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移动互联网大步发展的同时,我国银行业与互联网紧密结合也在提速。1996年,我国只有一家银行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到2002年底,在互联网上设立网站的中资银行占中国现有各类银行的27%。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的电子银行业务连续三年呈增长态势。截至2012年末,全国个人网银用户比例为30.7%,较2011年增长3个百分点;40%的个人网银用户拥有多个网银账户。企业网银用户比例为53.2%,同比增长9个百分点。个人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达56%,企业网银柜台业务替代率为65.8%。在互联网银行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手机银行也在悄悄崛起。2012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镇人口中,个人手机银行用户比例为8.9%,同期个人和企业网银的客户数量同比增速为40%左右。
移动支付庞大的产业链构成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参与者远不止银行,从上游的技术支持方到包括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企业、银联、银行在内的移动支付企业,再到下游的商户自身都有机会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
中小企业自身并未发生变化。它们始终在寻找途径,以便以速度更快、成本更低、品质更好的方式开展经营。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扩张,它们仍然需要银行提供支持。数字化仅为它们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一套全新方案,允许客户以移动方式办理银行业务并获取关键信息。
中小企业或许能比其他任何客户群更迅速地接受数字化解决方案。现在人们普遍预测数字化将在未来几年内成为中小企业的主要客户关系渠道,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全球范围内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迅速普及的推动。2011 年,智能手机的销售额首次超过了个人电脑的销售额。中商情报网预计到 2015 年,预计平板电脑销售额将与个人电脑销售额平分秋色。
两会闭幕与新一届政府成员到位,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拉开了大幕。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脉搏的银行业在新的进程当中,将会呈现以下五大变化。
一、更为借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
从各国金融业运行发展看,当前商业银行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中国为例,2003年末银行业资产不过27.7万亿,而2012年末已经上升到131.3万亿。但如果传统商业银行被当前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冲昏头脑,没有深刻认识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带来的潜在威胁而居安思危,很可能如比尔·盖茨多年以前所预测的那样,成为21世纪的恐龙。
现在银行业之所以很少受到挑战,关键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
其一,合同签订的互联网化远未实现。在传统的贷款过程中,首先是借款人提出申请,提供贷款资信,并向银行提交财务报告、抵押物清单及证明等材料;然后是银行对借款人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并决定是否提供贷款;最后是借贷双方签订合用,约定贷款期限、利率、违约责任等,少则数天,多则数周。由于每个环节都要彼此见面并提交盖有公章或亲笔签名的纸质材料(或其电子版),因此,对银行物理网点的依赖是不可避免的。
依此类推,但凡需要签订合同的金融产品,如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的发售,对多如米铺的银行物理网点都有一种天生依赖,使得传统商业银行反而更有优势。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如阿里信贷,其淘宝商户贷款流程仅包括:3分钟网上申请,没有人工审批,1秒钟到款到账。
其二,准入上的游移。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已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起来,仅比较知名的就有PayPal(易趣公司)、支付宝(阿里巴巴旗下)、财付通(腾讯公司)、易宝支付(Yeepay)、快钱(99bill)、百付宝(百度C2C)、拍拍贷、红岭创投、易贷365等,但加入金融体系正规军仍然很难。以阿里信贷和支付宝为例,其在2010年成立之初就开始申请相关金融牌照,但目前仍未获得批准。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上述障碍逐一破解,传统银行物理网点的优势会在一夜之间变为“包袱”。所以,不妨首先在国内几家传统银行内部开展互联网金融模式试点,择机推广,避免自身因为国际竞争对手占领先机而遭受损失。
二、产品更加多元化
中国银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究竟是混业还是专业?至今各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还没有答案。
一方面,随着管制政策的放松,在金融创新相对滞后的中国,混业经营现象越来越普遍。以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已经发展成为以保险、银行、投资三大业务为支柱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其中投资板块又包括平安信托、平安证券、平安资产管理及平安期货等,通过多渠道分销网络,以统一的品牌向超过5100万名个人客户和200万名公司客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产品。
另一方面,在金融创新相对充分的发达国家,金融集团也可以根据自身发展需要,重新选择走回专一化道路。例如,汇丰控股在过去两年中,已经退出和出售了45项非核心业务,将其在全球搭建的包括银行、保险、基金等多种业务在内的混业金融彻底解体,目的就是降低过去业务结构的复杂性和脆弱性。
总而言之,做混业也好、做分业也好,完全是不同企业在市场环境中根据不同国别地域、不同发展阶段做出的自我选择,并没有唯一的成功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趋势肯定是五彩缤纷,传统的存、贷、汇业务绝不是每家机构千篇一律的经营模式。