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应该被取缔吗?
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信支付、发红包,雨后春笋一般的p2p网络贷款,都在预示着互联网颠覆式改变金融格局的可能。
尽管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不可避免地带来了金融风险和监管挑战,但它是中国经济体系中多年来罕见的正能量。18届3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而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就是普惠的,满足了那些被正规金融体系歧视甚至排除的金融弱势群体的需求。可以说,18届3中全会提出的利率市场化、不分所有制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等金融改革目标,已经被互联网金融“不等、不靠”地部分实现了。当然,在不远的将来,随着阿里巴巴、腾讯金融业务的不断增长,它们也应该被纳入到金融监管体系之中,例如可以考虑发放互联网银行牌照。至于那些习惯于“高大上”的银行,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放下身段、拥抱互联网革命,或许能避免诺基亚、柯达的命运。 银行一直在努力扞卫自己的奶酪。最近央视评论员钮文新“取缔余额宝”的呼吁,非常合时宜地迎合了银行的心理需求。 余额宝从0到2500亿元仅仅用了200多天,从2500亿元到4000亿元,只用了大约30天,极具冲击力地印证了马云那句警言:“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不仅是阿里巴巴的余额宝,腾讯的微信支付、发红包,雨后春笋一般的p2p网络贷款,都在预示着互联网颠覆式改变金融格局的可能。 互联网金融何以如此之火?我们可以从两个视角来观察这个现象。 首先,这是金融管制过度的结果。中国现行的金融体系属于典型的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国有银行主导金融体系、IPO审批制和利率管制。这一体制带来双重后果:一方面,金融脱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基本功能,出现特权化趋势,导致实体经济举步维艰、银行挣钱挣的不好意思;另一方面,金融体系缺乏创新动力,效率低下,既无法满足投资者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大量中小企业融资的需求。因此,影子银行(包括互联网金融)以更高的利率轻松获得了投资者追捧,以更低的融资门槛获得了借款人的青睐,从而满足了投资者获得更高回报、借款人获得更多融资的需求。在余额宝之前,尽管也有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冲破利率管制的屏障,但阿里巴巴以其巨大的网络平台效应、多功能性(既可以在淘宝购物又可以获得较高回报)、便利性(在提供高利率的同时保留了类似活期存款的取款灵活性)、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客户体验愉悦(每天看到进账多少),让余额宝获得超乎想象的成功。 其次,这是在突破金融的所有制歧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都是民企。于是互联网金融与银行的对立,也意味着民营金融向国有金融发起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业是国有机构的特权,民营金融机构只是象征性的点缀。由于长期受梦魇般的融资难折磨,几乎所有的中国民营企业家都有一个“中国梦”:办一家银行。2005年36条、2010年新36条都未能突破所有制歧视的“玻璃门”。就在民间资本绝望之际,互联网扮演了“救星”的角色,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终于让民营资本在国有资本的金融长城打开了一个缺口,余额宝就是那颗炸弹。 可见,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不仅打破了银行赖以躺着挣钱的利率管制,更冲击了国有金融的寡头垄断格局。理解了这一点,银行的忐忑心情就不难想象了。
责编:王雅京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