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互联产品重构制造公司
首届两化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暨2015年上海互联网+制造业大会于2015年10月22日在上海盛大召开。会上,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博导、两化融合专家黄丽华教授做出了题为《智慧互联产品重构制造公司》的精彩演讲,让我们共同领略黄教授为大家带来的真知灼见。
那工业互联网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讲到工业4.0,讲到工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我们自然会想到GE。GE为什么在2011年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呢?这需要我们重新审视GE的各个产品。“你发现不管什么产品,产品背后都已经联网了,不管是航空发动机还是钻孔机,都联网了。所有这些,我们都看到,在产品当中已经嵌入了真正的IT成分,我们叫嵌入的传感器等等互联的东西。任何一个产品直接和云端平台相联,这就是看到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所在,所以我们就看到,要完成这个公司内部转型非常之厉害。最近好多杂志介绍GE转型,这种转型是现在制造企业要学习的地方,它在重构它的一套系统,更重要的是一个企业原有的能力还不够,我们需要学习、开发、培育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跟上今天互联网时代的步伐。最终的能力,对今天大部分公司能力来讲,一个是软件开发能力,第二个是数据分析能力。今天看到的GE互联智能产品,服务是订阅的,降低了产品维护成本,更好的产品性能(可视性、效用),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商业模式创新。”黄教授通过GE的例子向我们揭示了工业互联网的本质。 让我们将思绪再次拉回到两化融合深度融合方面。“要想走向融合,最要害的点就是依靠创新。”黄教授指出:“以往企业信息人,我个人认为我们走过两次IT创新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让我们个人工作自动化,是在80年代之前。第二个阶段,是让我们的业务自动化。”这里,黄教授为我们做出了详尽的解释:“假设企业内部ERP,一般性业务流程重组、优化重组都已经做完了,而这个工作已经经历了整整十年,从1995年至今。IT两次创新阶段给我们的企业带来的创新机会在哪里呢?尤其是互联网时代,IT产业的创新,我认为是产品创新,唯有产品创新,才可能真正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带动运营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每一个层面的创新,互联网化都有机会,但最核心、最有立足点的还是产品本身。” 智慧互联产品 什么是智慧互联产品? 有三大部件:一、一定有智慧部件。“物联网传感设备,感知设备应用,都应用在这里,包括FID在你的产品上”。二、互联。“当然是跟互联网有关,产品要能够联网,要有接受器,要有通讯,要有通讯协议。”三、原有物理部件。“智慧互联的产品,未来在原有物理产品基础上新增四个功能。”这四个功能分别是:“第一个,产品检测。自己能检测,感知周围环境变化,地理位置变化、内部性能的变化。第二个功能是,控制。甚至可以远程够控制,这种控制功能能给今天的产品赋予智能。第三,优化。优化和后台管理关系密切,优化的实现需要大数据,需要各种各样的分析能力,根据今天的大数据来实现实施优化。第四,自治,即自我管理。” “所以,如果有一个只会互联的产品,意味着未来一个企业IT架构需要有新的架构,原来的架构都建立在企业内部运营、管理上。所以我们有基础设施,有应用层、端口层,但是今天如果把产品做成真正的互联网化产品后,我们接下来需要什么呢?”黄教授回答了这样的疑问:“除却产品层面,首先,需要有一个IT的基础设施,毕竟内嵌很多智慧的、软件的东西。第二个是,网络端。第三个,应用层面。真正的产品云,由于你的客户可能散布在全世界,在这里,云端实现了从数据到产品、应用平台、分析,直至真正的智慧产品的全方面应用。”当然,还有其他关键要素,包括安全、外部的数据、外部的资源以及信息资源收入。“因为今天是大数据平台,不能只靠自己数据的积累。如果仅仅是自己积累的数据,无论数据量达到怎样庞大的程度,都不能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必须是多元的。当然还有传统企业信息化的一套系统,所以,这需要新的架构。” “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变化 有了智慧互联产品之后,我们制造企业在哪些方面需要改变?真正需要重构的又是什么呢? 黄教授对这样的疑惑做出了解答与分析,提出“三大重构。” 三大重构,即,重构价值链、重构组织结构、重构企业边界。 首先,所谓重构价值链,企业内部的价值就是产品,围绕着产品进行的是产品研发。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一个产品,因为其背后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所以,产品就等于系统。 当产品开发出来之后,接下来是制造。以前关注的是物理产品制造,但是今天除了物理制造之外,由于最后一步是装配,装配的最后一步是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所以制造范围已经延伸到用户范畴。“当然,有人可能说这不是制造,是售后服务。”黄教授给出的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如果给用户安装了软件,但用户不完全会用或是不采用,这就不同了。”“智能制造,更重要的是可以现场检测是否存在失效的问题。重构了装配过程,接下来产品运营是连续的,只要设备在用户那里用,你的服务就在进行。”说到这里,黄教授提到:“只不过此时的运行就和以前运行的概念不一样了,因为你的运行是围绕着你的产品在运行。” 产品制造出来后,要走向市场。营销不再是有形产品的营销,而是服务的营销,这是差异性所在。这里提到的营销面对的是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因为一直在服务,服务就存在于营销当中。“在营销和服务过程中,进入到用户使用行为,给了我们一个最大的机会。”黄教授继续解释了机会的深刻含义:“我们可以深入关注用户,可以从用户使用行为,不断积累你的知识、智慧,使你的产品更能够满足客户的需要,你也就知道,你应该怎么跟客户交流,你也知道怎么跟客户合作。所以由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关系,因为产品的重心不在是物的交流,是服务。所以这是一个价值的传递过程。我们需要关注的是系统,而非仅仅是产品本身。” 重构组织架构 传统的组织架构为直线责任制,这个直线责任制经历了150年,时至今日,依然存在。黄教授说:“我们相信,未来的制造企业会有一个新的部门,就是数据。将来我们一定会面临数据时代。数据处理的企业需要有IT研发工作团队,我们需要紧密合作的团队,还有交叉的团队。”同时:“一个新的部门,更重要的是,组织将来运行机制会发生改变,这个需要我们管理的创新。” 重构企业边界 说到这里,黄教授为我们举出一个汽车行业的例子。“比如一个汽车,是个产品。但今天不是了,这个汽车跟与之相应的汽车平台相联,汽车能自我检测,那就是智慧产品,如果这个智慧产品又跟手机相联,那就是智慧互联。就像未来的汽车,一定是后台有个移动生活的服务系统,因为服务的是人,不止是这个产品。你服务的是用户,因为你是产品互联,所以从这里来看,一个制造企业,就是一个平台公司,有了这个平台,比如说是汽车服务平台,不能够只是一个产品销售,是各种各样的服务。” 转 今天的企业转型是必然的,到底转型是什么? 对此,黄教授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但还是提出了自己较为倾向的想法。“应该是延续性的拓展,而不是颠覆性的变革。延续性的拓展,对于今天的企业来讲,相当一段时间是并存的,也就是说传统的产品与智慧互联产品并存。” 对于怎么“转”,黄教授提出了三点看法,“第一,要有一个思维,要有种新的思维,领导者的思维、生态链思维、跨界的思维、互联网思维。第二,我们要有一个规划,我们要知道所有的变革都取决于公司要想到哪里去?第三,要有个独立的公司承担这样的公司,互联网公司,或者跟互联网有关的公司。最后是人。” 最后,黄教授总结道:“智慧互联产品应该是传统企业创新和转型的最重要方向和立足点,也是两化融合最难最核心的内容。” “每个行业将孕育‘互联网+X+服务平台’,而且经过理论证明,一定是寡头垄断的产品,产业升级是必然趋势。企业转型雾里看花,不能可能,但是不可能等到天晴了再上路,那时候机会就没有了,那时候就成为一个制造的管道而已,不可能自己真正成为端口。” 对于未来,黄丽华教授说:“方向明确了,路怎么走,需要毅力。但我相信,方向对了,路途不会太遥远。”
责编:樊晓婷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