphere的产品是讲不完,今天我站在这个台上,可能一直讲到我们吃完饭也讲不完,WebSphere的产品总共有将近250个产品,我刚才只举了三个例子,在IOT这个领域中,也就是物联网这个领域。


  王阳:下面我在云计算当中给大家讲四个产品,其实今年我们在250个大产品当中更新就有50、60个这样新的产品,新的更新,我只是抽出其中10个来今天给大家讲讲,在云计算当中,对于我们这个公司,每一个公司的转型相当重要,因为云计算是一个新的方向,WebSphere又在云计算方面给大家带来一些什么新的功能和新的产品呢?


  王阳:第一,我们知道云计算上面有很多的应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应用都在云计算上面,我们每一个公司自己也有很多的应用,这些应用跟云计算当中的公共云上面的一些应用怎么进行结合呢?这就是WebSphere Cast Iron,Cast Iron是IBM收购的一家公司,它在硅谷,相当成功的一家公司,它是在云和云之间、云和非云之间所结合的世界上第一的产品,我们把它整编到WebSphere这个大家族来,也是给我们的企业和给我们的用户增添新的力量,用这套软件,大家可以看到在云上面有相当多的应用,即使是我们旁边的新浪微博,在云上面的应用、百度上的应用、淘宝上的应用等等,像我们的LotusLive、Commerce,还有其他的SoftServer这些应用,在美国像Google等等一些云端的应用,都可以通过通过Cast Iron在公司里面的ERP系统,比如SAP,或者是CA或者是IBM其他的一些应用可以互相之间进行连接,非常有效的进行连接,而且速度相当之快,本身也可以扩展,根据云计算的数据传输或者是整合这样一个应用的过程,可以相当快的进行扩展,这是第一个在云计算上面的功能。


  王阳:第二,要隆重推出的就是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WAS)8.0,大家要记住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8.0,如果大家今天离开这个会场,没有记住任何东西,也千万要记住WAS8,大家知道这是非常吉祥的数字,它有什么新的功能,我当然知道它是在全世界在Application Server中最强大的工具,第八版本又给我们带来一些什么样的新意呢?刚才Marie L.wieck女士也讲到它的扩展性更加强、功能更加强、安全性更加强,甚至我们又把它从Web2.0和移动设备也可以把它扩展出去。大家WAS这个平台可以把下面的东西虚拟化,不管用PC,还是用Power、Linux Base的,WAS都可以把它们整合在一起,现在手机、移动设备也可以把它扩展下去,也就是说你的应用只要写一次,你可以在不同的移动设备上进行扩展,这就是IBM的创新、这就是WebSphere的创新,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下,WebSphere可以帮助你、帮助你的企业到各个领域当中,把当今最好的技术应用起来。所以大家记住WAS8.0有非常强大的功能,而且可以扩展到移动设备,Web2.0所有的一些功能都可以搭进来。


  王阳:第三,云计算应用当中,叫做IBM Workload Deployer(IWD),大家去年可能听说过叫Cloud Burst,什么叫Cloud Burst?Burst这个词非常形象,我打一朵云上去,再把应用打上去,这就叫做Deployer。Workload是负载,相当于应用程序,然后把应用部署到云计算平台上面去,所以IWD对于你的云计算是相当相当重要。IWD有相当强大的功能,我们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已经有很多的Bata user在使用。不管是你的公有云、私有云,公有云和你自己公司里面内部的计算功能。


  王阳:第四,当你把所有的应用已经部署好了,在云计算上面,你怎么来管理它?这是WebSphere Virtual Enterprise  V7,WVE7给我们带来的一些新的功能,也就是说当你把整个云计算都部署好,不管它是在公有云、私有云和许可系统上面,或者是你的移动设备上面要进行管理,这里面有强大的功能,也就是说大家知道云计算,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或者相当难处理得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就是说你的Maintenance  Window相当少,你不可以说现在要休息了,我得把整个系统关闭了,对不起,弄顶黄帽子在你的网页上,这是不行的,24小时要滚动的,一直要有,而WVE给你的功能是,你可以做到零,就是你不需要有Downtown。更新你的应用各方面的东西,它的Session可以一直维持。这些可伸缩性、虚拟化,这些水平都在增加。这是第四个也就是WVE在云计算上面的功能。


  王阳:第五,BPM,也就是业务流程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在云计算最上面一层,对我们公司来说,每一个公司是最主要的一点,你说下面的数据采集起来了,我的应用程序随便在哪里都可以跑了,但最终是为了做一件什么事情?是一件业务的事情,业务的流程管理对我们来说是相当重要,这是最后来实现公司价值,提高公司竞争实力得相当关键的一步,业务流程管理有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呢?首先我们有一些工具,怎么来梳理你的业务?怎么把业务展现出来,怎么把业务给运营起来?然后又可以通过对业务流程的监控进行优化。


  王阳:第一个产品,如果你今天离开这个大会,需要记住的两个产品就是WAS8.0,第二个就是BPM7.5,为什么这个非常重要呢?BPM7.5,大家知道IBM收购了叫Lombadi这个公司,大家知道IBM  WPS是相当成功、相当有实力的一个业务流程管理工具,Lombadi和这两个相互结合,产生的是什么效果?WPS功能相当之多,所以界面并不是很好使用,但是Lombadi的界面相当容易,而且简洁,我们把两者的优点结合在一起,让每个人都一目了然。所以在这上面,BPM7.5就是你所要记住的第二个产品,BPM7.5最终要把前面搭起来的IOT、Cloud到BPM中实现你的业务价值。有了BPM以后,显然还要进行监测,怎么进行业务监测,包括在你分布式计算还是在z这样一个平台上面,我们都有端到端的监测,监控系统,这样就实现了整个流程的可视化,而且整个流程都可以统一进行管理。


  王阳:在BPM当中我想讲的第三点,它不是一个产品,我想给大家讲的是一个方法论。大家说,我们的公司有很多的业务和流程,这些流程很难梳理,我都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我们的应用软件也相当多,我们的部门也相当多,我都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我们这里就是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论,通过这样一个方法论我们可以教会你从哪里开始,借助技术来消除业务的僵化和薄弱的环节,所以我们找到哪里是薄弱的环节。然后我们能够从数据和流程当中获得信息、获得洞察力,然后去消除各个之间的鸿沟和它的复杂性,把它简化。不光是这样,我们还可以帮助用户来做,IBM也可以将服务人员派到用户端,手把手的教会你们,跟你们一起做,怎么样应用BPM,怎么样用WAS进行部署,怎么样用云计算平台等,把物联网、云计算和BPM融会贯通,真正实现业务的敏捷性,只有做到了业务的敏捷性,公司才能成功。今年是IBM一百周年,我们每一个产品部门,包括WebSphere都非常骄傲,也就是要送出百年华诞的礼物,百年华诞的礼物在WebSphere当中,我们前面讲了十个十大产品,但是其中最主要的就是WAS8.0和BPM7.5,有了这两个产品,你们的公司在业务转型上面、在敏捷上面就会更上一层楼。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阳先生的精彩演讲,下面有请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总经理徐刚先生为我们主持最佳实践高效与创新敏捷战略的主题讨论,有请徐刚先生。


  徐刚:感谢Marie L.wieck女士、感谢王阳博士的精彩演讲,我想通过前面两位嘉宾的演讲已经看到了WebSphere平台在整体的策略,以及我们的新产品。大家谈到很多中间件的产品,其实WebSphere的发展也有很长的历史了,8天以后就是IBM一百年,IBM软件集团的成立也有15年的时间了,WebSphere作为软件集团里面最重要的产品线,我们在15年里面做了很多很多的变化,最早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从一个中间件的基础平台,从三层架构应用开始,然后我们逐渐跟客户讲,你应该用一个SOA的架构来构架你企业的应用平台,以及我们今天所讲的业务敏捷性,我们怎么样通过业务的管理平台,能够通过一个敏捷的支撑平台让你实现业务的敏捷。


  徐刚:除了在零售行业以外,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其他不同的行业里面,很多的企业客户都有很大的压力,这种业务上的压力来自于竞争,来自于市场或者是内部的一些业务人员能够提出不断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针对于这样的不断的挑战,IT部门其实在里面确实起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下面我们可以看一段录像,是华泰保险,我们知道保险公司也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华泰保险的客户怎么样用IBM BPM的平台保证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呢?我们请看录像。


  (视频)


  徐刚:下面有请长城计算机公司的销售总监李峰先生,由他给我们介绍如何和IBM合作提供云上的解决方案,真正把云能够落地。


  李峰:谢谢徐总。尊敬的IBM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我叫李峰,来自长城计算机,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私有云助力企业发展。


  李峰:下面我想把我们公司介绍给大家,我们公司全称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城电脑,它是一个上市企业,长城电脑是中国最早生产微型计算机的企业,是我国第一台高级中文计算机"长城0520CH"这个机器的制造者。


  李峰:长城电脑与IBM有多年的合作历史,今年4月29日,中国长城计算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与IBM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发布智慧云长城的战略合作计划,旨在将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创新技术和商业模式与中国本土的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相结合,全面提升双方在云计算领域的影响力和云计算相关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我们长城与IBM共同合作,有一个企业私有云解决方案,就是长城云智方,下面我想把长城云智方向大家做一个阐述。


  李峰:我们这里面总共有五层,最底层就是网络层,再往上就是被虚拟化的CPU、内存还有存储,再往上就是虚拟化和系统管理软件,再往上就是云服务管理平台,这上面就是快速的自动化服务。我们可以带给客户的是单一产品、单一交付、单一安装、单一发票、单一的服务结构,最终让我们的客户能够真正感受到云计算所带来的好处,让客户可以实现快捷和高效的服务。


  李峰:下面看一下长城云智方的结构图,在整个长城云智方结构图里边,这里面涵盖有网络、应用、硬件、软件等等一些设备,在这里面,我们用与WebSphere相关的软件,另外CAST IRON在系统整合和集成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李峰:我们长城数据中心由的模式过渡到现在的云计算模式,在整个过渡的过程中,给我们解决了以前传统模式当中所有的诸多问题,对于我们采购居于运维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


  李峰:今天大会主题是敏捷、转变、成长,利用云智方搭建云计算平台,实现IT资源动态调配与高效性。云智方带给客户的价值体现在如下方面:第一,提升了75%的IT资源利用率,并减少软件许可证成本;第二,降低50%的IT配置、运作、管理、监控的人力成本和40%的IT技术支持成本;第三,在快速的资源部署与服务交付方面,提高客户满意度。第四,自动化资源部署,保证服务水平一致性。第五,在节省资源的部署时间,并降低人员的专业技能需求方面,简单的付款方式,提高了投资回报率。原来云计算规模可以很小,可以小到一个机柜就可以实现。


  李峰:最后我想给大家做一个通告,我们长城电脑数据中心目前达到的效果,我们以前有70多台服务器亿存储,应用有ERP、邮件系统、OA系统、网站、生产管理系统等等。利用IBM云计算解决方案将传统数据中心建设成云计算中心,目前已基本完成。硬件资源利用率从平均的15%提高到70%以上,服务器可节省30%以上,维护管理人员可节省2-3人,电费粗估可以节省每年6万左右。配置部署时间大大节省,从4-5天,缩短为10几分钟。自助自动化管理提高效率,用户体验大为改善。


  李峰:以上是我今天向大家阐述的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徐刚先生及各位嘉宾的精彩演讲。接下来我们将进行高端对话,业务敏捷与整合IT架构的讨论,有请来自商业价值杂志董事总经理/IDC独立顾问万宁先生上场。


  万宁:非常高兴能够在这样的会场主持这样一个讨论,今天大会的主题"敏捷·转变·成长",这三个词对每个企业都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希望获得一个高的成长,其实我们会面对新的转变,因为我们希望使得企业变得更加的敏捷。这三个词表示了今天所有内容的逻辑关系。首先请允许我先把几位嘉宾介绍上来,首先是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马光悌先生,第二是百安居中国有限公司IT技术总监李炮先生, 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总经理徐刚先生。


  很高兴各位能够来一起进行探讨,刚才听了IBM几位老总的介绍,包括两个案例,我们确确实实的能感受到我们现在企业有着越来越多的变化,我们每一个CIO都有一个愿望,希望能够用一个强大的IT系统做到以不变应万变,但是这个能否实现,希望通过我们的讨论来对这个问题真正探讨出一个答案来。


  在展开这个讨论之前,因为各位都已经看到我们几位专家的身份,希望能够请你们每位花两分钟大致介绍一下,我们把话题转到马总,因为马总是银行IT系统的资深人士,从您的角度看一下民族证券是怎么样的公司,它的战略、它的IT又有什么样的要求?


  马光悌:大家好,我是在证券公司,作为一个证券公司,我们可能并没有做到最好,但是被邀请以后,我还是想给大家做一个样本,让大家看到我们这个行当里还有一部分人在做什么,是怎么做的。证券公司主要是提供服务,相对来说,这里面的技术力量也不再是一个研究、教学那样的概念,而是非常前端的应用,证券业务在不断的发展、品种在不断的增多,同时由于它特别强烈的实时性,比银行和保险还要有强烈的实时性,导致系统要求非常高,所以我们一直在追求四个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实施非常好的系统而努力。当今这个行业里面,和所有的公司一样,这个行业的领导已经看到了中国的证券市场,已经在世界上成为了一个大市场的概念,虽然它的盘子不是很大,但是交易量非常大。在这个大盘子下,最高的技术领导人就提出了大系统的概念,大系统对于证券公司来讲,就是要跟上目前的发展形势,所以我们现在在行业云的研究,在证券公司的速度研究,特别是去年由技术最尖端的比赛拼杀,到今年用技术去做客服的研究,包括程序化交易,包括虚拟,包括一些云的测试和远程的一些服务到了白热化的地步,目前最热门的是这些东西。


  
  万宁:李总,刚才您已经把百安居的故事讲一下,您更侧重一下究竟百安居的技术方面是怎样的思路?


  李炮:我顺着装修讲下去,因为我是来自零售企业的,我们面向的是大众的市场,在之前介绍的时候也讲了,百安居从业务战略来讲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我们零售的企业来讲,从业务来看,我们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目前来讲公司整个战略,大家看到屏幕上都是我们公司战略的一部分,主要我们关注在哪些方面?第一是我们的品类,第二是我们的价格和促销,第三就是最后一张图,就是1+1=2,用一种简单的方式,把企业的流程、企业的管理、企业的运作模式简化起来,真正成为零售企业。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会讲,最简单的模式就是最成功的模式,我们在这方面会做很多的工作。


  针对业务的变化,怎么去做一个IT的系统,怎么提供建造IT的支持,我的经验,我们要做一个基于服务的运维模式和基于服务的系统的架构,我所谓的基于服务的模式就是大家看到屏幕上的图,我们把我们所有能够提供的服务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固定的,我们叫做Service Catalog,这样我们可以通过运维的团队去做。第二,业务需求变化的部分,我们通过另外一个需求的团队进行管理,形成非标准的服务和一些小的项目,通过改动把整个的系统能够满足业务的要求。


  另外,刚才大家讲到很多,我们基于服务的架构,我们这种插件式的、组件式的架构,我们认为能够快速响应,满足业务的需求。


  万宁:非常感谢,徐总大家很熟悉,我就只说您是IBM软件集团大中华区WebSphere总经理。现在我们就开始今天的对话,我们对话的主题是对话业务敏捷,因为毕竟所有的IT都是为业务服务,为实现企业的盈利目标而做所有的工作,在这个对话下面,我们希望看看对话的第一部分,我们希望今天的对话从业务开始,因为既然我们要强调业务敏捷,我们总是要谈一谈我们业务的方面,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


  首先一个问题问问马总,说到企业的转型,您刚才提到很有趣的事情,人多的地方机会多。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股市和外国完全不一样,中国参与股票交易的人口数量大概是最多的,因为国外都是通过一些专业代理公司去完成所有的交易,造成中国这方面的压力非常大。同时我们最近查阅资料,包括我们民族证券业和手机运营商一起建立基于手机炒股的产品业务服务,像这样的转型,证券公司每天都会发生吗?都会很多吗?


  马光悌:如果从90年开始算,到现在中国证券历史有20多年,20多年的技术发展史当中有两件大事,一是集中交易,集中交易搞的我们很紧张。二是网上交易,网上交易出现以后,到今天为止已经占了现场交易的90%,大量的投资者已经到网上去了,网上交易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移动交易在网上交易占的百分比非常高,因为是我们一些政策的约束,大家反而去做移动交易去了。


  中国的投资者来讲,他不能全权代理,因此他直接参与,量非常大。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如何应对这种转型,首先就是要给股民提供一个非常方便、快捷的方式,而这个往往要跟运营商合作在一块儿做,因为他们已经有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既然手里面有一个移动的平台、一个手机,为什么不把它变成一个交易的延伸呢?这个题目各个证券公司做的非常的激烈,我个人认为从2011年来看,今年在证券公司的客户上最大的一块是最令人瞩目的一块是移动的网上交易。


  万宁:但这部分对于现在原有的系统带来很大的调整性的压力吗?


  马光悌:网上交易、移动交易会给整个系统带来非常大的压力,证券公司在四个小时里面不容许任何闪失。现在由美国发起的闪电交易、程序化交易,已经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我们现在是毫秒级的价格变化,他们已经到了微妙,甚至号称要做到毫微秒的变化。这样中国投资者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证券公司的技术人员来说,也非常感到紧迫,因此我们开展了程序化交易的研究,这个对系统的压力非常大。


  
  万宁:我想问问李总,您所谈到的企业的转型或者是业务的变化,可能会对IT提出一些什么样具体的问题和挑战吗?


  李炮:对于我们这个企业来讲,这是一定的,刚才其实在讲业务战略的时候也讲过,比如我们收购其他的企业,我们自己做一些关键的技术,和目前正在做的新一代的门店,其实对于IT系统都是有相关的需求的。目前来讲,怎么把这个业务架构在IT上面,我认为对IT依赖最强的就是银行保险这些,提出来的就是零售企业,你们可以看到,如果哪一天系统出问题的话,门店里面就会比较乱,因为很多东西都是手工去做的,这样对我们来讲也是有比较大的挑战。


  万宁:徐总,从证券业、铁道交通、到百安居零售,每一个人代表的行业,可能包括异构的系统,新的业务流程的部署,像马总说的新的客户服务模式的转变,这都是挑战,从您的角度是看更多的行业,在目前的业务转型里面,有哪些对于IT带有共性的挑战和问题,您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徐刚:其实这两年,IT在企业里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仅仅是我处理一些现在的业务,还包括了未来的创新,我怎么样能够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已经变成越来越重视IT、越来越期望IT不断发展,所以我们在不同的行业里面,看到了很多企业对IT部门、对业务创新这方面的需求。举个例子,刚才马总也讲了,在证券公司里面我们发觉有很多人,用手机去炒股,这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国外我们也可以看到,手机上的业务变得越来越多,我们可能网上转帐,甚至手机直接买彩票或者做一些应用,我们发现它的业务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后,它给企业带来的创新是我的一种新的渠道可以面对我的市场,这时候我们会发现企业的竞争力也开始提高了。如何能够把企业IT的平台能够更好的扩张,能够真正的支撑到业务的创新,这一点变得非常重要。在这里我相信对IT部门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机会在于确实我们要想更多的,举个例子,比如我在网上也有我自己的商城,我网上的商城的信息怎么整合到内部的ERP系统,怎么通过网络扩张我的经销商,能够把我的经销商也整合到我的系统里面来,这对IT整个业务的扩张、拓展、创新能力开始变得越来越多,这是第一。


  第二,可能会面临一个大的挑战,在于我们讲的怎样能够快速的让业务流程支撑我的业务目标,就像刚刚李总讲的,业务流程永远不变的就是变,这么快的业务变化的需求出来以后,我到底怎么用IT手段很快的支撑这种变化,这变得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的一点在于,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经历,比如跑到一个地方办理业务的时候,可能营业厅的人会讲,你的业务需求不能满足,因为我们流程上不支持,因为我们流程就是这样设计的。一方面来说,这个流程是好的,因为要控制企业的风险,要有一定的规范,但是如果说这个流程是一个普遍的需求,而我们需要去改变这个流程的时候,是不是IT系统能快速的来应对这个改变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要考虑的。所以我们如果说有这样一个好的架构,我们说能够支撑,当业务人员、业务部门有这种改变的需求出来的时候,我可以最快速度的,能够实现你改变的要求,这块我认为是对IT部门是一个挑战,因为现在的竞争很激烈,不允许你要推广一个新的业务,对不起等我六个月以后才能实现,这是有很大压力的。


  第三,我们看到比较多的一个挑战,在于我怎么整合现有的系统,这确实是很大的挑战。我那时候跟一个CIO在聊天的时候,他开玩笑说,我已经变成首席整合官了,我有这么多系统在里面,怎么把它们很好的整合起来。各个业务从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东西,整合不好的话,出来的结果都是不一样的,所以不知道哪个是最重要的 、最好的,所以这块对于他来讲也是很大的挑战。IT部门确实看到了很多机会,我们可以扩张我们的业务,我们可以去有很多的创新,我们可以有很多的改变,我们也可以去适应这种流程的要求,但是确实我们也有这种压力在这里,怎么样让我们的IT系统能够满足业务的这种需求。


  万宁:刚才徐总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总结,因为您看了很多的行业,您给出了两个维度,第一,我们整个信息部门服务范围在不断扩大,从过去支持小的业务系统,到现在后台前台全线的做。第二,给了时间的概念,如何快速的完成部署。这里面有很清晰地看出来,现在的业务给IT提出了很多的挑战,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我们看看在这种挑战下面我们怎么去看待IT的能力,所以我们有很多的维度去看IT的能力,但是今天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入点,规划,因为我们其实可以看到,每一个企业在去做所有IT战略的时候,我们在回头检讨、重新评估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当时并没有很好的分析和研究整个业务发展的战略、规划和设计,结果使得我们IT整体架构不能和它匹配,所以我想今天先问一下这个问题。我想问问马总,虽然您非常资深,但是您一直勇于尝试新技术,不断为您服务的新公司设计出很好的战略,当您进入到一家公司,去做整个IT战略规划的时候,您怎么评估新的技术,您又怎么看利用这些新技术来帮助您和您服务这家企业迅速形成业务的竞争力?


  马光悌:万宁先生问的非常好。我觉得在如何服务好业务的问题有两个感受,也就是多年来积累下来的一点经验:第一,你在做两年、三年或者五年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强烈的概念,就是检讨一下过去的事,有一个强烈的意识就是如果一切可以重来,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这时候你会对当前的判断和经验的应用非常有价值。我以前做了很多事情,有的成功、有的不成功,如果做的时候,成功要怎么做,能不能把模拟虚拟的东西用到真正的东西。紧紧扣住业务的需求,并且超前于它,因为业务一旦发生需求的时候,是非常急迫的,谁快谁就抢占先机。第二,总是把业务研究透,我们这个行业里面有个规矩,IT人员去转业务的时候非常轻松,而业务人员转IT非常的艰难,几乎是不可能。首先要超前的想,第二把他们加在一块儿一块儿去做事。


  万宁:让业务人想技术确实很难,还要花很大的代价。但是紧扣需求或者提前一些,我们有下面的问题,刚才您在谈利用中间件技术和SOA实现刚才那个动态架构,去适合百安居新的领导团队对于中国战略的支持,您觉得目前为止,百安居刚才您所介绍的这样一个战略,对目前的百安居的业务动态效果怎么样?


  李炮:我们目前来讲,因为我们业务的变化是比较多的,我们基于这样的结构、一种架构角度来讲,对我们的业务支撑很有帮助。接着刚才的话题来说,这是一个修路的事情,我们一些新的业务过来以后,我们并不是说不去改我们的IT,不去改里边的一些东西,我们把后台的一些东西改掉了,这样对业务的影响其实是最小的,并不是说我们有一种应用或者一种功能能够保住所有的业务需求是不可能的,但是架构方面可以方便的调整,这个时间比较短、成本比较少,业务的影响比较小,IT有一个统一的方向,这个来讲非常有帮助。


  万宁:问徐总,刚才几位CIO已经把问题提得很明确、很尖锐了,第一,是马总说的,永远在做规划、设计、整体架构的时候,有一个问题要想,假如一切可以重来。但是一切不可以重来,刚才提了,减少或者不要对现有的业务进行冲击,因为我相信任何一个企业的CEO都不希望CIO说我要上一个新的系统,推倒重来,不可能。面对这两个命题,从您来看,一个好的架构,一个好的规划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在哪里?


  徐刚:其实架构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确实是很重要的,我们之前谈了很多关于SOA的架构,SOA的架构其实是一个从技术的角度实现的一种手段,把很多系统里面的一些信息变成一种服务的形式显示出来,这是从技术层面讲的架构。我们要完成业务的敏捷,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支撑业务发展并不是说技术打通了这条路就通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说我的业务流程怎么样在这样的架构里面,很快的把它串起来,换句话说,我现在很多时候跟CIO做对话的时候,已经跟我谈到了一点,他们想让IBM帮他们找一些应用架构师,不是纯IT架构师,是应用层面的架构师,他可以从业务的角度、应用的角度、业务发展的角度告诉我,我整个应用架构应该是怎么样的,我的业务流程是怎么样的,而我这个业务流程是不是很容易可以根据未来业务发展的时候需要调整的时候就很快做调整,所以我们讲做这块东西,理论上来讲,你从技术实现上需要有一个SOA的架构在下面,需要有一种方法能够分析清楚应用架构是怎么样的,这样才能真正把应用落到我真的变成一种敏捷商务能够实现你的这个要求。这里面有几个例子,最近我们在银行的例子,银行在谈我现在发展我的业务,我认为四个渠道很重要,传统的柜台很重要,我认为网上银行也很重要,移动银行对我来讲也是很重要,其实这几年都是我可能未来我要发展我业务的时候要考虑的,不能光考虑在柜面可以取钱就可以了,或者是因特网上取钱就可以了,有一天要拓展到手机网上怎么办呢?


  多渠道的整合,这种渠道的整合,虽然在前端给客户看到的是不同的界面,其实我要完成的是我的业务目标,这个业务目标真正看,虽然我的设备不一样,但是我达到的业务目标、业务流程是差不多的,在这样的架构里面,能不能通过这样一个敏捷的业务架构,已经设计好了,所以下次需要你做这样一个调整的时候,需要把你的业务渠道进行一个能力拓展的时候,我的应用架构已经在这里了,我不需要做大的改变,已经能满足你的要求了,所以我讲是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好的应用架构在这里,同时又能够有SOA技术实现的架构、IT架构在这里面能够支持企业的应用,我的企业会变得非常有竞争力。


  万宁:刚才徐总说的非常有用的一点,其实应用也需要架构,一个整体的部分,毕竟现在中国的企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并一直延续到今天。作为一个CIO,让一个技术的人员相信业务问题是很难得,如何在公司内部告诉我们的客户,说技术的问题不是问题,我们怎么样能够把业务的问题梳理出来,然后我告诉你,就像刚才徐总说,我整体的架构能够逐一支持我所有的需求。刚才马总也提到了,如果让一个业务部门了解技术很难,但是在证券这个行业,一日不可无IT,毕竟要靠IT基础架构来完成所有商业运行的,像刚才徐总讲的,每一个业务流程,甚至要开一个新的流程,都必须在这个架构上面,您怎么去做到通过一个完整的IT架构的设计去真正的呼应业务部门的要求,甚至引领业务。


  马光悌:一个是从理论上去做一些工作,2004年我有一篇文章说到IT对于证券业务来讲,对金融业务来讲,开头是拐杖,可用可不用,后来是腿,没有腿走不了路,再后来就是大脑和心脏,现在我们就是大脑和心脏,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实践中做些事情,让他感到离不开你。其实一个银行、一个证券公司他们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们没有车间、没有大卡车,也没有铁轨,就是电脑、人脑,所以在整个的业务发展过程中,就像刚才万宁先生说的,不可一日无电脑,IT技术已经支撑到帮你思考、帮你前瞻性做事的一个结构了,所以一个是理论宣传,一个是实践证明,这两点做的还比较顺利。


  万宁:我想问问徐总,如果动态的IT架构的确能够帮助CIO以不变应万变来应对业务,因为业务天天都在变,像刚才讲的,需求每天招数不断,你怎么能够真的无招胜有招,您看的企业很多,从您专业的角度给我们CIO一个反馈,如何利用这样的一些技术平台、中间件的这样一些支持,最后实现的刚才几位CIO所说的,我这种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或者以无招应有招的方式?


  徐刚:这是每个IT人都愿意想到的境界,不要整天一说业务有需求了,我就跟着你的需求跑,能够有这样一个真正的平台在这里,能够跟他们有一个很好的沟通,能够让他们了解这个平台。其实最高的境界是说,他们能够知道这个平台是怎么回事,他会告诉你这个平台能够做这些东西,这个对我们讲起来就会很轻松,要做到这块,我们前面讲的有几层东西要打通,底层技术层面一定要打通,如果这个层面不打通,你再怎么做整合,你要做流程都是假的。就像练武功,你先要把任督二脉打通,你怎么把任督二脉打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方法,这是一个最基础的方法。现在用SOA已经谈了很多了,大家已经很熟悉这一点了。在7、8年之前,我到客户那边讲SOA的时候,要花很长时间介绍什么叫SOA,要做这样的整合,今天跑到那边的公司去,CIO都跟我讲,我要用SOA的架构做什么什么,整体架构是SOA了。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领域被CIO们认可,真正在企业内部得到了实施,这个实施不是说今天的SOA把以前所有的东西摧毁重来,真的是怎么样能够通过一些项目切入,慢慢帮你把你的系统从一个SOA的架构开始转变,从一个小系统开始,但是你的架构已经设计好了,以后不断的扩充不断的放内容进去,他的平台就越来越大、长的越来越多,你就会发觉你已经有这种能力了,已经练就这个本事了。这是一方面,你要有一个最基础的。


  第二个层面,我认为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一直在讲跟业务人员有一个很好的沟通,之前我们碰到一些挑战,在于业务人员我们提了一个需求,我们一直讲需求,把需求讲清楚,IT就能够帮助你实现,最困难的一点是需求讲不清楚,讲完需求以后,做完开发,业务人员说这不是我要的东西。所以我们有没有一种方法,我还没有开发之前,我已经让业务人员了解到是不是要这个东西,这个业务流程是不是你需要的,我们能不能让业务人员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参与这个流程的设计,而且知道怎么模拟运算的流程,当应用开发出来之后,就是这样的,是不是你要的。业务人员在这个层面上,这个东西跟我想的有一点差别,你应该稍微给我改一改,没问题,我现在给你改好了。这时候在开发的过程中已经不断的有沟通,所以我们讲当你有BPM在这里的时候,很多时候告诉业务人员讲参与系统的开发和设计,我能够很早就告诉你这个应用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说最后一分钟交付给你的时候,你才发觉这个应用原来长这个样子,不是我要的。这是我认为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真正把这些打通,IBM在各个层面上提供了这种能力、这种方法,能够给到我们的用户,不管从底层SOA的架构能够把各个系统从技术层面打通,到从业务层面我们有很好的平台跟业务人员能够沟通,能够在业务层面上实现这种业务流程的整合,这个都是IBM能够提供的一些服务。


  万宁:非常感谢。再回到业务,这是我们第三段要讨论的,刚才徐总已经讲了,除了我们要打通任督二脉,我们希望把内功练好,其实这一定是个境界,这不是一日能够完成的,但是必须要去做。徐总刚才提到,一定要你中我,我中有你,我们把业务人员拉进来,也要走出去,最终完成和整个业务的配合。因为今天大会的主题是业务敏捷,我希望从马总这里来看,您怎么样去定义业务敏捷。


  马光悌:所谓敏捷就是在行业里面能跟上,有竞争优势。业务要敏捷,刚才我已经说过了可能其他的行当也是一样的,IT是领先的,刚才万宁先生也说到,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问题,还有刚才徐先生也提到,每次开发好了以后,他总是觉得不行,所以这边要原谅一点,有时候业务人员要求说不清楚,真的说不清楚,因为它发展得太快了、太敏捷了。怎么办呢?就是一个新业务出现的时候,我觉得有这样一个团队,我们长期有这样一个部门,叫翻译部门,紧紧把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绑在一块儿,专门找新的东西,最后很快总结出一种模式,就不管了,再管会耽误时间,他交给开发部门,用这个方法保持敏捷性。


  万宁:非常感谢,李总怎么定义业务敏捷?


  李炮:在我看来,业务敏捷其实就是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满足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这个才叫业务敏捷,并不是今天一个样子,明天一个样子,不是随便变,这是我的理解。


  对于刚才徐总他们讲的应用的架构,其实我也是有同感的,目前来讲,其实我在这边也是做应用的架构这块,怎么去把应用的需求转成IT的语言,我认为我们目前来讲,主要精力也是放在这块。我觉得更多的是从战略的角度看这个问题,这是我对业务的一个理解。


  
  万宁:业务敏捷就是更多、更快的部署业务流程,并且核心业务流程支持企业去面对市场、客户的一些需求,徐总最后从IBM的角度给我们阐述一下业务敏捷和对企业的意义。


  徐刚:业务敏捷定义也很难定义,但是我觉得最好的诠释,什么叫业务敏捷?就是你的老板认为它敏捷它就敏捷了,但是要做到这一点的话,真的很不容易。如果要把业务敏捷能够真正的体现出来,我们讲到的是说,不是让应用绑架流程,不能让应用绑架我的业务,我的业务要能够真正的按照我企业策略的方向发展,很快我能让业务满足变化的要求,这是最核心的。


  我认为其中有几个蛮重要的关键词我觉得应该去看的:第一,可视化,今天上午讲业务敏捷的时候,已经看到了业务的可视化,我们不能说业务流程到底怎么样,我们都不知道是一个闷包在里面,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业务流程是怎么样的,可视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


  第二,管控,你要有好的管控,你的流程要怎么做,你的安全性应该是怎么样的,你应该怎么做整合的策略,这些管控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你做到了这块,才能把业务的敏捷性提上来,业务敏捷了,你是不可控的,你是有很多风险的,这就造成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第三,一致性,一致性这块非常重要,真正做到业务敏捷的话,我们希望在不同的平台、不同的地方保证业务的一致性,能够真正实现业务的一致性,也就是真正的实现了业务的敏捷,我的扩张。今天我们不一定知道明天会有什么新的需求出来,但是当我们有基础的东西在这里的时候,我真的可以以不变应万变。


  万宁:今天会场有几百位观众,我们有另外一个安排,我们希望进入到更大的范围去,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两个微博大屏幕,叫对话无极限,很多人在参与,因为有一些问题,微博上其实问了一些问题,我们来提一下问题。


  先问徐总,刚才您其实已经说了,我想让您再强化一下,衡量业务敏捷的标准,刚才您提了可视化,可控化和一致性,这已经给予了业务敏捷的衡量标准,它的最关键点在哪里?


  徐刚:我觉得还是循序渐进,就是有很多东西我们还是需要从底层的基础开始做的,不是说业务敏捷,我今天随便建立一个平台,我就可以把业务建立起来,我就变成了敏捷业务了,这里面最核心的还是这支团队,这些人,因为企业里面的这些人是很关键的,怎么样让业务人员、IT人员真正整合起来,我们能够共同去建设企业敏捷的平台,这点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落实到后面的还是人。


  万宁:这个问题丢给马总,您觉得企业实现敏捷业务,从您这个CIO的角度,的最关键点在哪里?


  马光悌:最关键,首先就是整个公司在核心竞争力的目标非常明确,我就做这一样事,第二我还是回到IT来,我所碰到的我们会议的主题也是为了IT来的,IT要发挥到极致,而且要很超前,这样才能保证敏捷性,如果没有敏捷、没有动力的话,整个行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万宁: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微博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说成本的限制,一些构想。但是我想今天因为刚才几位的谈话已经把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了,我大概把刚才大家的观点总结一下,首先我觉得给IT部门一个持续的改进作为愿景,这是非常让我们感到重要的一件事情,作为整个企业业务管理的触发器,而且您又提到了,包括马总也谈到了这种转型下面面对异构平台新的业务流程、新的用户需求我们怎么去做,刚才我们谈了一下在这里面,徐总里面谈到了两个维度,能力的扩张和快速部署的能力这两个是必须相匹配的,否则就不能完成业务敏捷。后面我们也谈到了怎么样让业务部门更加了解技术,其实是整个IT成功的关键。而在整体业务架构上,您刚才谈到了三个标准,可视化、可控化和一致性,这个部分是让我们今天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再次感谢几位能够花时间和我们分享这样的一些观点,谢谢你们。


  今天的对话就到此结束。请各位嘉宾就坐,谢谢。非常感谢你们用精彩的观点和我们做了这样的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